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世纪30年代青岛乡村建设述略

来源:一二三四网
第26卷第2期 2013年4月 青乌职甚技术学阮学报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 Vo1.26 No.2 Apr.2013 2 O世纪3 O年代青岛乡村建设述略 王 义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科研部,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在2o世纪3o年代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青岛模式独树一帜,许多做法备受推崇。青岛乡村 建设涵盖了教育、农林、道路、治安等多个领域,在当时影响很大。但是国民政府主导下的乡村建设是以 维护旧有秩序为大前提的,因此在推进乡村建设的全过程中,由于其历史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 在该项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关键词:乡村建设;青岛;民国时期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698(2013)02-0024—03 20世纪3O年代,青岛收归国民政府以后,辟 为特别市,在时任市长沈鸿烈主政之下,力行乡村 建设。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乡村建设被迫中 断。在整个30年代民国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中, 青岛成绩卓著,盛名远播,乡村建设在青岛建设史 上留下重要一页。在当前推进宜居幸福的现代化 城市进程中,回顾这段历史,对于更好地推进民生 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事处,参照自治区域及地理情形,将全市乡村划为 若干区,成立李村、九水、崂东、夏庄、仓口、阴岛、薛 家岛等七个乡村办事处及水灵山岛等分处共八所。 各处主任由市府派荐任级公务员一人,工务、社会、 教育、公安、农林各局各派职员一人,共同服务。办 事处为一执行机构,除完成各局所交办的乡村建设 事项,“复负有调查农村实况向上级报告建议并指 导地方实行之责”。其组织结构见图1: 、推行乡村建设的背景及基本方针 1931年12月16日,沈鸿烈就任青岛市长 后,十分重视乡政建设。他认为青岛虽名为都市, 实则乡村面积十倍于市区,故乡村之物质建设、文 化建设,与市区同属要紧。“市区建设已有相当基 础……但乡村却几乎是一片空白,既无新物质,也 无新精神”。“乡村不救,则城市岂能独全”。l_】 ‘青 岛过去执政者之建设,均着重市区而忽略乡区,而 沈氏则以为乡区占全市面积7O ,人口亦占全市 5O 以上,达36万人,而耕地面积仅25万亩,平 均每人不足8市分。……沈氏鉴于乡区土地之 广,人口之众,政府不可置教养维护之责于不顾。 故于任初,即以推进地方自治为己任。-E2] 沈鸿烈颁布十条施政纲领,一为整伤吏治,修 明内政;二为厉行自治,充实民力;三为禁绝恶习, 改良风俗;四为建设乡村,施惠平民;五为普及教 育,以求实用;六为提倡国货,优遇劳工;七为发展 区务,繁荣市面;八为整顿军警,巩固治安;九为慎 重邦交,保护外侨;十为力图建设,输入文明。十条 注:社会局为各办事处!El常工作的领导机构 图1乡村建设办事处组织结构图 二、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青岛市乡村建设编辑大纲》,乡村建设涵 盖内容极为广泛,主要包括:一、社会建设。甲,关 于工商事项。乙,关于卫生事项。丙,关于公益事 项。二、公安建设。甲,关于保安事项。乙,关于交 通事项。丙,关于清洁事项。三、工务建设。甲,关 于道路事项。乙,关于水利事项。丙,关于营缮事 纲领中之第二、三、四、五都直接与乡村建设有关。 推行乡政,组织先行。沈鸿烈设立乡村建设办 项。四、教育建设。甲、关于学校教育事项。乙,关 于社会教育事项。五、农林建设。甲,关于改进品 种之事项。乙,关于推广事项。丙,关于防治病虫 收稿日期:2012—12—13 作者简介:王义(1966一),男,吉林乾安人,副教授。 24 青鸟职越技术净 学报 2013年第2期 事项。丁,关于提倡林业事项。六、其他事项。甲, 关于土地事项。乙,关于税收事项。丙,关于金融 事项。丁,关于气象事项。从所列内容看,涉及人 民民众生产、生活诸方面。简介如下: 第一,重视教育。沈鸿烈早年留学日本,学习 海军,深知教育之重要,主政期间,十分重视教育 工作,针对当时教育现状,大力推行平民教育。对 于学校教育,政府采取官民合作形式,政府出钱, 群众出工。当时由教育局拟订乡村教育计划,各 乡区办事处普设小学,使每一大村有一完全小学, 每一小村有一分校,儿童可以就近入学,免远道奔 劳之苦。20世纪80年代尚有原校舍在用(见崂 山区报道)。以薛家岛区为例,“计扩充小学八所, 增益学生四十四班,现有在校男女学生共一千七 百七十六名之多,先后毕业八百九十三名”①。为 使适龄儿童及时入学,一面对家长进行劝导,一面 实施罚款政策。每人罚款1元或1O元,实行强制 入学教育。倘受罚后即尊令人学,则退还罚金。 成立乡村中学及师范学校与职业学校,使小学毕 业者有升学之所,有造就师资之所,有学习农艺之 所。社会教育事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筹备简易民众教育馆,供民众读书、休息娱 乐之用。目的在于普及知识,开启民智(见表1)。 表1青岛薛家岛教馆(即民众教育场所)设备表① 类别家具书籍杂志日报 乐器昙 留声机 数量34件442本49本6份 1架12件40件 1架 二是筹办民众学校。解决文盲,提高民众识 字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薛岛区调查情况 见表2: 表2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薛岛区民众识字率统计 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调查文百人数,男2482人,女2593 人,合计5075人①。从民国二十一年到二十五年(1932年一1936 年),三年中解决38 ,成效甚为可观。 三是筹设社教中心。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 育、家庭教育三组,以小学校长、教务、训育、事务 各主任兼任,推行风俗教化。 四是成立人民读书会。学生、成年人均可自 由入会。会员自由组织,利用空闲时间,一起读 书,交流所得,意在教育村民重视文化。 第二,移风易俗。重点有三件事:一是倡导民 众讲求卫生意识,养成卫生习惯;对于卫生,所采 取措施,当时有文字描述如下:“见各村大街小巷, 渣草遍地,粪尿不堪种种情形,旋派社会股员会同 民教馆专员携带唱机,轮赴各村选择通衢演讲个 人卫生及公共卫生,使衣食住行在论重清洁,倘有 言谆听藐者,即伤警察分驻派出各所官警,择优加 以取缔,自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起,至现在逐 年都有相当效果,屋外整洁,已可告一段落。”①二 是提倡放足,兼禁蓄发、赌博、醺酒、吸毒等恶习; 如缠足为千百年中国之陋习。青岛市政府下决心 予以取缔。各区奉令以后,“既一面通伤民众教育 馆,挨村演讲缠足戕贼身体之害,一面责成各校长 劝导女生解放,一面责成各村长组织放足委员会, 通传各家长,已缠者要解放,未缠者禁止再缠。” “无奈积习太深,阳奉阴违者,比比皆然”,进展较 为困难。三是订立村民公约,约束村民行为。公 约先由李村、阴岛两处首先订立,后政府参照市长 训词及新生活运动公约统一订立,凡二十条。 附阴岛办事处颁发村公约②: 一、家庭宜奋,生活要新;二、农村救济,副业 宜兴;三,诸事合作,助益民兴;四,急公好义,表率 全村;五、婚丧庆节,从俭去奢;六、烟酒嫖赌,一概 禁绝;七、练习国术,强健体格;八、专用国货,利不 外泄;九、讲求卫生,端在清洁;十、亲睦乡邻,免同 秦越;十一、毁家抒难,拼命救国;十二、完成自治, 精诚团结。 以上十二条,均愿切实奉行,倘或不遵,甘受 处分。 此誓村长率全体村民谨具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十二日 第三.注重公共卫生建设。扩充原有李村医 院,复于仓口、阴岛、薛家岛各乡区分别新建医院。 另于四方、夏庄、九水、王歌庄、水灵山岛等六处各 设诊所,分别隶属于附近医院,使乡村病人可就近 获得医治。同时又在李村医院设“巡回医疗汽车” 一辆,每日往来于偏僻村落,作为救急之用。此外, 筹建简易医疗箱,解决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人民就医 之需。春秋两季遍种牛痘,水灵山岛办事处在民国 三十三年(1944年)6月向社会局报告说“越一百余 名连同上半月共二百余名”,可见对传染病之预防 比较重视。此外,广泛发动灭蝇运动等。 第四,公益事业建设。凡有利于民众之公益 事业,政府无不竭力推动。要者如下:组织调解委 员会。市府公布《乡村组织调解委员会办法》,各 区按规定成立相关组织,以解决民众诉讼之累,并 化解民间纠纷,倡导乡人和睦相处。成立农村消 费合作社。以往各乡村民众日常之需要到市里购 买,路途遥远,殊为不便。由各办事处出面,选区 地所在举办消费合作社,采取股份制形式,聘请有 经营能力之人经营,同时,社会局派员指导。采购 物品先由各村将其所需货品之种类及数量开列清 25 2013年第2期 寺鸟取甚技术净 学报 单送交合作社,以便按单采购,保证了货售所需。 售货物价格不高于市里,深受乡民欢迎。成立农 工银行办事处。青岛乡民受高利贷盘剥甚重,为 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商请农工银行在乡里筹建办 事处,民众生产生活之急需资金可以较低利率从 银行办事处获得。据薛岛区提供的数据,乡民可 获贷款最高50元60元,利息1分。此外,组织 信用合作社、农民储蓄会等;同时,救济鳏寡孤独 残疾者,救济金每月l元。 第五,修建乡村公路。乡村公路由工务局统 一规划,市政府拨款,不费乡民分文,各办事处发 动乡民义务劳动,建成之后,由市政府拨出养护 款、各村分段维护。据《青岛市志・交通志》记载, 这一时期青岛的市郊道路有较大发展,“工务局在 仓口、李村等6个区组织修建公路,至1934年底 在市郊乡区共修建道路155.7公里”。l3]初步解决 了乡村公路不畅,人民往来及货物流通屡受梗阻 之问题。从1931至1936年,青岛乡村道路里程 增加了10倍。 第六,社会治安。采取点面结合方式,以警察 所为点,根据乡村面积大小、人数多寡,分设数目 不等的警员常驻各地。各乡组建治安联防队,协 助警察所维持乡村社会秩序。当时严密的社会治 安网既为了防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又 要处理日常的偷盗、斗殴等社会治安行为,其目的 在于保证国民政府对乡村社会秩序的有效控制。 第七,农林建设。青岛乡区山陵起伏,地少, 人多,农民生活贫苦。对于农林建设时任政府当 时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农林畜牧品种改 良。以本市急需而能生产者为主,先择甘薯、小麦 等,集中于李村农业实验场做实验研究,将所得优 良品种分别于适种地区大良繁殖,普遍推广于民 间采用。二是病虫害防治。由政府采购药品及喷 射器,动员民众,普遍喷射。三是动员群众造林, 以保护、培养水源,并鼓励发展家庭副业,饲养牛 羊猪鸡,“收效甚宏”。 三、对乡政建设的几点评价 (一)上世纪30年代青岛乡村建设时间虽短, 但取得了一定成效,与市区建设一起,共同奠定了 30年代青岛在全国的知名地位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青岛市政府发布第 4075号训令,要求各办事处将历年执行乡村建设 情况编撰成刊。训令说:“案查本市市乡区各办事 处成立以来,对于一应建设事宜尚能力求进展,具 有相当成绩,其中编有建设概要以供参考之需者 已有李村、四沧、劳西等区,已编而尚未付印者,则 有夏庄区,其余各区多未照办。近年来青参观人 士日益渐多,而各地公私机关之来文函取此项建 26 设刊物者亦复不少,自应从速纂辑,以广宣传。”乡 村建设在全国之影响可由此一窥。 (二)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事务齐头并 进,系统整合,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时任政府既 重视物质建设,更重视精神生活,体现了一种系统 建设思想 乡村建设力在改造乡村整体面貌,故须多业 并举。当时开展的乡政建设综合运用了行政、法 律、思想、经济等手段,这是20世纪3O年代青岛 乡村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乡村建设与城 市建设协同推进,城乡并举、协调发展的思路在当 时看也是十分难得的。在20世纪3O年代,青岛 能够荣膺模范市称号,不能不说与这种城乡统筹 的发展思路有关。 (三)政府包办所有事项,缺乏民众的广泛参 与,使青岛乡政建设不可避免地存有其历史局限性 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先生认为,国民党 治国需经三个阶段:军政、训政、宪政。他认为人 民智识低下,必须由国民党代为执政,逐渐培育民 众的精神和素养,以逐步向宪政过渡。蒋介石建 立南京国民政府以后,不仅不能还权与民,而且不 断强化专制制度,乡村虽有自治之名,却无自治之 实。从青岛乡村建设可以看到,从大政方针制定 到具体措施,皆由政府包办,各村执行,民众处于 被动地位,其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难以发挥。这种 脱离民众广泛参与的乡村建设,严重违背了人民 是乡政建设主体的历史定位,决定了当时的青岛 乡政建设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民众生活水 平方面难以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因此,对20世纪 30年代青岛乡政建设取得的成绩不能无限拔高, 一定要清醒地看到其存在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 我们对这一段历史的评价,而且将不可避免地对 青岛未来的建设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问接的影响。 注释: ①据青岛市档案馆《青岛市乡村建设编辑大纲》 (1936年)。 ②据青岛市档案馆《青岛市及阴岛区村公约》 (B00031)。 参考文献: [1]沈鸿烈.现代之工商业[J].工商业季刊, 1933,(1). [2]李先良.沈鸿烈生平轶事[M].北京:新华出 版社,1999. E3]青岛市志・交通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 l995:168. (下转第37页) 眚名取士技术净 学报 体制比较[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 版社,1986. 2013年第2期 E4;李兆熙,周清杰.OECD公司治理结构原则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The Research on the Reformation of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N Wei—dong,ZHAO Yue,SHI Zhong-j ian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Qingdao,Shandong 266555,China) Abstract:Nowadays,the oper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not Droperlv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yet,in which the issue of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is particularly concerned.The reformation of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 ges is affected by many aspects,including external institutions,internal conditions,and development envir0nment,etc.The reformation in the college level needs to be reinforced and researched both in theorv and pratice.The reformation may learn and utilize the related findings and experience from the enterprises.The reformation of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 process with proper sequence and also a process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The colleges may carry out the refor~ mation with the idea of key break together with respective practice.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governance structure;reformation (责任编辑朱令军) ÷H.}_{-}÷H.}n{-}÷}.{.}_{・H.}_{-}÷H・}一{-}÷ .}÷H・}_{・}_{・}_{・}1{-}÷卜{.}÷}_{・H・H・H.}-;‘H。H‘ ’}_{。}_{ 卜{’}_{ H。H‘}一{’}1{.}{‘H‘}_{’} (上接第26页) On Qingdao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1 930s WANG Yi (Research Department,Party School of CPC Qingdao Municipal Committee, Qingdao,Shandong 26607 1,China) Abstract:During the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1930s,Qingdao model was unique and much of its practice was highly praised.In Qingdao,rural construction covered such fields as education,agricuhure,roads,and public security,and they had great influence at that time.The rur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however,was on the premise 0i protecting the old order.Therefore,the better achievement was influenced unavoidably due tO the his— torical limita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ushing forward the rura1 construction. Key words:rural construction;Qingdao;Republican period (责任编辑刘卫华) 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