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钢筋弯钩

来源:一二三四网
钢筋弯钩

(1) 含义-----钢筋弯钩的增加长度是指为增加钢筋和混凝土的

握裹力,在钢筋端部做弯钩时,弯钩相对于钢筋平直部分外包尺寸增加的长度。

(2) 绑扎钢筋顾家的受力钢筋应该在末端做弯钩,但是下列的

钢筋可以不做弯钩:

①螺纹、人字纹等带肋的钢筋; ②焊接骨架和焊接网中的光圆钢筋; ③绑扎骨架中受压的光圆钢筋; ④梁柱中的附加钢筋及梁的架立钢筋; ⑤板的分布钢筋。

(3) 钢筋的量度尺寸与下料尺寸

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弯;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钢筋的度量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4) 钢筋的弯钩形式有3种:半圆弯钩、直弯钩集及斜弯钩。

半圆弯钩是最长用的一种弯钩。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根据规范要求,绑扎骨架中的受力钢筋,应该在末端做弯钩。一级钢筋末端做180度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应该小于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一级钢筋180度弯钩:半圆钩长为6.25d; 一级钢筋90度弯钩:即直弯钩长为3.5d

一级钢筋135度弯钩即斜弯钩钩长为4.9d;二级钢筋90度的弯钩长度与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有关

二级筋135度弯钩弯钩长度

常用的弯钩长度见下表所示(表中d为钢筋直径,X为钢筋弯钩平直部分长度)

表1 常用的弯钩计算长度 弯钩长度 一级钢筋 增加长度 二级钢筋 三级钢筋 180° 6.25d 90° 3.5d X+0.9d X+1.2d 135° 11.9d X+2.9d X+3.6d 注:箍筋弯钩的平直部分(X),一般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该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

箍筋弯钩形式---------结构抗震时,一般为135°/135°或者是90°/135°;结构非抗震时为90°/90°或者90°/180°

箍筋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非抗震结构为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为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75mm。 箍筋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表-------------根据以上图形中的结论,可整理成如下表格:

一个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表(Ⅰ级钢筋,直径d)

结构有抗震要求 180°弯钩 13.25d 般默认形式

135°弯钩 11.90d 90°弯钩 10.50d 180°弯钩 8.25d 结构无抗震要求 135°弯钩 6.90d 90°弯钩 5.50d 注:由于一般结构均为抗震,箍筋弯钩形式多为135°/135°即为箍筋弯钩的一弯起钢筋的斜长增加值(ΔL)

常用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有30°、45°、60°三种,其斜长增加值是指斜长与

水平投影长度之间的差值(ΔL),如图10.2所示。

弯起钢筋图示长度计算时,只需要计算出弯起段长度与其水平投影长度的差额

(即弯起增加量Δ

L)。每个弯起增加量为:

当a=30°时,ΔL=0.268h 当a=45°时,ΔL=0.414h 当a=60°时,ΔL=0.577h 弯起钢筋的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有30°、45°、60°三种,其弯起增加值是指斜长与水平投影长度之间的差值,见下表:

在有些配筋图中,若没有注示弯起角度时,可以根据梁板高度来确定,当梁断面高≥0.8m

时,按60度角;当梁断面高<0.8m时,按45度角。板均按30度角。 弯起钢筋弯曲部分的增加长度可按下表进行: 弯起钢筋弯起部分增加长度表 弯起角度 斜长S 水平长L 增加长度S-L 30° 2h 1.732h 0.268h 45° 1.414h h 0.414h 60° 1.155h 0.577h 0.578h 说明 备注

板用 梁高H<0.8m时 梁高H≥0.8m时 表中的h为板厚减去两端保护层或梁高减去两端保护层后的高度。 量度差

1. 量度差的概念

钢筋弯曲时,弯曲部分外缘长度伸长,内侧缩短,而中心线长度保持不变。在设计图上及实际施工中,钢筋的长度均指外包长度,因而在弯曲部分存在按图上钢筋尺寸算出的下料长度将大于实际的钢筋中心线长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之一矛盾,可将钢筋弯曲部分的外包长度与钢筋中心线的弧长相减,所得的数值称为钢筋的量度差,亦称为钢筋的弯曲调整值。

在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中,可先按钢筋的外包尺寸计算,再减去量度差,即可还原为钢筋的中心线长度。

2、钢筋量度差的计算------一级钢筋90°

3、钢筋量度差计算可整理成如下的表格:

钢筋量度差表(钢筋直径d)

钢筋类别 一级钢筋 二级钢筋 0.30d 0.54d 0.90d 30° 45° 60° 90° 1.75d 2.07d 钢筋外包尺寸---------外皮至外皮尺寸,由构件尺寸减保护层厚得到。

钢筋下料长度=直线长=轴线长度=外包尺寸-中间弯折处量度差值+端部弯钩增长值。

中间弯折处的量度差值=弯折处的外包尺寸-弯折处的轴线长 钢筋下料的长度是指钢筋中心线的长度。

钢筋连接

1、绑扎连接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ll 抗震 llElaE 注: 1、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llE、ll值按照较小的直径计算。2、在任何的情况下ll不得小于300mm。 3、式中为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非抗震 llla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纵向钢筋搭接≤25 接头面积百分率(%)  50 100 1.2 1.4 1.6

2、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3、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I计算(LI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

同一连接区段,如图

钢筋的接头

一般钢筋出厂时,为了便于运输,除了直径的盘圆钢筋外,每根长度多为10~12m左右,在实际使用时,有时要求成型钢筋总长超过原材料长度,或者为了节约材料,需利用被剪断的剩余短料接长使用,就有了接头。为了保证两根钢筋的接头能起到整体传力的作用,有下列规定:

(1)焊接接头。钢筋的接头最好采用焊接,采用焊接接头受力可靠,便于布置钢筋,并且可以减少钢筋加工工作量和节约钢筋。焊接接头主要有闪光对焊和电弧焊两种。

(2)绑扎接头。它是在钢筋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三处用铁丝绑扎而成,绑扎接头操作方便,但是不结实,因此街头要长一些,要多消耗钢材,所以除了没有焊接设备或操作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一般不采用绑扎接头。

(3)绑扎接头使用条件有一定的限制,即搭接处接头要可靠,必须有足够的搭接长度(Ld)

(4)设计图纸已注明的钢筋接头,按图纸规定计算。设计图

纸未注明的通长钢筋接头,按施工组织计划规定或按照预算定额规定计算接头个数,接头长度按规范计算。

钢筋的锚固

钢筋与混凝土之所以能够可靠地结合,实现共同工作的材料特点,主要一点就是它们之间存在粘结力。很显然,钢筋探入混凝土内的长度愈长,粘结效果越好。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其目的是防止钢筋被拔出

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各种构件相互交接处彼此的钢筋应互相锚固的长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