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来源:一二三四网
( 基础 )分部分项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渝建竣一28 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名称 交底部位 基础 鸡公岭小学北山分校 施工单位 施工班组 混凝土工班组 交底日期 混凝土工程 计划完成日期 交底内容: 因施工场地分散,所用混凝土浇筑采用搅拌机搅拌和泵送混凝土,其中主楼基础地梁为C30,桩芯为 、现浇板C20,楼梯混凝土C20,柱 C30。 一、施工准备 (一)材料及主要机具 1、泵送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1) 水泥:应为P0.32.5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由建委颁发的准用证出厂合格证,现场复试报告。 (2) 砂:应为特细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应有试验报告单。 (3) 石:石子的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要求小于等于15%,粒径应为15~25㎜,为棒送砼,粒径为5~40㎜为工地现场搅拌,应有试验报告单。 (4) 水:宜采用饮用水。 (5) 外加剂:应有准用证、使用说明、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单、并且应为环保型产品。 (6) 混合材料:主要指矿粉,应有准用证、使用说明、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单。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通知单及各种原材料的各种必备证件(报告),泵送混凝土搅拌站必须在每段混凝土浇筑前报施工单位,便于施工单位报建设(监理)单位复核认可。泵送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要求,初凝时间为1小时,终凝时间为8小时。泵送混凝土到达现场后应进行质量检查落度要求控制在18±2㎝以内,不得出现分层离析现象,泵送混凝土应保证均衡连续供应,泵送混凝土到场的最长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 2、主要机具:混凝土输送泵,ZN—50、ZN—35型星式混凝土振动棒,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及振动棒移动间距的标尺杆、手电筒、木抹子、铁抹子等。 (二) 作业条件 1、筋工程隐检、拉按钢筋、钢筋混凝土梁、带模板工程预检、安装工程等到相关验收项目已完成(经监理签认)。 2、 混凝土浇筑申请单等相关准备资料签认完毕。后为允许浇筑、未签字浇后不认可。施工缝处混凝土表面必须满足下列重要条件:已经清除浮浆,剔亦露出石子,用水冲水洗干净,润湿后清除明水,松动砂石和松软混凝土层已经清除,已浇筑混凝土强度≥1.2Mpa(通过同条件试块确定)。 3、模板内的垃圾、木(锯)屑、刨花、泥土及粘在模板上的杂物(包括混凝土屑)已清除干净,钢筋上的油污、混凝土杂物必须清理干净、木模板的湿润工作已完成(但不得有明水) 4、混凝土泵、布料杆、泵管铺设已经准备( 调式)好。 5、浇筑混凝土的人员(包括试验、水电工、振捣工等)、机具(包括振动棒、电箱等)已经安排就位。 6、筑前清整现场道路,保证混凝土运送畅通,脚手架及模板支撑应满足规范要求。 二、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泵送操作方案) 2、浇筑分层厚度 振动棒作用长度的1.25倍,本工程混凝土 振捣采用50型振动棒;作用部分和长度为34.5㎝,35型振动棒,作用部分和长度为32㎝,故分层浇筑厚度均不得大于40㎝,在,钢管上用红、白油漆刻度标记。 3、 浇筑混凝土时的振捣 本工程采用50型及35型振动棒振捣(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处采用35型振动棒振捣),浇筑梁、板混凝土时采用会斜向振捣,振动棒与砼表面成42.5度 2.5度。振捣时上层要插入下层≥50㎜,振动棒振捣,要快插慢振动棒移动间距应小于45㎝,用红白相间标识杆控制,每一插的振捣时间,同时配合观察混凝土表现情况(混凝土表面泛出浆,不再下沉,不再出现)振捣来确定其振捣时间秒,振捣器距模板边≤20㎝,施工缝边900±100㎜(用标尺控制)外停止振捣,改用人工加强对此处混凝土的振捣,使其结合紧密,浇筑柱混凝土时,不能只在柱中心振捣,应在柱四角下用振捣器振捣。 4、 施工缝预留位置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在结构剪力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1)柱子、墙留置在基础顶面,梁、板的下面。 (2)楼梯施工缝留置在跨中的1/3跨度范围内,一般为上三步或下三步的地方。 5、浇筑混凝土时的注意事项 (1)浇筑墙柱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前,在底部应先填以75±25㎜厚与混凝土同配合的素水泥砂浆,以免底部出现蜂窝现象,柱高超过3m的采用振动溜管(φ150)使混凝土下落,梁板采用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施工,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不断延伸,板的浇筑不允许出现正偏差。 (2)浇筑墙柱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在底部应先填同75±25㎜厚与混凝土同配合的素水泥砂浆,以免底部出现蜂窝现象,柱高超过3m的采用振动溜管(φ150)使混凝土下落,梁板采用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施工,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不断延伸,板的浇筑不允许出现正偏差。 (3)其它施工缝现面应抹12.5±2.5㎜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无石子砂浆。 (4)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派人看护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口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5)混凝土浇筑和静置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由于混凝土的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修整,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以防止接槎处出现裂缝。 (6)混凝土浇筑完毕,凝固前及时用湿抹布将局部渥浆、掉(漏)渣擦去(备一装水工具桶,用抹布在桶里沾水擦洗),用同样方法及时将贴在钢筋上的混凝土浆清除,浇筑完毕后,浮浆应在混凝土没有凝固前刮去(用小块铁皮),用塑料套管套在成品钢筋(墙、柱)上,以防浇筑染板混凝土时污染钢筋。 (7)每层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凝固前用大抹子搓毛,终凝前必须用铁抹子把非结构性表面裂缝(由于混凝土的沉降及干缩产生)修整压平,然后浇水养护。 (8)浇筑剪力墙中门窗洞口位置混凝土时,应从门窗洞口两侧同时下料,且高差不宜太大,先浇筑窗台下部,后浇筑窗与窗,窗与门,门与门间墙。 (9)润湿泵管用的水,砂浆不得放入模内,应放入斗中吊运走,连接用的砂浆应用铁锹入模。 5、 混凝土的养护 浇筑完毕的梁、板混凝土在12小时内必须用塑料薄膜覆盖,并浇水保持润湿状态,保持润湿状态养护7天,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强度≤1.2Mpa前,不得上人和进行其它作业。墙、柱混凝土采用混凝土养护剂进行养护。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GJ107-87)的规定。 2、基本项目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且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3、许偏差项目 项次 项目 1 四、 注意事项 轴线位移(柱、墙等) 标高 层高 全高 每层 全高 表面平整度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 预埋管、预留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偏移 允许偏差(㎜) 5 ±5 ±30 ±5 5 H/1000且≤30 8 10 5 15 截面尺寸(墙、柱、梁) 柱、墙垂直度 对进场混凝土必须逐一检查进场的混凝土发票,核对其混凝土等级,对进场混凝土必须现场坍落度试验,并做好记录,对坍落度偏小的不得随意加水调整,对坍落度偏大的及进场出现离析现象的,都必须退回搅拌站处进,并做好记录。 质量检查人员检查施工,严格按步序振捣,接班振捣人员提前半小时到岗位与上班振捣人员共同操作,次班人员推迟半小时交班半小时撤岗. 现场制作3组试块,每段混凝土量≤100m³,一组用于28天强度试验,一组用于同条件拆模判定,另外一组备用。 质量通病 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 2、 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跑过大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 3、 拆模过早或模板面末刷隔离剂。 4、 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5、 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未接浆。 6、 梁、柱连接处断现尺寸偏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睦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五、 成品保护 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板,楼梯的负弯矩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得在梁和楼梯踏澡吊帮、上蹬踩,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已浇筑楼板、楼梯踏步以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在上面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新浇的楼面上不得堆放成捆的钢管及钢筋,苦要堆放,应满铺竹胶板。 主要参加人员: 项目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交底接收人: 年 月 日

( 基础 )分部分项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渝建竣一28

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名称 交底部位 基础 兴茂晶蓝公馆 施工单位 混凝土工程 计划完成日期 重庆万州兴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班组 混凝土工班组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因施工场地分散,所用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其中主楼基础地梁为C30,桩芯为C40 ,墙柱混凝土C50,现浇板C30,楼梯混凝土C30。 二、施工准备 (一)材料及主要机具 1、商品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1) 水泥:应为P0.32.5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由建委颁发的准用证出厂合格证,现场复试报告。 (2) 砂:应为特细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应有试验报告单。 (3) 石:石子的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要求小于等于15%,粒径应为15~25㎜,为泵送砼,粒径为5~40㎜为工地现场搅拌,应有试验报告单。 (4) 水:宜采用饮用水。 (5) 外加剂:应有准用证、使用说明、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单、并且应为环保型产品。 (6) 混合材料:主要指矿粉,应有准用证、使用说明、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单。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通知单及各种原材料的各种必备证件(报告),泵送混凝土搅拌站必须在每段混凝土浇筑前报施工单位,便于施工单位报建设(监理)单位复核认可。泵送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要求,初凝时间为1小时,终凝时间为8小时。泵送混凝土到达现场后应进行质量检查落度要求控制在18±2㎝以内,不得出现分层离析现象,泵送混凝土应保证均衡连续供应,泵送混凝土到场的最长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 2、主要机具:混凝土输送泵,ZN—50、ZN—35型星式混凝土振动棒,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及振动棒移动间距的标尺杆、手电筒、木抹子、铁抹子等。 (二) 作业条件 1、筋工程隐检、拉按钢筋、钢筋混凝土梁、带模板工程预检、安装工程等到相关验收项目已完成(经监理签认)。 2、 混凝土浇筑申请单等相关准备资料签认完毕。后为允许浇筑、未签字浇后不认可。施工缝处混凝土表面必须满足下列重要条件:已经清除浮浆,剔亦露出石子,用水冲水洗干净,润湿后清除明水,松动砂石和松软混凝土层已经清除,已浇筑混凝土强度≥1.2Mpa(通过同条件试块确定)。 3、模板内的垃圾、木(锯)屑、刨花、泥土及粘在模板上的杂物(包括混凝土屑)已清除干净,钢筋上的油污、混凝土杂物必须清理干净、木模板的湿润工作已完成(但不得有明水) 4、混凝土泵、布料杆、泵管铺设已经准备( 调式)好。 5、浇筑混凝土的人员(包括试验、水电工、振捣工等)、机具(包括振动棒、电箱等)已经安排就位。 7、筑前清整现场道路,保证混凝土运送畅通,脚手架及模板支撑应满足规范要求。 二、操作工艺 2、工艺流程(泵送操作方案) 2、浇筑分层厚度 振动棒作用长度的1.25倍,本工程混凝土 振捣采用50型振动棒;作用部分和长度为34.5㎝,35型振动棒,作用部分和长度为32㎝,故分层浇筑厚度均不得大于40㎝,在,钢管上用红、白油漆刻度标记。 3、 浇筑混凝土时的振捣 本工程采用50型及35型振动棒振捣(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处采用35型振动棒振捣),浇筑梁、板混凝土时采用会斜向振捣,振动棒与砼表面成42.5度 2.5度。振捣时上层要插入下层≥50㎜,振动棒振捣,要快插慢振动棒移动间距应小于45㎝,用红白相间标识杆控制,每一插的振捣时间,同时配合观察混凝土表现情况(混凝土表面泛出浆,不再下沉,不再出现)振捣来确定其振捣时间秒,振捣器距模板边≤20㎝,施工缝边900±100㎜(用标尺控制)外停止振捣,改用人工加强对此处混凝土的振捣,使其结合紧密,浇筑柱混凝土时,不能只在柱中心振捣,应在柱四角下用振捣器振捣。 4、 施工缝预留位置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在结构剪力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1)柱子、墙留置在基础顶面,梁、板的下面。 (2)楼梯施工缝留置在跨中的1/3跨度范围内,一般为上三步或下三步的地方。 5、浇筑混凝土时的注意事项 (1)浇筑墙柱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前,在底部应先填以75±25㎜厚与混凝土同配合的素水泥砂浆,以免底部出现蜂窝现象,柱高超过3m的采用振动溜管(φ150)使混凝土下落,梁板采用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施工,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不断延伸,板的浇筑不允许出现正偏差。 (2)浇筑墙柱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在底部应先填同75±25㎜厚与混凝土同配合的素水泥砂浆,以免底部出现蜂窝现象,柱高超过3m的采用振动溜管(φ150)使混凝土下落,梁板采用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施工,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不断延伸,板的浇筑不允许出现正偏差。 (3)其它施工缝现面应抹12.5±2.5㎜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无石子砂浆。 (4)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派人看护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口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5)混凝土浇筑和静置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由于混凝土的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修整,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以防止接槎处出现裂缝。 (6)混凝土浇筑完毕,凝固前及时用湿抹布将局部渥浆、掉(漏)渣擦去(备一装水工具桶,用抹布在桶里沾水擦洗),用同样方法及时将贴在钢筋上的混凝土浆清除,浇筑完毕后,浮浆应在混凝土没有凝固前刮去(用小块铁皮),用塑料套管套在成品钢筋(墙、柱)上,以防浇筑染板混凝土时污染钢筋。 (7)每层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凝固前用大抹子搓毛,终凝前必须用铁抹子把非结构性表面裂缝(由于混凝土的沉降及干缩产生)修整压平,然后浇水养护。 (8)浇筑剪力墙中门窗洞口位置混凝土时,应从门窗洞口两侧同时下料,且高差不宜太大,先浇筑窗台下部,后浇筑窗与窗,窗与门,门与门间墙。 (9)润湿泵管用的水,砂浆不得放入模内,应放入斗中吊运走,连接用的砂浆应用铁锹入模。 5、 混凝土的养护 浇筑完毕的梁、板混凝土在12小时内必须用塑料薄膜覆盖,并浇水保持润湿状态,保持润湿状态养护7天,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强度≤1.2Mpa前,不得上人和进行其它作业。墙、柱混凝土采用混凝土养护剂进行养护。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GJ107-87)的规定。 2、基本项目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且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3、许偏差项目 项次 项目 1 四、 注意事项 轴线位移(柱、墙等) 标高 层高 全高 每层 全高 表面平整度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 预埋管、预留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偏移 允许偏差(㎜) 5 ±5 ±30 ±5 5 H/1000且≤30 8 10 5 15 截面尺寸(墙、柱、梁) 柱、墙垂直度 对进场混凝土必须逐一检查进场的混凝土发票,核对其混凝土等级,对进场混凝土必须现场坍落度试验,并做好记录,对坍落度偏小的不得随意加水调整,对坍落度偏大的及进场出现离析现象的,都必须退回搅拌站处进,并做好记录。 质量检查人员检查施工,严格按步序振捣,接班振捣人员提前半小时到岗位与上班振捣人员共同操作,次班人员推迟半小时交班半小时撤岗. 现场制作3组试块,每段混凝土量≤100m³,一组用于28天强度试验,一组用于同条件拆模判定,另外一组备用。 质量通病 7、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 8、 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跑过大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 9、 拆模过早或模板面末刷隔离剂。 10、 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11、 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未接浆。 12、 梁、柱连接处断现尺寸偏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睦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五、 成品保护 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板,楼梯的负弯矩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得在梁和楼梯踏澡吊帮、上蹬踩,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已浇筑楼板、楼梯踏步以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在上面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新浇的楼面上不得堆放成捆的钢管及钢筋,苦要堆放,应满铺竹胶板。 主要参加人员: 项目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交底接收人: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