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技巧(下)
一、高起点《语文》历年考试情况及考试重点、难点揭示。
对参加成人高起点升专科、本科的考生来说,应该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其主要原因是《全国成人高考高起点升专科、本科语文复习考试大纲》 没有规定基本篇目,无论是字词句还是文章阅读,大多选自《辅导书》之外,这就意味着考生不可能靠死记的办法得分,只能把重点放在系统、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阅读、写作能力上来。
根据《考试大纲》的内容,2011年考生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复习。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在复习汉字读音时,要特别小心那些已经习惯读错的字,避免犯读字读半边、混读形似字、误读声调等错误。
如:
选出下面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不啻(chì)迂讷(nâ) 邑庠(xiáng) 咸与(yù)维新 B.忤(wǔ)逆 觇(chān)视 叱咤(chà)乳臭(xiù)未干 C.酵(jiào)母斡(wò)旋安谧(mì)为虎作伥(zhàng) D.鸩(zhân)毒唆(shuō)使 萧瑟(sâ) 自怨自艾(yì)
2.辨识现代汉语常见的错别字。注意同音字代替、形似字混用,以及乱用简化字。 如: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 默不作声磨坊 蓦然 墨守成规 B. 怦然心动蓬勃 烹饪 朋比为奸 C. 摇唇鼓舌遥望 造谣 杳无音信 D. 束手无策宽恕 赎罪 述而不作 3.掌握同义词、多义词和常见的成语。 如: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是很难写出高_的作品来的。 ②这座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的_古塔,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1页
③任何人都可能被别人批评和议论,但必须是_的和实事求是的。 ④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_着这个边远小镇的经济发展。 A.品位 侵蚀 善意 制约 B,品格 侵袭 善意 限定 C.品格 侵蚀 诚意 限定 D.品位 侵袭 诚意 制约
【点评与解析】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使用能力。答案是A。(侵袭,是侵入并袭击,侵蚀意思一是逐渐侵入使变坏,二是暗中一点一点的侵占。二者意义程度不同,侧重点不同。善意侧重心意的质量,诚意侧重于心意的态度。制约是限制约束,限定是在数量、范围等方面加以规定,从词的范围上看,前者比后者大。)
4.辨识病句。考试涉及的7种病句是:(1)语序混乱;(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成分赘余;(5)结构混乱;(6)表意不明;(7)不合逻辑。
如: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表彰活动\",旨在评选表彰那些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B.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精神领地,其他人不要以为凭借善良就可以随意闯入。 C.我深切体会到翻译在促进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巨大的。
D.嘈杂的拍摄现场本来鸦雀无声、一片寂静,大家都用眼神敬意地注视着这位敬业的老导演。 【点评与解析】考查常见病句的辨识。答案是B。(A句缺少宾语,C句结构混乱,D句表意不明。) 5.辨识常见的修辞格。新的《考试大纲》要求成人考生要掌握8种修辞格,即: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借代、比拟(包括拟人、拟物)、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如:
第三段中用“杠杆”的比喻要说明的是()
A.较少的社会需求能极大地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B.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需求起着指导制约的作用。 C.社会的需求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其有拉动调控的作用。 D.中国的消费型经济必将提高国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准。
上述知识属于语言知识及其运用。除以上5个重点外,考生还要适当地注意复习句式选择、语句衔接、标点符号等知识。
2页
如:
接在下面这句话后边,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悬念教学”相对于“平铺直叙法”“注入法”教学而言,____
A.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B.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C.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D.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二是注重各种文体的阅读。
1.说明文阅读。要复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诠释说明、定义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比喻说明 、引用说明、图表说明、数字说明等。
2.记叙文阅读。复习记叙文时,要注意其记叙顺序、记叙线索、表达方式和描写手法。 如:
小说《米龙老爹》的开头描写了一幅丰收在望、充满喜悦之情的田园风光,其作用是什么? 3.议论文阅读。议论文要复习论据,即事实论据(举例、比喻。对比)和道理论据(引用、比喻、对比)。论证方法重点复习对比法。
4.古诗文阅读。重点复习翻译文言文,把握主要意思。诗歌要把握作者的情感。 如:
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结合这首悼亡词的内容,概述作者运用什么艺术手法表情达意的?
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