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第4期 2012年8月 中国海上油气 CHINA OFFSHORE OII AND GAS Vo1.24 NO.4 Aug.2012 深水浊积复合水道砂体内部建筑结构随机模拟 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与软概率属性协同约束方法 张宇烷 高博禹 I、范青 (中海油研究总院) 摘要 结合地质认识将研究区深水浊积复合水道细分为主水道、水道侧缘、天然堤和侧积泥等4 类建筑结构要素,应用多点地质统计学与软概率属性协同约束方法随机模拟得到了深水浊积复合 水道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结构要素控制下的储层物性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多 点地质统计学与软概率属性协同约束方法所得随机模拟结果较好地体现了深水浊积复合水道的空 间结构、几何形态以及物性分布特征,可以为油田后期层内挖潜剩余油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深水浊积复合水道砂体 内部建筑结构 多点地质统计学 软概率属性 随机模拟 深水浊积复合水道砂体内部非均质性是控制注 入剂驱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 。 1研究区地质概况 A油田为一深水油田,储层沉积相类型主要为 大量的油田开发实践表明,深水浊积复合水道砂体 内部各类建筑结构要素的组合形式对波及体积、注 入水推进距离以及底部突进等有较大影响。因此, 碎屑流沉积、浊积水道、溢岸沉积、朵叶体、水道一朵 叶复合体和水道滞留沉积等,深水浊积水道是其主 要储层,其中A油组为自北向南的多期浊积水道沉 水道砂体内部组合特征直接影响砂体内部连通状况 及注采受效情况,对油田的开发方案调整有重要意 积,受岩性与构造双重因素控制,属于构造岩性油 藏。A油组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上部浊积水道 砂体展布方向为北东一南西向,下部浊积水道砂体 义l2]。应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对水道砂体内部组合 特征进行模拟,这是储层研究向更高阶段发展的体 现。传统地质统计学只能考虑空间两点之间的相关 性,并不能精确表征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再现复杂目 标的几何形态;而多点地质统计学依据地质概念建 立“训练图像”,以此代替变差函数对随机模拟进行 地质约束,不但在井点上忠于原始硬数据,而且可以 则为近北西南东向展布;单井钻遇的砂体厚度变 化于10~200 m之间,说明浊积水道侧向迁移快, 储层横向变化较大;储层岩性主要为细一粗粒砂岩, 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具有中孑L、中高渗的储集物 性特征。本文研究对象为A油组中的一套深水浊 积复合水道砂体。 反映空间多个位置的相关性,从而精确表征地质体 的复杂空间结构和几何形态l3。]。现阶段,多点地质 统计学方法主要应用于陆相曲流河和辫状河平面展 布特征研究l5。],而从未涉及到深水浊积水道平面展 2 目标砂体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 结合岩心、镜下观察及测井资料,对钻遇目标砂 体的井进行结构要素识别。从单井柱状图(图1)可 以看出,A一1、A一3和A一7井钻遇的浊积复合水道砂 体内部分别发育1期、3期和4期单一水道,主河道 之间夹有河道侧缘、侧积泥沉积物;位于砂体边部的 A一1井还同时发育有天然堤沉积物。该沉积规律体 现了浊积复合水道垂向上多期叠置的特点。 布及内部建筑结构的刻画。笔者以多点地质统计学 理论为基础,结合地质认识,应用人工软概率属性协 同约束方法对深水浊积复合水道砂体内部建筑结构 要素进行随机模拟预测,从三维可视化的角度对砂 体内部各建筑结构要素进行定量研究,以期为油田 后期层内挖潜剩余油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作者简介:张宇馄,男,2010年毕业于长江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油藏描述相关工作。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小街6 号海油大厦(邮编:100027)。E mail:zhangyk3@cnooc.coil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