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采取社区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居民中糖尿病高危人群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社区预防,对照组则不采取社区预防,比较两组人群的糖尿病预防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不良生活习惯行为纠正情况和正确自我检测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不采取社区预防,只给予常规糖尿病预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社区预防干预方案,帮助糖尿病高危人群改变生活不良习惯和行为,由责任医师讲解糖尿病健康防治知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详细的筛选,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和早治疗,责任医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3],患病率:主要是根据who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为标准确定。知晓率:糖尿病患者在一年内知晓糖尿病相关的基本知识人数与糖尿病患者总数的比。治疗率:糖尿病患者在一年内进行相关治疗的人数与糖尿病患者总数的比。控制率:糖尿病患者在一年内四个季度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在7.5%以下的人数与糖尿病患者总数的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都是采用专业的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
学分析处理。所有计数数据采用χ2进行检验,并且p<0.05为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病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三种,分别为代谢紊乱症群、慢性病变症群和急性并发症群,代谢紊乱症群:少数患者有很典型的“三多一少”的临床症状,严重的甚至容易引发酮症酸中毒及昏迷,而多数患者则无明显“三多一少”的临床症状,仅会在体检以慢性并发症存在去就诊而被确诊。慢性病变症群:糖尿病因为长期高血糖等而导致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发生早而严重的心、脑、肾、眼、神经、皮肤等器官受损,出现相应脏器的症状及体征。急性并发症群:糖尿病常常因为机体免疫力和防御技能下降,容易合并皮肤黏膜及软组织感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和真菌等感染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严重的糖尿病患者甚至会因此而诱发酮症酸中毒和昏迷。社区预防主要是指在社区范围内为了保护居民健康而采取的综合措施,社区预防的基本原则为疾病预防、降低危害健康因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免疫预防、药物预防和筛检[4]。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对糖尿病高危人群采取社区预防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对糖尿病高危人群不采取社区预防的效果好,有效降低
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糖尿病防治的知识掌握情况,纠正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正确自我检测[5]。 参考文献
[1] 王正英.糖尿病社区健康宣教和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09,21(07):651-652.
[2] 阿拉腾.2型糖尿病的社区预防[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03):471-472.
[3] 吴颖琳,胡萍,雷进红.糖尿病的社区预防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09):128-129.
[4] 房欣美.糖尿病的社区预防[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02(01):82-83.
[5] 黄伟雄.健康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01):21-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