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碑帖大观之 虞世南《破邪论序》

来源:一二三四网


碑帖大观之 虞世南《破邪论序》

虞世南(558-638年),字伯施,唐初越州余姚(今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隋大业初授秘书郎。入唐,太宗引为秦府参军,弘文馆学士。贞观七年(633)转秘书监,赐爵水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世因称“虞秘监”或“虞水兴”。唐大宗尝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谥文懿。虞世南小楷《破邪论序 》,日本三井高坚收藏,全文收入《虞秘监集》及历代书法论著中,传世刻本有款署“太子中书舍人虞世南撰并书”“太子中书舍人吴郡虞世南撰并书”二种。但此帖有人疑为伪迹,如清代学者姚鼎认为虞世南父名荔,而文中有“饵松茶干溪漳,披薜荔于山阿”之句,未将其中“荔”字缺笔避讳。然此小楷之清逸,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中曾这样论述,“世南书迹本自稀,而楷法尤不易得,不者唯《破邪论序》,稍大者《孔子庙堂碑》而已,《破邪》积能之极,几夺天巧,所以不入二王室,犹似不能忘情于蹊迳耳。”此帖历来转辗翻刻者不少,如《玉烟堂帖》《停云帖》《清鉴堂》等诸法帖,尤以《越州石氏本》为最佳。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