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影响楼板裂缝的施工因素分析

来源:一二三四网
󰀁󰀁󰀁

第35卷第16期西建筑󰀁󰀁󰀁󰀁󰀁󰀁󰀁󰀁󰀁󰀁󰀁󰀁󰀁Vol.35No.16󰀁󰀁󰀁󰀁󰀁󰀁󰀁󰀁󰀁󰀁󰀁󰀁󰀁󰀁山2009年6月Jun.󰀁2009SHANXI󰀁ARCHITECTURE

137

文章编号:1009󰀁6825(2009)16󰀁0137󰀁02

影响楼板裂缝的施工因素分析

邬󰀁钢

摘󰀁要:对影响楼板裂缝的施工因素进行了分析,从钢筋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支撑体系、混凝土浇筑与楼板裂缝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各种因素引起楼板裂缝的施工修复方法,进行了大量查阅文献和实地考察的研究,有效的解决了楼板裂缝的施工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模板工程,钢筋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2)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各部位钢筋位置正确,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并且架设专门施工马道,严禁踩踏钢筋,避免因钢筋位置不正确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3)在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方面,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钢筋上面,与梁筋应绑扎在一起。4)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在混凝土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跨度房间处)应重点整修。5)混凝土工在浇筑时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量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钢筋工程与混凝土楼板板角裂缝的关系: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m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

1󰀁钢筋工程施工与楼板裂缝的关系

混凝土楼板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个大难问题,其原因有如下几点:1)楼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容易立即弯曲、变形、下坠,尤其是设置分离式配筋的楼板;2)钢筋离楼板底模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其高度定位完全依赖于钢筋马凳或撑筋;3)上层钢筋网的钢筋马凳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角支撑);4)管线预埋会造成钢筋有效高度出现偏差,尤其是目前智能化标准的提高,大量弱电管需要在楼板混凝土中预埋,二层管重叠甚至三层管重叠;5)支座处负筋下沉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混凝土楼板钢筋网有效高度保护问题的解决措施:1)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门的观测小组,加强观测每个节段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前后、预应力张拉前后、挂篮走行前后6种工况下悬臂的挠度变化。每节段施工后,整理出挠度曲线进行分析,及时准确地控制和调整施工中发生的偏差值,保证箱梁悬臂端的合龙精度和桥面线形。为了尽量减少温度的影响,挠度的观测安排在太阳出来之前进行。

合龙前将合龙段两侧的最后2个~3个节段在立模时进行联测,以保证合龙精度。

的箱梁施工测量。测量仪器采用J2级经纬仪。

箱梁中心线的施工测量,首先是将经纬仪安置在0号段的中心点,后视另一墩0号段中心点,测量采用正倒镜分中法。为使各箱梁段施工误差不累积,各箱梁施工段的拉距均以0号段中心点作为基点进行拉距,在距离超过钢尺的有效范围后,另选择基点。

3.6󰀁箱梁应力监测

为了确保箱梁悬臂施工安全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对箱梁控制截面应力状态进行监测。墩顶现浇段中心、箱梁悬臂根部、L/8,L/4,3L/8,L/2(其中L为大桥主跨跨度)截面及边跨端部为控制截面,除上述外,还需对边支座反力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可了解施工阶段箱梁的受力状态,保证施工安全。同时,成桥后亦可继续测量各点应力,验证大桥的设计承载能力。

3.4󰀁高程监测

高程测点布置与监测安排:在每个箱梁节段上布设两个对称的高程控制点,以监测各段箱梁施工的挠度及整个箱梁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发生扭转变形;测量仪器选择与测量时间安排:采用S1精密水准仪来进行高程测量监控,每次的读数都采用主尺、辅尺观测,测量时间安排在1d温度变化较小的时间里观测。

4󰀁结语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悬臂灌注施工目前在铁路桥梁施工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大跨度桥梁施工。本文对悬臂灌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施工要点、施工工艺控制进行了介绍,全面阐述了施工环节及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3.5󰀁悬臂施工中的中线控制

在0号段施工完成后,用测距仪将箱梁的中心点放置在0号

段上,并在箱梁段未施工前将两墩0号段上放置的箱梁中心点进行联测,确认各个箱梁中心点在误差精度范围内,才进行下一步

Constructionoftheprestressedconcretecontinuousboxbeamcantilevercasting

SHAOWen

Abstract:TheauthorintroducestheconstructionmethodandattentionproblemsoftheprestressedconcretecontinuousboxbeamcantilevercastingoftheRongguishuiroadlargebridgeonGuang󰀁Zhuintercityrailway,soastoperfecttheconstructiontechnologyofprestressedconcretecontinuousboxbeamcantilevercasting,promoteapplicationofthistechnologyonbridgeproject.Keywords:prestressedconcretecontinuousboxbeam,cantilevercasting,construction

收稿日期:2009󰀁02󰀁10

作者简介:邬󰀁钢(1974󰀁),男,工程师,重庆市万州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重庆󰀁404000

138

第35卷第16期

󰀁󰀁󰀁󰀁󰀁󰀁󰀁󰀁󰀁󰀁

2009年6月

山西建筑󰀁

󰀁󰀁󰀁󰀁󰀁󰀁󰀁󰀁󰀁󰀁󰀁󰀁󰀁󰀁󰀁󰀁󰀁󰀁󰀁󰀁󰀁󰀁󰀁󰀁

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而有些情况下原本是为了有效抑制裂缝产生而增加的角部放射筋的末端仍然会产生板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尤其以砖混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居多。目前主要认为是混凝土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两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混凝土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混凝土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的末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左右的斜角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容易引起住户投诉,是裂缝防治的重点。

钢筋工程中管线预埋与楼板裂缝的关系:预埋管线处的裂缝防治措施有:1)预埋管线过多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2)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同时在多根(三根及其以上)预埋管线的集散处,预埋管线应采用放射形分布,避免紧密平行排列,控制水电管线间距在20mm以上以避免因管线过多造成的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下降,以确保预埋管线底部和管线间的混凝土浇筑顺利,振捣密实。3)施工中预防人为踩踏板筋,则可在钢筋网下设置间距1m的钢筋马凳,并多设供人行走的跳板,尽量减少人为或机械损坏、踏坏钢筋。对于楼板内预埋管线(PVC)应设小马棋,固定在中性层附近。4)预埋于现浇板内的线管必须位于底板钢筋的上部,现浇板的中部,预埋的管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4,当预埋的管径超过板厚的1/4时,应沿预埋管线方向增设钢筋网片。

不断用移动标志来控制混凝土板的厚度,确保达到设计要求。浇捣完毕后根据厚度控制点用4m铝合金刮杆进行找平,在混凝土终凝前采用三次成活施工法,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2.2󰀁模板体系施工荷载的控制与楼板裂缝的关系

结构施工进度与施工荷载的关系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d~7d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d一层。因此当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足24h的养护时间,就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此时混凝土强度尚不足以承受这么大的荷载,甚至尚未达到终凝,极易造成楼板特别是大开间部位的楼板结构破坏。除了大开间的混凝土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

3󰀁混凝土浇筑与楼板裂缝的关系

3.1󰀁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的提前浇水处理

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如果浇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会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不规则的收缩裂缝,而且往往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就会出现。因此为了避免木模过多吸收水分而导致楼板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缝,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模板浇水湿透,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3.2󰀁防止混凝土浇捣后压抹不及时或过分抹平压光

在混凝土终凝前,若因木楔压抹不及时或次数不够容易出现龟裂。同样,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因此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同时应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这需要由经验丰富的混凝土工来操作。实践证明,混凝土浇捣后,在其终凝前采用木楔进行三次压抹处理,即三压一平,能消除混凝土在塑性收缩阶段由于收缩变形引起的表面裂缝。

论文从钢筋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支撑体系、混凝土浇筑与楼板裂缝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各种因素引起楼板裂缝的原因与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杨󰀁荣.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及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03,29(3):34󰀁38.

[2]󰀁章朝晖.某梁板结构裂缝分析及处理[J].有色冶金设计与

2󰀁模板工程支撑体系与楼板裂缝的关系2.1󰀁模板工程施工不到位与楼板裂缝的关系

有些工程在施工时,模板及支撑缺少足够的刚度,垂直支撑与楼面接触部位没有设置楔子顶紧或模板支撑数量过少,使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及成型后模板出现局部变形,导致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如果没有浇水或浇水不够,则模板吸水量大,干燥模板将过多吸收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分,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加强模板施工的过程管理对控制楼板裂缝的产生很关键,施工前应编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特别是高支撑模板施工技术方案,方案中应有计算书,其内容包括施工荷载计算、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抗倾覆等方面的验算,支承层承载等方面的验算。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对已重复使用多次的模板、支撑材料,应作必要的强度测试,技术方案应以材料强度实测值作为计算依据。支撑体系必须有足够的刚度,水平放料与模板的接

触面不得有任何间隙,使每个接触面都有可靠的支撑点,在振捣研究,2000(2):45󰀁49.

过程中派专人进行看模,防止支撑立管上的扣件下沉现象产生。[3]󰀁韩惠莲,李建军.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同时,应强化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浇捣后的养护,施工中施[J].山西建筑,2007,33(7):159󰀁160.

Analysisonfactorsofhavinginfluenceontheconstructionoffloorcrack

WUGang

Abstract:Theauthoranalyzesthefactorsofhavinginfluenceontheconstructionoffloorcrack,discussesfromthreeaspectsofsteelbarcon󰀁struction,supportingsystemofformworkprojectandtherelationofconcretepouringandfloorcrack,providesconstructionrepairingmethodsoffloorcracksresultedfromallfactors,getsresearcheswithlargeconsultingdocumentsandfieldinvestigation,solvestheconstructionprob󰀁lemsoffloorcrackeffectively.

Keywords:concretepouring,formworkproject,steelbar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