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一二三四网
U 教海探索 17 分层教学不仅解决了学生掌握知识水 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开发他们的 平两极分化的矛盾,而且真正做到了以学 学习能力;对低层学生,要求注重基本训 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 练,掌握基础知识。 性,适应学生对不同层次内容的学习需要, 这样,我们就能把每个学生的培养和 有效解决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 提高都抓在了手中,充分调动了各层次学 教之间的矛盾。 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优化课 我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更值得推广 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分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 三、课堂教学分层 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 课堂教学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 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 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 学活动。实施课堂教学分层的基本要求 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课 是: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 程的要求。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 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方 “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 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习。这样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一、学生分层及帮扶模式设计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分 高中阶段学生信息素养的层次是客观 层教学的目标,准备难易程度的练习。对 存在的,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首先,在小 高等水平学生进行适当扩展和补充,让学 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不 同。有些学校条件好,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信息化起步较早,学 ● 生自己摸索探究,并进行讨论或交流;对低 生接触电脑早,基础好;有些地方比较落 韩 层次学生在练习时进行个别辅导;对中等 后,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或对信息技术教 宏 层次学生,要注意他们的学习动机,以落实 育重视不够,使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少,动 宇 大纲为遵旨。 四、作业分层 手能力差。其次,学生自身能力素质也有 信息技术课的作业一般是学习了每一 着较大的差异,如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 模块或某几个模块后,让学生综合所学知 力、动手能力等。另外,学生的情感态度也 识进行的综合性练习或作品的制作。作业 是导致信息素养差异的一个因素。 要求可分三个层次,一种只布置基础部分 依据上述特点,我们应主要做好三项 的作业,可以要求一题~解,就题论题;给 工作。首先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前期调查和 另一种学生布置稍微有点难度的作业,可 测试,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体能、心理、测 以让有余力的同学多进行思考;还有一种, 试成绩、毕业学校、在校表现、在家表现及 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要求一题多解, 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数据、资料进行综合 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 分析。然后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能 创造性。例如我在完成word模块的教学 力水平和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将学 后,按照学生层次设计布置了如下三类作 生分为三层次。高层:学生电脑操作基础 业:1.提供一个图文混排的样本以及样本 好,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强,思维活跃,学 中所需的素材,让学生模仿着做出样本的 习兴趣浓厚。中层:学生各方面都比较一 内容;2.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素材库和几 般化,课堂学习中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 个样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 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低层:学生双基 合适的素材,参考教师提供的样本,完成自 情况比较差,对电脑没有兴趣,接受能力及 己的作品;3.给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确 学习习惯都比较差。最后,将分层后的学 定一个具体的任务,如出一份班级学习园 生分组结对,我们的做法是高层和低层的 地的彩报,并提出格式上的技术要求,如: 学生两两结对,可以自愿,也可由老师安排,在上机 分栏、插图、艺术字等等,由学生独立收集素材,编辑 课上按结对排座位。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教 完成一个作品。 师的辅导。在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各 另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 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 二、教学设计分层 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 不同层次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方面都 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 存在着较大差距,为了达到普遍提高、全面培养的教 向,促使他们学习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 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在备课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 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谨慎、谦虚、 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准备 不断超越自我。 都做到与高层、中层、低层三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实质上是因人而异、因材施 做到既能保证“面向全体”,又能兼顾“促优”、“补 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有效的施教方法和内 差”,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抓住三类学生。 容。对于后进生我们要帮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之在 备课过程中可按高层、中层、低层三类学生设计 现有基础上尽快地弥补知识结构或学习习惯上的缺 目标要求。对高层学生来说,在掌握了课本的基础 陷,努力向上;对于有一定潜力的学生,要鼓励他们 知识后不应该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停止,应巧妙设计, 向更高的目标奋进。最终使全体学生不仅达到大纲 在课本基础知识之上更大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 要求,还能得到个性的发展。 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中层学生,在 (作者单位:河南省辉县市教育局教研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