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

来源:一二三四网
200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

(本卷满分120分,测试时间90min)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不够活跃的是( )

A、赤道附近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东海海域 D、沙漠地区 2、下列生物体内含水量最高的是( )

A、人体 B、水母 C、黄瓜 D、风干的种子 3、根据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ρ与m成正比 B、物质的ρ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 C、V不同,ρ一定不同 D、物质的ρ与m、V无关 4、一杯食盐水,倒去1/2,剩下的半杯食盐水( )

A、其密度不变、质量减半、咸度不变 B、其质量减半、密度也减半、且变淡了 C、其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且变咸了 D、其质量、体积、密度均为原来的一半 5、通常人们说“铁比棉花重”是指( )

A、铁比棉花的重力大 B、铁比棉花的质量大 C、铁比棉花的密度大 D、上述说法都有道理

6、一个容器刚好能装1千克酒精,如用这个容器来盛酱油、煤油、汽油、水,则所盛液体的质量最大的是( )

A、酱油 B、煤油 C、汽油 D、水

7、小明在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放了少量高锰酸钾使水变成红色,则他制得的蒸馏水的颜色是( )

A、无色 B、白色 C、红色 D、略带点红色 8、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精制后的食盐 B、矿泉水 C、蒸馏水 D、洁净的自来水 9、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3:2,质量之比为3:4,那么甲、乙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 A、3:8 B、1:2 C、9:8 D、2:1 10、如图,在甲、乙、丙三个容器中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 将三个相同的铁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容器底 部所受铁球的压力是(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1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操作可按溶解、过滤、蒸发溶剂的顺序进行的是( )

A、硝酸钾、氯化钠 B、铜粉、铁粉 C、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D、大理石粉末和食盐 12、采取下列措施,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图钉尖做的很细 B、菜刀磨得很薄,刀刃很锋利

C、房屋的墙基总比墙厚些 D、切蛋糕的“刀”用很细的钢丝制成

13、一名韵律操运动员展示独掌支撑的雄姿时,他的手掌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第 1 页

A、5×10帕 B、5×10帕 C、5×10帕 D、5×10帕 14、下列做法能改变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 )

A、增加溶质 B、升高温度 C、增加溶剂 D、增大压强

3333

15、饱满的种子的密度大约是ρ1=1.2×10Kg/m,较差种子的密度约为ρ2=1.0×10Kg/m,则选种用的盐水的密度ρ应为( )

A、ρ>ρ1 B、ρ<ρ2 C、ρ2<ρ<ρ1 D、无法确定

16、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有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吃起来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 A、汤的上部淡、下部咸 B、汤内锅底的盐没溶解 C、汤内盐的质量分数随着水分的蒸发而增大D、其他原因 17、可以做溶质的物质是( )

A、只有固体 B、固体和液体 C、固体和气体 D、气、液、固均可 18、在20℃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则该物质属于( ) A、难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易溶物质

19、做实验时,要取用20克水配制溶液,则下列操作及选用的仪器最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和烧杯称取20克水 B、用10毫升的量筒分两次量取20毫升水 C、用50毫升的量筒量取20毫升水 D、以上三种方法都合理

20、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属于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泥沙 C、纯净的冰块 D、高锰酸钾 21、某同学将重约3牛的科学书放在面积为2400厘米2的课桌的中央,已知课本的面积为400厘米2,则课本对桌面的压强为( )

A、1250帕 B、75帕 C、0.0075帕D、1500帕 22、潜水艇在完全潜入水中,再继续下潜,受到的浮力和压强是( ) A、浮力不变,压强增大 B、浮力变大,压强增大 C、浮力不变,压强变小 D、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23、根据气象观测资料显示,你发现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 ) A、12时,日出前后 B、12时,子夜 C、14时,日出前后 D、14时,子夜 24、某山海拔100米的山脚处气温为20℃,则这山海拔2100米的M处的气温为( ) A、20℃ B、12℃ C、0℃ D、8℃ 25、降水、雷雨等天气现象发生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暖层 D、中间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纯水的密度为 千克/米3,表示 2、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 、陆地、 和生物体内。大部分以 态的形式存在。

3、根据右面“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⑴、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表示的环节: ① ② ③ ④

第 2 页

2345

⑤ ⑥

⑵、上述①②③⑤⑥⑦环节构成的水循环是 的水循环。 4、如图,在水中通直流电后,在 极上产生体积较少的气体, 这种气体能使 ,说明这种气体 是 ;在另一极产生的气体是 气,用点燃的火柴接近 这种气体,发现它能燃烧,产生 色火焰。该实验证明 水是由 和 组成的。

5、如图,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口塞紧倒过来时, 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刚才对瓶底的压强 ,其原因是 。

6、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受到的浮力 ,船的吃水深度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某温度时,从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一般采用 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一般采用 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食盐,采用的是 的方法。 8、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依据是 、 和物质组成。

9、大气的底层是 层,集中了地球 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在该层中最显著的特点是 。

10、气温是指 ,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气温的测量工具是 测量时要把它放在一只漆成 色的 内。 三、作图题(第1、2题各2分,第3题3分,共7分) 1、根据下表数据,作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温度/℃ 溶解度/克 0 13.3 20 31.6 40 63.9 60 110 80 169 100 246 2、下图为大气对流运动的示意图,请在图上用

箭头表示出大气对流运动的正确方向:

大气对流示意图

第 3 页

3、作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对支持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在建立压强概念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⑴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 ; ⑵图丙、丁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 ; ⑶根据⑴⑵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

乙 丙 甲 丁

2、某同学在做测定蜡的密度实验时,采取了以下步骤: ⑴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蜡的质量,如图甲所示;

⑵取蜡块用细线系好,再在蜡块下系一小铁块,如图乙所示 ⑶再用量筒测出蜡块的体积,如图丙、丁、戊所示:

ml 60 ml ml 60 60

50 50 50 40 40 40 2g 30 30 30 10g 5g 20 20 20 10 10 10 01 2 3 乙 丙 丁 戊 甲

请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的空格中,并根据数据计算蜡的密度: 蜡块的质量(克) 蜡块的体积(厘米) 3蜡块的密度(千克/米) 3

3、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大多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喝了汽水后,常会打嗝。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同学很想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于是就提出了一个探究课题,并进行猜测。请你分析: 小明同学提出的课题是 ;

小明同学的猜测是:① ; ② ;

第 4 页

五、分析计算题(第1题5分,第2题5分,第3题8分,共18分)

4

1、江河的冰面上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5×10帕,有一辆质量为28吨的坦克,它的一条

2

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50分米,这辆坦克能否从冰面上通过?(g取10牛/千克)

3

2、100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克/厘米的浓硫酸能配制成20%的稀硫

3

酸(密度为1.14克/厘米)多少毫升?同时应取水多少毫升?

3、在空气中用弹簧秤测得某石块所受的重力为8牛,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为5.5牛,求:(g取10牛/千克)

①浸没在水中时,石块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②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③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④若石块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称量,弹簧秤的示数为6牛,则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第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