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14例疗效观察

来源:一二三四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8月第2卷第16期Chin J Mod Drug Appl,Aug 2008,Vo1.2,No.16 ・81・ 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14例疗效观察 史俊霞闫铁民 压很快回升至正常。11例住院患者在栓塞后12 h左右,消 化道残存积血排出后未再继续出血。1例患者6 d再发少量 出血,经加强止血药物治疗后完全止血。 3讨论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易发生失血性休克, 如诊断和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保守治疗往往效果 欠佳,而手术治疗又受各方面条件限制,且难度大、风险高和 手术后发生再出血。近来,随着导管性能、栓塞材料和技术 改进,经导管栓塞止血已成为有明确动脉活动性出血的血管 动脉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尤其是恶性肿瘤、 消化道溃疡、肺结核、外伤等导致的动脉性出血,其出血速度 造影证据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首选治疗方法。超选择动 脉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002年1月 至2007年12月,应用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 快,失血量多,极易因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往往需急诊外 科手术治疗。但术前不易准确判断出血的部位,而动脉造影 可明确诊断出血血管的部位。当出血量大于0.5 ml/min时, 即可显示造影剂外溢…,并可同时行栓塞治疗,起到即刻止 血的效果。超选择动脉栓塞止血准确、迅速,且操作简单,治 14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35~76 岁,平均55.5岁。均经胃镜及病理证实,胃癌8例,其中胃 小弯侧出血4例,胃底部2例,胃幽门部2例;良性溃疡6例, 其中胃大弯侧1例,幽门部3例,十二指肠球部2例。12例 经内科输血、止血保守治疗1—3 d及内镜下止血无效,24 h 疗及时,可使患者转危为安,无严重并发症。 从本组的治疗效果看,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大 出血效果显著,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保守治疗难以控制的 大出血。尤其对恶性肿瘤所致的大出血,既能急诊抢救而稳 出血量大于1 000 ml;2例为胃镜下发现出血部位呈喷射状, 血压已降至80/40 mm Hg,随即到导管室行急诊手术。 1.2操作方法采用Seldine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入5F 定病情,又能为进一步治疗做准备,对于体质好的还可同时 行动脉灌注化疗。 对于消化性溃疡或胃癌出血,一般选用明胶海绵加不锈 钢圈。如果先用小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周围小动脉,再用明胶 海绵条块栓塞近端大血管,也可起到持久止血的效果 。本 组病例全选用明胶海绵,具有易获得、易控制数量、经济简 便、止血效果好的优点。但对于出血量大者,单用明胶海绵 有再发出血的风险,加用弹簧圈栓塞效果会更好。本组1例 术后6 d少量出血,经加强止血药物治疗后完全止血,可能是 明胶海绵部分吸收,但出血动脉分支管腔大部分已堵塞,血 流缓慢,出血量小,故易止血。因此,当造影发现出血血管较 的RH或Yashiro或Cobra导管,根据胃镜提示的出血部位插 入相应血管内造影,发现出血血管或可疑出血血管再行超选 择性插管造影,诊断明确后经导管先注入1 mm×1 mm×1 mm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靶血管远端,并随时推注造影剂,观 察栓塞情况,直至看到靶血管远端造影剂滞留为止。再把导 管向近端稍退一下,再用1 mm×10 mm明胶海绵条加强栓 塞。10 rain后再行栓塞后血管造影,了解栓塞情况。对于胃 癌患者,根据患者体质止血后同时行动脉灌注化疗。 2结果 粗大时,应选用明胶海绵+弹簧钢圈,避免术后再发出血。 总之,超选择动脉血管造影可迅速明确上消化道大出血 造影显示胃左动脉出血6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5 例,胃右动脉出血1例,肝左动脉分支出血1例,肝右动脉分 的部位,经导管栓塞止血安全、有效,是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 的重要方法。 支出血1例。有的可见出血的直接征象,表现为:动脉分支 中断、造影剂外渗或外溢,呈片状或团块状,有的可见间接征 象,表现为供血动脉增粗、局部血管密集,粗细不均,毛细血 管迂曲扩张,肿瘤染色,局部组织呈池或湖泊状。所有病例 栓塞后止血效果均明显,2例急诊患者栓塞后出血停止,血 作者单位:461000河南省许昌市公疗医院介入科 参考文献 [1] 孙元水,皱寿椿,施敦,等.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急诊选择性 内脏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3,6(6):385-387. [2]王建华.腹部介入放射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30. 上皮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后残余小面积创面56例疗效观察 雷会民 烧伤晚期残余创面在烧伤治疗中很常见,处理较困难。 积烧伤后残余小面积创面5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患者体表长时问遗留散在、大小不等的慢性溃疡创面,给患 者精神、肉体上带来很大痛苦,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这些残 余创面,通过正常的治疗措施,很难起到满意的效果。因此 对于患者烧伤残余创面的处理成为棘手的大问题。2003年 1月至2008年2月,笔者使用上皮生长因子治疗深度中小面 作者单位:461200河南省鄢陵县人民医院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6例,烧伤面积5%~30%。残 余小创面面积0.5%~3%,平均2.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 组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2—62岁;烧伤部位: 上肢1O例,大腿部4例,小腿部5例,足背部5例,手部4例; 烧伤面积1 cm×1.2 cm~10 cm×8 cm;烧伤的程度大部分 为深Ⅱ度,小部分为Ⅲ度。对照组28例,其中男18例,女1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