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授课类型 教 学 目 标 劳技 讲授 操作 课题 教学 方法 万用表测量电阻 讲解练习操作 年级 授课 时间 初二 课时 1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使用万用电表测量电阻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②学会正确测量电阻器。 2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万用表电阻档的使用,掌握电阻档的使用方法,能进行电阻器的测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万用表的使用、获得感性知识, 激发参与实践的兴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培养质量意识。 教学MF368型万用表、课件、装有各种电阻器的材料盘,待测电阻器(910Ω、用具 33Κ、51ΚΩ、4.7ΚΩ、3.9ΚΩ、)灯泡等 MF368型万用表、装有各种电阻器的材料盘,待测电阻器(910Ω、33Κ、学具 51ΚΩ、4.7ΚΩ、3.9ΚΩ、)、灯泡、表格等 教学1. 学会测量电阻器的基本方法。 重点 2. 学会选用合适的万用表电阻档量程。 1. 万用表标度尺的读数。 教学2. 变换量程时容易忘记欧姆调零。 难点 1
教学 教师活动设计 环节 一、 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设计 预期效果或达到目标 导入:我们已经认识了万用表,先来复习热身,进入新复习引入新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标度尺。 课学习 课内容 【教师演示万用表】 重点复习测量电阻标度尺的特征 今天我们要学习万用电表测量电阻器的方法。 二 讲授新知识 万用表测电阻 万用表欧姆档可以测量导体的电阻。使用万用表欧姆档测电阻,应遵循以下步骤: 万用表欧姆档有五档:R×1、R×10、观看并思考 R×100、R×1K和R×10k档。 假设有一个已知100欧的电阻,选择R*10量程,请问:为什么要这样选呢? 回答
2
听讲 落实教学重点内容要求,明确步骤。 创设考虑问题的机会,启发思考,学生回答,教师补一 选量程 在测量电阻时,怎样选取合适的倍率档呢
由标度尺上可以看出,两端的刻度密 集,读取数据误差太大,让指针在标度尺 的中间区域,读数较为准确 听讲观看 实际上我们经常是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如何选取合适的量程 当用R*10Ω量程测量1MΩ电阻时,指针几乎不偏转,无法读数。 听讲观看 这是为什么呢?选用的量程不合适。根据万用电表的制作原理:电阻阻值刻度中间部位精确度高,刻度线左右两边误差依次增大。所以我们在测量电阻时,选用量程尽可能使表针指向中间部位。实践已告 充 看教师演示操作,加深记忆。 选择量程的方法:测量电阻时,指针处于刻度线的中间区域。当测量时,发现指针偏向两端时应注意改变原有量程。 【教师演示】 当用R*10KΩ电阻时发现指针几乎指向零,又无法读数。 3
诉我们:量程选用不当,误差增大,有时 甚至无法读出。 规律: 齐读 二 欧姆调零 提问: 回答 2 如何使指针在右端零位呢? 通过顺口溜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让学生边思考边动手,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加深记忆 讨论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指针偏左档偏低,指针偏右档偏高灵活使用欧姆档,读数乘倍率不要忘。 每次测量前,要观察指针是否在零位。 1 测量电阻前,指针应该在什么位置? 请大家自己动手试一试,怎样使指针偏转动手实践 到右端零位 3指针能到右端,但不能刚好在零刻度线如何解决 欧姆调零:将两表笔短接,指针偏向右端,如指针不在零位调节欧 4
姆调零旋钮,直至指针到零位。 大家来操作: 操作练习 练习巩固让学生熟练掌握 第一步:量程选在R×10k档 第二步:量程选在R×10档 培养正确的操作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引领学生操作后总结出规律: 总结规律 每次量程选定后,必须进行欧姆调零 三 测量 观看并思考问题作答 1正确的操做方法 2 错误的操作方法 5
三 指导学生实际四读数 测量练习 (详见附表) 动手测量 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掌握方法,熟练使用万用表电阻档 操作 四 五 本课小结 小结 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步骤: 选量程 欧姆调零 测量 读数 ※整理桌面 收表笔,关表。将桌面清理干净,电阻放回材料盒内,以备下节课用。 板书设计 万用表测量电阻 学生整理 培养良好的习惯。 步骤: 选量程 欧姆调零 测量 读数 在设计《万用电表测量电阻器》这节课时,我以教学大纲为依托,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落实了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阻。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化解。本节课存在问题反思 是: 1在学生测量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上节课学习的《色环法识别电阻值》,有遗忘,导致这节课运用《色环法识别电阻值》时出现问题,在本节课引入时,应加以复习, 2 学生在测量时转换量程仍然有忘记欧姆调零的现象,通过熟练操作,这个问题可以解决。 3 从学生测量记录表格中我发现约1/3的学生对选择电阻档量程还是有误,主要原因是对电阻直标数据不熟细,出现判别失误,自然档位选择不准确。在下节课,注意弥补订正。 4 如若将选择量程的内容交给学生自己探究:以同一只电阻你用哪个量程测量较为准确为题目,让学生在实际测量中找到答案。这个想法我准备在下届学生中试行。 课后
6
附表格:测量电阻 姓名
灯泡电阻 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 直标电阻 人体电阻 标称阻值(Ω)
选用量程(Ω) 实际测量值Ω 误差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