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纪录片专题研究期末复习

来源:一二三四网
一、 问答题

(纪录片大师----代表作----风格)

1、 卢米埃尔兄弟,法国,是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19世纪

末的辉煌,是19世纪艺术形成的先知;

·代表作有《火车进站》1895年12月28日、《工厂的出口》 ·特点:①时间段,大多只有30秒;②定点拍摄;③作品记录平法生活,有现实意义,不是刻意安排的。 2、 弗拉哈迪,美国 ,

·代表作有《北方的那努克》具有真正记录意义的纪录片、《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

·特点:①与拍摄对象沟通,善于拍摄边缘人群;②故事片手法,“搬演”;③长镜头大容量;④利用字幕;⑤重摄影轻剪辑

3、 格里尔逊,英国,第一个使用“纪录电影”一词,英国纪录片

之父,

·代表作1929《飘网渔船》、1935《锡兰之歌》、1936《夜邮》、1936《住房问题》

·特点:①“格里尔逊模式”画面加解说;②我视电影为讲坛;③对宗教的狂热

4、 狄嘉·维尔托夫,俄国,组织了“电影眼睛派”发表《电影眼:

一场革命》

·代表作有《带摄影机的人》、《关于列宁的三支歌》 ·特点:①以拍摄纪录片来探索纪录片的

②使用文献资料摄制的记录专题片

5、 莱尼·里芬斯塔尔,德国,形象论证的纪录片(意识形态) ·代表作有《意志的胜利》1935------德国国家电影奖,形象化论证的登峰造极,英雄式的视觉,神话般的视野;《奥林匹亚》1938------威尼斯电影双年展金奖,技术唯美主义纪录片(摄影、剪辑)《蓝光》1932------自导自演,唯一一部剧情片

6、 伊文思,荷兰,“最”:创作持续时间最长,拍片范围最广,创

作风格最为多变,

一、 伊文思的富有诗意的先锋电影:1928《桥》,1929《雨》=不拍

摄人物,不讲故事,追求唯美主义;

二、 伊文思“让政治变为艺术”1932-1945:《英雄之歌》《?煤矿区》

《新地》《西班牙大地》《印度尼西亚在呼唤》 1957《塞纳河畔》像散文,都市抒情片

三、 伊文思的《愚公移山》与真实电影,现场采访

四、 伊文思的《风的故事》与直接电影(客观地记录)、超现实主义

电影(意念的表达)

伊文思四次来中国:①《四万万人民》1938(二)②《早春》1958(一)③《愚公移山》1972④《风的故事》自传性质;改革开放后对中国情况的捕捉;运用神话、梦境 想象表现超现实主义电影

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 纪录片 专题片 ① 是既定、特定的题材内容为主题的; ② 创作方式:有事先确定完整的拍摄方案 ③ 是一系列的, ·什么是纪录片?

触摸历史,勘探文化,积淀记忆,实录变迁,创作者根据对生活与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