您好,欢迎来到一二三四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食葚基础解释是什么

食葚基础解释是什么

来源:一二三四网

食葚的基础解释是:亦作/'食椹/',见/'食葚/'。比喻受人恩惠。语本《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毛传:/'黮﹐桑实也。/'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

食葚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食葚详细内容】

⒈ 亦作“食椹”。⒉ 比喻受人恩惠。语本《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毛传:“黮,桑实也。”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

二、引证解释

⒈ 亦作“食椹”。比喻受人恩惠。引:语本《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鴞,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毛传:“黮,桑实也。”郑玄笺:“言鴞恒恶鸣,今来止於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於恩则化也。”南朝梁元帝《去丹阳尹荆州》诗之二:“降贵深知己,寧思食椹恩。”唐吴仁璧《投谢钱武肃》诗:“累重虽然容食椹,力微无计报焚林。”宋王安石《酬王伯虎》诗:“鴞声虽云恶,革去在食葚。”

三、网友释义

shíshènㄕㄧˊㄕㄣˋ食葚亦作“食椹”。惠比喻受人恩。语本《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鴞,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毛传:“黮,桑实也。”郑玄笺:“言鴞恒恶鸣,今来止於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於恩则化也。”南朝梁元帝《去丹阳尹荆州》诗之二:“降贵深知己,宁思食椹恩。”唐吴仁璧《投谢钱武肃》诗:“累重虽然容食椹,力微无计报焚林。”宋王安石《酬王伯虎》诗:“鴞声虽云恶,革去在食葚。”

四、汉语大词典

亦作“食椹”。比喻受人恩惠。语本《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毛传:“黮,桑实也。”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南朝梁元帝《去丹阳尹荆州》诗之二:“降贵深知己,宁思食椹恩。”唐吴仁璧《投谢钱武肃》:“累重虽然容食椹,力微无计报焚林。”宋王安石《酬王伯虎》诗:“鸮声虽云恶,革去在食葚。”

五、关于食葚的词语

食葚  一寸葚  桑葚醋  桑葚  重葚  民葚  

六、关于食葚的诗句

要使鸮食葚  革去在食葚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食葚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howto1234.net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