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英语专业(师范)课程简介【模板】

来源:一二三四网
英语专业(师范)课程简介【模板】

英语专业(师范)课程简介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译课程英⽂名: Interpretation 1

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笔译1、笔译2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的基本⼝译技能,包括听⼒训练、笔记、数字翻译等等。要求学⽣能逐步掌握分解的各种⼝译技能,并在此基础之上,将技能进⾏组合,完成真实情景下⼀般难度的⼝译任务。

教学内容和⽅法:教学⽅法与⼿段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多媒体为辅,学⽣在教师讲解之后完成⼤量课堂练习。此外,教师将根据学⽣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组织模拟真实情景下的现场⼝译活动。考核⽅式:平时练习、阶段考评50%、期末考试50%教材:

邬姝丽《实⽤英语⾼级⼝译教程》,外研社,2009参考书⽬:

1.仲伟合:《英语⼝译教程》(上)、(下),⾼等教育出版社,20062.梅德明:《⾼级⼝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王吉⽟:《简明⼝译教程》,武汉⼤学出版社,1998

4.吴冰:《现代汉译英⼝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5.王⼤伟:《现场汉英⼝译技巧与评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英译中课程英⽂名:English - Chinese Translation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旨在教授学⽣基本的英译中技巧,主要是篇章翻译;同时培养学⽣对汉英两种语⾔异同的意识。教学内容和⽅法:内容包括各种⽂体的篇章翻译,如普通散⽂、抒情散⽂、⼩说、戏剧、法律、商务、新闻、特写等。教学⽅法以⽼师讲解和学⽣课上实践为主,除笔译外,还包括视译。考核⽅式:课堂参与10%;作业30%;考试60%。教材:

申⾬平、戴宁:《实⽤英汉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参考书⽬:

1.张培基等主编: A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extbook(《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2.刘重德主编: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heir Translation(《英汉⽐较与翻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3.孙万恩、王恩铭主编:A Course in Advanced Translation(《⾼级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许建平主编: A Practical Course of English-Chinese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英汉互译实践技巧》),北京:清华⼤学出版社,2000

5.庄绎传主编:A Course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中译英课程英⽂名: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的在于通过翻译实践和教师讲解帮助学⽣初步掌握翻译原理及中译英的原则、步骤和⽅法,同时涉及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作⽤和运⽤,提⾼多种⽂体的翻译⽔平;此外,还积极创造条件使学⽣⼤量接触优秀翻译作品,在鉴赏中提⾼认识、⾃我提⾼。

教学内容和⽅法:教材原则上⾃编,辅以当学期选定的教材(只作为线索和材料的参考);课堂讲解和翻译实践(灵活选材);翻译理论涉及意义与形式、跨⽂化交际、语义和语⽤等;翻译实践涉及古典美⽂、⽂学作品(诗歌、⼩说、散⽂、戏剧等)、学术论⽂、新闻时政等。

考核⽅式:本课程不安排期中考试,只有⼀次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另外,课堂出勤占10%,课堂积极思考、发⾔占30%,平时作业质量占20%。教材:

曾诚编著:《实⽤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参考书⽬:

1、刘宓庆:《汉英对⽐研究与翻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2、陈宏薇:《新实⽤汉译英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黄新渠:《汉译英基本技巧》,四川⼈民出版社2002年版。4、⽅梦之编:《实⽤⽂本汉译英》,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5、曾凯民:《汉译英求疵录:从中式英语到准确英语》,中国⽔利⽔电出版社2008年版。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英语学习策略课程英⽂名称:English Study Skills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英语教育系本科⼀年级学⽣开设,⽬的为学⽣未来⼏年的专业学习奠定学习⽅法的基础,帮助学⽣⾃主地、主动地学习语⾔、运⽤语⾔。课程通过有趣、有效的学习活动提⾼学习⽅法的意识、技巧和⽅法。策略覆盖学习的⽅⽅⾯⾯,技能学习、知识学习、资源利⽤、了解⾃⼰的学习风格、思维⽅式,等等。通过课程学习,学⽣可以实际使⽤⼀些对⾃⼰有⽤的学习策略,了解⾃⼰、了解语⾔学习的特点及要求,培养学习策略的意识。课程的⽅法以活动、项⽬、任务为主,⼩型的讲座、⼩组合作。教材:

外研社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丛书,《英语学习策略》程晓堂、郑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参考数⽬:

奥克斯福德 (Oxford Rebecca L.)《语⾔学习策略:教师必读》战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基础英语1课程英⽂名:Comprehensive English 1学分:6 学时:108 先修课程:⽆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的主要⽬的在于培养和提⾼学⽣综合运⽤英语的能⼒。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能够在听、说、读、写、⽂化修养等⽅⾯得到全⾯的训练和提⾼,达到教学⼤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的要求。

教学内容和⽅法:基础英语是⼀门综合英语技能课程,也是专业英语的核⼼课程。它是⼤学专业英语的基础课,是英语系主⼲课程,其主要作⽤在于它是学⽣掌握英语⼯具的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课的任务是通过对英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法的学习,培养学⽣运⽤英语思维问题、运⽤英语进⾏交际的能⼒。

考核⽅式:平时成绩70%(包括出勤及课堂表现、词汇测试、上机测试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30%教材:

1.翟象俊等主编:《21世纪⼤学英语》第2册,北京:⾼等教育出版社,19992.何兆熊主编:《综合英语》第1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

1.Oxford, Redecca L.& Scarcella, Robin C.主编:《博采英语》,北京:清华⼤学出版社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2001。2.Jeremy Harmer: How to Teach English.. Graficas Estella, S.A. Spain,1998.3. 薄冰主编:《⼤学英语语法》,开明出版社,2010。

4. 斯蒂尔主编:《⽜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

5. 《柯林斯COBUILD⾼阶英语学习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基础英语2课程英⽂名:Comprehensive English 2学分:6 学时:108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1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的主要⽬的在于培养和提⾼学⽣综合运⽤英语的能⼒。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能够在听、说、读、写、⽂化修养等⽅⾯得到全⾯的训练和提⾼,达到教学⼤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的要求。

教学内容和⽅法:基础英语是⼀门综合英语技能课程,也是专业英语的核⼼课程。它是⼤学专业英语的基础课,是英语系主⼲课程,其主要作⽤在于它是学⽣掌握英语⼯具的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课的任务是通过对英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法的学习,培养学⽣运⽤英语思维问题、运⽤英语进⾏交际的能⼒。

考核⽅式:平时成绩70%(包括出勤及课堂表现、词汇测试、上机测试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30%教材:

1. 翟象俊等主编:《21世纪⼤学英语》第3册,北京:⾼等教育出版社,19992. 何兆熊主编:《综合英语》第1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

1.Oxford, Redecca L.& Scarcella, Robin C.主编:《博采英语》,北京:清华⼤学出版社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2001。2.Jeremy Harmer: How to Teach English. Graficas Estella, S.A. Spain,1998.3. 薄冰主编:《⼤学英语语法》,开明出版社,2010。

4. 斯蒂尔主编:《⽜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

5. 《柯林斯COBUILD⾼阶英语学习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基础英语3课程英⽂名:Comprehensive English 3学分:6 学时:108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2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的是为学⽣提供培养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和交际能⼒的全⽅位的语⾔训练,是英语教育专业学⽣的必修课程。

教学内容和⽅法:课堂教学实⾏以学⽣为中⼼、教师讲解为辅助的教学⽅法,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启发学⽣独⼒思考,要求他们⾃⼰查阅资料和⼯具书,培养学⽣的⾃学能⼒,为下⼀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考核⽅式:闭卷考试。期末总成绩分布如下:期中考试30%; 期末考试30%;多媒体30%。学⽣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10%。

教材:何兆熊主编:《综合教程》第三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参考书⽬:

1.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gman Group Ltd.2.《⽜津⾼阶英汉双解词典》、⽜津⼤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973. 张道真:《实⽤英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95

4. 李书民主编:《新编⾼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指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世纪报》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基础英语4课程英⽂名:Comprehensive English 4学分:6 学时:108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3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的是为学⽣提供培养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和交际能⼒的全⽅位的语⾔训练,是英语教育专业学⽣的必修课程。

教学内容和⽅法:课堂教学实⾏以学⽣为中⼼、教师讲解为辅助的教学⽅法,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启发学⽣独⼒思考,要求他们⾃⼰查阅资料和⼯具书,培养学⽣的⾃学能⼒,为下⼀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考核⽅式:闭卷考试。期末总成绩分布如下:期中考试30%; 期末考试30%;多媒体30%。学⽣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10%。

教材:《综合教程》第四册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参考书⽬:

1.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gman Group Ltd.2.《⽜津⾼阶英汉双解词典》、⽜津⼤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97年7⽉3. 张道真:《实⽤英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95

4. 李书民主编:《新编⾼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指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世纪报》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级英语1课程英⽂名:Advanced English 1学分:4 学时:72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4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的是:⼀,加强语⾔基本功的训练、巩固英语的理论知识,使学⽣对英语的语⾔现象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为适应当今信息量激增的需要,扩⼤学⽣对英美⽂化、语⾔学、社会、⽂学和⾃然科学等各个⽅⾯的了解;三,提⾼学⽣英语语⾔修养,辨认⽂体和风格的能⼒;四,提⾼学⽣的道德修养、独⽴思考和逻辑思维能⼒。

教学内容和⽅法:课前学⽣应预习,查阅字典与参考书,带着问题听课,参加讨论。教师在课上提出⼤量有关课⽂理解、语法、词汇、修辞、风格等各种问题,要求学⽣做出回答。教师布置⼤量课后练习,使学⽣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得到巩固。考核⽅式:平时表现(40%);期中考试(30%);和期末考试(30%)。教材:外研社《⾼级英语》第⼀册;Advanced English, Book I

参考书⽬:

1.萨默斯编,2006,《朗⽂英语联想活⽤词典》第⼆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王⽂昌主编,2004,《英语搭配⼤辞典》增订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3.Swan, Michael. 2000.《英语⽤法指南》翻译第⼆版,庄绎传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赵振才编著,2009,《英语常见问题解答⼤词典》增订版第四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5.Wells, John C. 2004.《朗⽂英语发⾳词典》第⼆版,北京:商务印书馆。6.蒋童、钟厚涛编,2008,《英语修辞与翻译》,北京:⾸都师范⼤学出版社。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级英语2课程英⽂名:Advanced English 2学分:4 学时:72 先修课程:⾼级英语1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的是:⼀,加强语⾔基本功的训练、巩固英语的理论知识,使学⽣对英语的语⾔现象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为适应当今信息量激增的需要,扩⼤学⽣对英美⽂化、语⾔学、社会、⽂学和⾃然科学等各个⽅⾯的了解;三,提⾼学⽣英语语⾔修养,辨认⽂体和风格的能⼒;四,提⾼学⽣的道德修养、独⽴思考和逻辑思维能⼒。

教学内容和⽅法:课前学⽣应预习,查阅字典与参考书,带着问题听课,参加讨论。教师在课上提出⼤量有关课⽂理解、语法、词汇、修辞、风格等各种问题,要求学⽣做出回答。教师布置⼤量课后练习,使学⽣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得到巩固。考核⽅式:平时表现(40%);期中考试(30%);和期末考试(30%)。教材:外研社《⾼级英语》第⼆册;Advanced English, Book II参考书⽬:

1.萨默斯编,2006,《朗⽂英语联想活⽤词典》第⼆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王⽂昌主编,2004,《英语搭配⼤辞典》增订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3.Swan, Michael. 2000.《英语⽤法指南》翻译第⼆版,庄绎传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赵振才编著,2009,《英语常见问题解答⼤词典》增订版第四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5.Wells, John C. 2004.《朗⽂英语发⾳词典》第⼆版,北京:商务印书馆。6.蒋童、钟厚涛编,2008,《英语修辞与翻译》,北京:⾸都师范⼤学出版社。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英语视听说课程英⽂名:Audio-Visual & Speaking English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英语⼝语、英语听⼒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视听说是⼀门集视、听、讨论为⼀体的、充分体现学⽣综合运⽤英语语⾔技能的⾼级课程。

教学内容和⽅法:该课程以观看美国电视“Talk Show”为主要内容,学⽣要根据所看的节⽬,进⾏不同⽅式的讨论,并结合我国⽣活中的现实情况充分发表⾃⼰的观点和看法。该课程的电视讨论节⽬思想性强,涉及⾯⼴,讨论题切合实际,节⽬形式新颖,富有深刻的⼈⽣哲理。此外,该课程还适当介绍⼀些有关英、美国家的风⼟⼈情。考核⽅式:

1.观看节⽬并根据节⽬全部内容做选择题及回答问题。(闭卷)2.听写某个电视讨论节⽬的全部内容(开卷)表达30%, 期末60%,考勤10%

教材:⾃编来⾃卫星上的TV Talk Show等节⽬参考书⽬:

1.《美国备忘录》,上海外语⾳像出版社,2005

2.贝克曼:《⾛遍美国》,. 北京:北京⾼等教育出版社, 20043.王炎华等:《⾼级英语视听说教程》,北京:⾼等教育出版社, 20024.Carlisi, Karen & Susana Christie:《情景听说》,机械⼯业出版社, 1999.5.夏莫特等:《新英语交流》,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应⽤⽂写作课程英⽂名:Practical English Writing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旨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的英语应⽤⽂的写作能⼒。通过本课程教学与写作实践使学⽣能够熟悉并掌握常⽤应⽤⽂的写作。

教学内容和⽅法:课程要求学⽣重点掌握英语实⽤⽂体的格式、相关的语⾔表达⽅式,了解相关的⽂化背景。课程内容⼤致包括:路标、证书、奖励、备忘录、信函、简历、⽇历、课程⼤纲、课程简介、会议记录、请柬、表格、说明书、收据的写作格式、常⽤表达⽅式、相关的⽂化背景知识等。

考核⽅式:期末:50%;考勤、课堂参与:20%;作业:30%教材:实⽤英语写作 (胡⽂仲, 吴祯福)参考书⽬:

1.胡⽂仲:《现代实⽤英语例解》,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2.穆林华:College English Composition - Steps to Effective Writing(《中级写作教程》),北京:⾸都师范⼤学出版社,1994

4.何向明、王⼩萍:《现代实⽤英语写作⼤全》,中国⽂史出版社,19955.丁往道、吴冰:《英语写作⼿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公众演说课程英⽂名:Public Speaking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要求:⽆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此课程旨在提⾼学⽣在各种公共场合的演讲能⼒。教学内容包括听众分析、评判性聆听和思考、克服演讲恐惧、信息型和说服型演讲稿的构思、辅助⼿段的使⽤、演讲技巧、回答听众问题技巧等等。

教学内容和⽅法:学⽣们将在克服紧张⼼理、演讲的举⽌仪态、声⾳运⽤、辅助⼿段的运⽤、演讲稿的写作⽅⾯得到专业训练。课堂上学⽣将通过观看演讲影象资料来分析演讲中的各种技巧,并通过演讲实践来应⽤所学的理论和技巧、积累经验。考核⽅式:期末总评 = 出勤10% + 平时演讲表现60% + 期末测验 30%。

教材:Stephen, Lucas:《演讲的艺术》(第⼋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参考书⽬:1.Cui, Linlin & Lin, Li. Course on Public Speak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42.Grice, Gorgel. & Skinner, John.Mastering Public Speaking. Allyn & Bacon. 19983.Osborn, Michael & Osborn, Suzanne. Public Speaking.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74.Sellnow, Deanna. Public Speaking: A Process Approach. Thomson Wadsworth. 2003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思辨与表达课程英⽂名称:Critical Thinking and Debate学分: 2 学时:36 先修课程:英语⼝语1、2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通过对学⽣进⾏议会制辩论训练,提⾼学⽣听、说、读、写及逻辑思辨能⼒。学⽣讲通过⼤量阅读和⽹络调研,接触到政治、经济、⽂化、教育等题材⼴泛的材料,积累背景知识,并对社会热点和有争议性问题进⾏辩论活动;通过批判性思维能⼒的培养,学⽣能够正确、全⾯、逻辑地思考问题,并熟练运⽤英语表达⾃⼰的观点。

教学内容和⽅法:本课程的优秀学⽣将选拔进⼊我院竞赛中⼼,参加“外研杯”辩论赛、21世纪、CCTV演讲⽐赛等国内知名⾼等级赛事,并有可能参与国外英语辩论活动。教材:⾃编参考书⽬:

1. Engel, S. M. 1980. Analyzing Informal Fallacies.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2. Johnson, R. M. 2002. Fundamentals of Reasoning. Toronto: Wadsworth.

3. Kay Sue. 2006. A Simple Guide to the Art of Debate in E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4. Meany J. & Shuster, K. 2003. On That Point!: An Introduction to Parliamentary Debat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DebateEducation Association.5. Rybold, G. 200

6. Speaking, Listening and Understanding. New York: IDEBATE Press.6. Rybold, G. 2010,英语辩论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7. 孙利民、⾼瑛,2007,英语演讲与辩论--辩论篇,上海:复旦⼤学出版社。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英语语⾳课程英⽂名:English Phonetics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的⽬的是通过语⾳语调的练习提⾼英语的听说能⼒, 使学⽣能够更好地⽤英语进⾏交际。

教学内容和⽅法:英语语⾳课的教学应该使学⽣掌握有关英语语⾳语调的基础理论, 为学⽣提供⼤量的练习机会,帮助学⽣掌握正确的语⾳语调,⽽且有意识地引导学⽣将所学的语⾳知识运⽤到⽇常交际中去。

考核⽅式:该课程考核包括课程学前测试(Pretest)和课程测试(Final Test)。课程学前测试在正式开课前进⾏。课程的测试既有笔试也有⼝试。笔试部分含辨⾳、听辨语句含义、听取信息、听写等。⼝试部分含朗读(短⽂朗读,采⽤抽签的⽅式。抽签内容为教师在期末考试前布置学⽣练习的近50篇⽂章。)和⾃由对话(题⽬由教师随机决定)教材:1、屠蓓:《英语语⾳》(第2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Marks, Johnathan. English Pronunciation in Use(Elementa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参考书⽬:

1.王桂珍:《英语语⾳教程》(普通⾼等教育\"九五\"国家重点教材),⾼等教育出版社,2000。2. Gimson, A.C.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Edward Arnold, 1970.3. Roach, P. 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4. O'Conner, J. D. Better English Pronunci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5. Hancock, M. English Pronunciation in U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英语听⼒1课程英⽂名:English Listening 1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介绍英语语流中失去爆破,连读,语重⾳,句重⾳,意群,节奏,停顿等基本知识;此外, 还介绍语调的基本⽤法。向学⽣介绍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课⽂,以培养和提⾼学⽣的听⼒适应能⼒。帮助学习者发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总之,使学⽣熟悉什么是听⼒,如听⼒的⽬的是什么,理解所听内容的策略有哪些, 不同的听⼒任务应该使⽤什么样的听⼒技巧等。

教学内容和⽅法:课本第1⾄15课。包括精听,泛听,复述,听写,理解说话者态度等,此外,要求学⽣掌握每⼀课中出现的单词。补充听⼒材料和介绍相关的听⼒技巧与⽂化背景知识,培养学⽣跨⽂化交际意识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考核⽅式:出勤和课上参与:30%;期末考试:70%教材:《英语专业听⼒教程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参考书⽬:

1. 吴祯福:《英语的听与说》,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12.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3. 张民伦等:《英语听⼒⼊门2000》,,华东师范⼤学出版社,2000

4. Penny, Ur, 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英语听⼒2课程英⽂名:English Listening 2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英语听⼒1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在辩⾳和词,句的理解基础上加强对语⽤和语篇的理解。在本课程内学⽣将接触到各类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语篇,并进⼀步分辨不同语⾳(美⾳和英⾳)的异同。学⽣还将培养和提⾼记笔记和听写能⼒。

教学内容和⽅法:课本第1⾄15课。包括精听,泛听,复述,归纳,理解说话者态度与思想,对下⽂的合理推测等,此外,要求学⽣掌握每⼀课中出现的单词。补充听⼒材料和介绍相关的听⼒技巧与⽂化背景知识,培养学⽣跨⽂化交际意识是重要的教学内容。

考核⽅式:出勤和课上参与:30%;期末考试:70%教材:《英语专业听⼒教程2》(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参考书⽬:

1. 吴祯福:《英语的听与说》,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12.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3. 张民伦等:《英语听⼒⼊门2000》,,华东师范⼤学出版社,20004. Penny, Ur, 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4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英语听⼒3课程英⽂名:English Listening 3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英语听⼒2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通过使⽤不同内容的多样化听⼒材料,扩⼤学⽣的词汇量,拓宽知识⾯,提⾼学⽣的短时记忆能⼒,培养其综合判断能⼒。加强学⽣听⼒技巧训练,提⾼学⽣对各类听⼒材料的理解⽔平,为学⽣能在第⼆学期达到英语专业4级要求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和⽅法:教学内容将分为两部分。在前半学期,学⽣将在课堂上将收听有⼀定难度的听⼒材料,除教材外还充分运⽤多媒体⼿段让学⽣收看时事新闻节⽬以及相关教学内容。在后半学期,针对第⼆学期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开始加⼊特别听⼒训练,使学⽣通过完成各类考试题⽬来提⾼听⼒⽔平。在课堂精听的基础上,学⽣将通过课外⼀定数量的泛听作业来进⼀步巩固课堂知识。

考核⽅式:平时成绩40%;出勤10%;期末考试50%教材:

1. Karen Carlisi, Susana Christie:《博采英语》,清华⼤学出版社,2001年。2. 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VOA以及BBC英语节⽬(⾃⼰录制,内容定时更换。3. 历年英语专业四级考题及练习题参考书⽬:

1. 何其莘:《英语中级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3年。2. 常骏跃:《英语专业四级听写50篇》,⼤连理⼯⼤学出版社,2005年。3. 王厚平:《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新闻听⼒突破》,⼭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4. 陈爱敏:《⾼效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预测试卷真题⼆合⼀》,复旦⼤学出版社,2007年。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英语听⼒4课程英⽂名:English Listening 4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英语听⼒3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使学⽣的英语听⼒⽔平在⼆年级末达到英语专业4级要求,即能听懂英语国家⼈⼠的⽇常⽣活会话以及相应难度的英语讲座,并能辨别说话⼈的语⽓和态度,能听懂BBC、VOA正常速度的新闻⼴播,能在15分钟内听写根据已学知识编写⽽成录⾳材料(词数为150-200词左右,语速为每分钟100-120单词),错误率不超过8%。

教学内容和⽅法:在前半学期,学⽣在课堂上将收听难度较⼤、速度较快的听⼒材料,除教材外还充分运⽤多媒体⼿段让学⽣收看时事新闻节⽬以及相应教学内容。此外,针对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进⾏特别听⼒训练。在后半学期专业四级考试过后,重点将放在扩展知识⾯上,并为学⽣选择适当难度的视听材料,使学⽣为三年级视听说课打好基础。考核⽅式:平时成绩40%;出勤10%;期末考试50%教材:

1. Karen Carlisi, Susana Christie:《博采英语》,清华⼤学出版社,2001年。2. 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VOA以及BBC英语节⽬(⾃⼰录制,内容定时更换。3. 历年英语专业四级考题及练习题4. 难度适中的各类访谈及视听节⽬参考书⽬:

1.何其莘:《英语中级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3年。2. 常骏跃:《英语专业四级听写50篇》,⼤连理⼯⼤学出版社,2005年。3.张艳莉:《英语专业四级听⼒》,⼤连理⼯⼤学出版社,2005年。

4.⽅振宇:《⾼等学校英语专业考试快速通关——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5.王厚平:《2010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指南》,世图⾳像电⼦出版社,2009年。(注:该系列书每年采⽤当年最新版本)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英语⼝语1课程英⽂名:Oral English 1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课程简介课程⽬标/要求:

教学⽬的是以语⾔功能和专题讨论为导向,通过课内外的英语⼝语操练,提⾼学⽣综合⼝语、交际及就相关话题做简单的⼝头报告的能⼒。

教学内容和⽅法:本课程为四年制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必修课,教学内容涉及英美对话及学⽣熟悉的⽇常话题,如交通、教育、家庭等。其课堂形式包括专题讲座与讨论、情景对话,⾓⾊扮演,串讲故事,游戏,⼩组活动、背诵、朗读、录制⼝头作⽂等。

考核⽅式:课堂发⾔:10%、⼩组项⽬10%、平时作业(包括每周的背诵模仿练习及编写对话等)10%、期末考试70%。教材:

1. 姚保慧:《英语⼝语教程》⾼教出版社,1999年6⽉。

2.巽⼀朗:《英语会话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002年1⽉。3.⽹上资源:Everyday English in Conversation:

******/chengxiaotang/zhuanyexueweijingpinkecheng/jingpinkecheng.htm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青少年⼼理学课程英⽂名:Psychology for Young Adults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要有⼀定的教育学或⼼理学基础,或已经完成《教育⼼理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的⽬的是帮助学习者了解青少年的各⽅⾯发展,并进⼀步探讨来⾃家庭、同辈压⼒、学校、社会⽂化、性别⾓⾊等多⽅⾯对其产⽣的影响。本课程通过介绍学⽣的各个过渡期,分析学⽣辍学的原因、了解学⽣的⽇常⽣活时间分配⽐例、介绍了学⽣的各个过渡期、性别⾓⾊及其影响、正确的道德观、及青少年中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及精神压⼒和如何保持良好的⼼态所应采取的措施等⼤量内容。通过学习,学习者能进⼀步了解青少年成长过程,学会处理好成长中的各种⽭盾,有助于未来的学习、⼯作与⽣活。

教学内容和⽅法:与青少年成长相关的内容。本课程以讲座⽅式为主,适当时候有讨论、提问及案例分析等。考核⽅式:期末考试(开卷) 60%,平时30% 考勤10%教材:⾃编讲义参考书⽬:

1.Brown, B.B.(1990). Peer groups and peer cultures. In S.S. Feldman & G.R. Elliot (Eds.) At the threshold: The developingadolesc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Coleman, J.S. (1961). The adolescent society. New York: Free Press.3.Danner,F. (1989).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 In J.Worrell &F.Danner (Eds), The adolescent as decision make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4.Hill,J.P.(1980a). The early adolescent and the family. In M.Johnson (Ed.) The 79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Study of Educ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5.John W. Santrock, (1993) Adolescence. WC Brown Communications Inc.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英语测试

课程英⽂名:English Testing

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英语语⾔学,英语教学法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旨在介绍国内外语⾔测试领域最新核⼼理论和实践⽅法,结合我国英语教学实际和学⽣特点,使学⽣不仅了解⼀些语⾔测试的基础理论,⽽且初步具备测试的实际操作能⼒。

教学内容和⽅法:课程注重讲解语⾔测试流程中诸多环节,如英语测试的宏观、微观功能;考试总体设计,单项语⾔能⼒/技能的测试、命题、施考;考试分析及考试信息反馈等。课堂教学以启发式、讨论式及研究式为主要⽅法,注重培养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考核⽅式:考核⽅式:作业(20%),课堂展⽰/讨论(30%),开卷测试(40%),出勤(10%)。教材:

Hughes, A. (2000).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李莜菊:《语⾔测试科学与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刘润清、韩宝成:《语⾔测试和它的⽅法》(修订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 邹申、杨任明:《简明英语测试教程》,⾼等教育出版社,2000

4.Bachman, L. F. & A. S. Palmer. (1996)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5. Heaton, J. B. (1975, 1988). How to Write English Tests. Longman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英语教学实践(微格教学)课程英⽂名: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s(Micro-teaching)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英语教学法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能过系统地了解微格教学的⽬的、⽅式、过程以及相关内容,掌握在课堂教学中必备的各种教学技能,同时,形成对课堂评价的基本能⼒;使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知识,初步形成基本的英语教学能⼒,为提⾼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奠定基础。教学内容和⽅法:主要内容包括1. 英⽂书写及教学技能训练2. 英语歌曲教唱技能训练3. 英语游戏组织技能训练

4. 常规教具制作与电教仪器使⽤技能训练5. 备课技能训练6. 课堂教学微技能训练7. 教态培养

8. 课堂教学语⾔技能训练

教学⽅法为上课采⽤微格教学系统,增加学⽣教学实践的次数和实践的量,成⽴备课、试讲⼩组,集体备课,编写教案、进⾏模拟试教、组织课堂教学分析评议,系统训练英语课堂教学技能,加速学⽣英语教学能⼒的形成进程。考核⽅式:采⽤书⾯作业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式。教材:⾃选与⾃编参考书⽬:

1.罗晓杰,《英语教学与教研》,⿊龙江⼈民出版社,2003.12

2.鲁⼦问,《英语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学出版社,2008.073.鲁⼦问,罗少茜,《英语教学论》,华东师范⼤学出版社,2010.074.曾令格,禹明,《⼩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北京⼤学出版社,2005.015.孙鸣,《英语学习与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016.陈传锋,《微格教学》,中⼭⼤学出版社,1999.01

7.杨阳,《英语教学法——技能与技巧》,⾼等教育出版社,2005.088.王蔷,程晓堂,《英语教学法教程》,⾼等教育出版社,2000.01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应⽤语⾔学课程英⽂名称:Applied Linguistics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英语教学法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该课程是英语教育类课程,旨在帮助学⽣深⼊了解语⾔教学的理论和研究,在英语教学法课的基础上,不仅懂得教学的技能、技巧,还懂得这样教的原因和道理。课程⽬标在于培养教学研究的意识,教学研究的⽅法,教学研究的能⼒。

教学内容和⽅法:课程内容根据当前学⽣需求指定,可以包括技能教学的理论,知识教学的理论和研究,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材使⽤与评价、教学研究,等等。课程通过多种形式和实践环节,⽤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由此培养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改进教学的意识。教材:

Brown, H. D. 1994/2001.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3rd ed). Pearson Hall Regent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参考书⽬:

1.MaCarthy, M. 2001/2006. Issu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Seliger, H. W. & E. Shohamy. 1989.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Wallace, M. J. 1998/2000.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英语语法课程英⽂名:English Grammar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的⽬的是通过系统学习词法、句法,使学⽣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基本的英语语法参考书⽬和⽹络参考资源,为学⽣理解复杂的英语句式和英语写作打下基础,帮助学⽣初步养成通过查阅⼯具书独⽴解决语法问题的习惯和能⼒。

教学内容和⽅法:通过⼤量书⾯习题、教师讲解答疑,以及学⽣的课堂演⽰,使学⽣能够灵活地运⽤所学的语法知识和规则。先从句法知识⼊⼿,学习英语的基本句型、句⼦类型、句⼦成分的分类和功能、各种从句、英语句⼦的信息结构等。下学期主要学习英语动词的时态及⽤法、形容词、名词、冠词的⽤法。考核⽅式:平时表现:4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30%。

教材:《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五版,章振邦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参考书⽬:

1. 《英语⽤法指南》,Michael Swan著,庄绎传等译,翻译第⼆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2. 《柯林斯⾼级英语⽤法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3. 《柯林斯英语语法系列》外⽂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4年。

4. 《英语常见问题解答⼤词典》增订版第四版,赵振才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国际⽹络交流

课程英⽂名:Internet-base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初步了解国际交流的含义、树⽴端正的国际交流意识、培养初步的跨⽂化交际技能以及使⽤多媒体辅助交流的能⼒。教学内容和⽅法:

1.讲授、讨论与交流相关的语⾔学理论;2.观看并分析典型案例;

3.制作交流时使⽤的多媒体辅助载体;4.体验并反思真实交流的过程与收获。

考核⽅式:出勤10%、交流活动50%、期末论⽂40%教材:⽯坚: 《跨⽂化交际》,重庆:重庆⼤学出版社,2008参考书⽬:

1. 苏承志:《英语交际能⼒与策略 [M] 》,上海:复旦⼤学出版社,2004

2. Aijmer, K. (1996). Conversational routines in English.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2. Asher, R. E. (ed.) (1994). Th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2. Oxford: Pergamon.3. Atkinson, J. M., & Heritage, J. (eds.) (1984). Structures of social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P.4. Drew, P., & Heritage, J. (eds.) (1992). Talk at work. Cambridge: Cambridge UP.

5. Bialystok, E. (1990).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second-language use. Cambridge:Cambridge UP.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圣经⽂学选读

课程英⽂名:Selective Readings of Biblical Literature学分:1 学时:18 先修课程:⽆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通过阅读《圣经》相关章节,使学⽣了解《圣经》基本故事,创作的历史背景,掌握《圣经》的叙事⼿法和技巧,⽂本的⽂化含义,《圣经》的⽂学母题和⽂学原型,以期培养英语专业本科⽣阅读《圣经》的基本技能。教学内容和⽅法:教学内容包括《圣经》的旧约与新约部分,以旧约为主。教学⽅法为阅读、讲授、讨论相结合。考核⽅式:1. 出勤(15%)2. 期中作业(35%)3. 期末作业(50%)

教材:《圣经⽂学选读》,重庆⼤学出版社,2010.参考书⽬:

1. The Bible,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Or other study editions.2.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Bible, ed. Bruce. M . Metzger and Michael D.Coog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3. 刘意青:《〈圣经〉的⽂学阐释—理论与实践》,北京⼤学出版社,2004.

4. Alter, Robert. The Art of Biblical narrative.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1986.

5. Gottcent, John H. The Bible: A Literary Study. Twayne’s Masterworkstudies, 1986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翻译史课程英⽂名:History of Translation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旨在教授学⽣中西翻译历史的线索、脉络,以便培养学⽣更为宽⼴的翻译的认识,让学⽣了解⽂化的传承与翻译息息相关,翻译之为⽤⼤矣哉。

教学内容和⽅法:内容包括中国和西⽅各国的翻译简史,教学⽅法以⽼师讲解为主。考核⽅式:课堂参与10%;作业30%;考试60%。教材:

申⾬平、戴宁:《实⽤英汉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参考书⽬: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6.102.李⽂⾰《西⽅翻译理论流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廖七⼀《当代翻译理论探索》,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4.谭载喜《西⽅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5.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6.Rainer Schulte and John Biguenet (1992) (eds.)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http://www.doczj.com/doc/5c527acd7d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e1.html 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ion studiesreader. London: Routledge, 2000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译⽂赏析

课程英⽂名:Evalu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Translation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的在于通过对经典译⽂的分析和评价,深⼊探讨翻译技巧及其内在的⽂化蕴涵,通过赏析并辅以注释性翻译实践,培养学⽣对翻译过程的深⼊思考能⼒及对翻译译⽂的评价能⼒。本课程在经典译⽂的分析基础上,先探讨翻译评析的内容和标准,然后通过翻译实践回溯分析翻译过程中的选择结果及影响因素,从⽽培养学⽣的翻译实践能⼒及鉴赏能⼒。

教学内容和⽅法:教学内容以⾃编、整理材料为主,辅以代表性的译⽂作为课外阅读赏析,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做出调整。教

学⽅法与⼿段主要以学⽣⾃主学习为主,学⽣在完成预留任务的前提下,进⾏⼩组讨论及课堂发⾔,教师进⾏总结性分析评价,课后学⽣⾃主形成注释性报告。

考核⽅式:本课程的考核⽅式为考查。其中,课堂参与与任务完成占30%,期末作业占70%。教材:⾃编整理材料。参考书⽬:

1.李明编著,《翻译批评与赏析》,武汉:武汉⼤学出版社, 20072.崔永禄主编,《⽂学翻译佳作对⽐赏析》,天津:南开⼤学出版社,2006

3.周⼠聪主编:Best Prose in English-Chinese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汉英·英汉美⽂》),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4.经典英汉诗词翻译与欣赏。5.各类翻译⼤赛获奖译⽂等。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英语学习⼼理与技巧课程英⽂名:Psychology and Skills for English Learning学分:2 学时:2 先修课程:⽆课程简介(300字以内)

课程⽬标/要求:该课程意在帮助刚刚进⼊⼤学英语专业的学⽣了解和端正其学英语的⽬的与动机,提出各个年级学⽣学习的侧重点,分析学⽣英语学习中容易出现的学习策略及

⼼理问题,指导学⽣如何巧学、会学⼤学的课程,掌握⼀定的学习⽅法和策略,教会学⽣如何利⽤学校的⼈⼒资源,教学设备资源及课程资源帮助其学习,使学⽣较顺利地了解和熟悉⼤学英语专业的学习,做学习的主⼈。

教学内容和⽅法:教学内容包括学习⽅式的转变;如何适应⼤学⽣活;学习英语的动机;学习环境;学习⽅法;相关的学习理论;认知,互动及竞争;⼼理健康、英语学习的迁移等。考核⽅式:

1.⽤英语写⼀份500-1000字以内的访谈感想 30分2.期末开卷考试(分析与回答问题) 70分

教材:English Learning Psychology __ a practical course参考书⽬:

1.Bar-Tal, D. (1979). Interactions of teachers and pupils. In I.H. Frieze,

D. Bar-Tal, & J.S. Carroll (Eds.) New approaches to social problems: Applications of attribution theory.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2.Cushner, K., McClelland, A., & Safford, P. (1992). Human diversity in educ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3.Graham, S. (1991). A review of attribution theory in achievement context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3(1), 5-39.4.Kagan, S. (1992). Cooperative learning. San Juan Capistrano, CA: Resources for Teachers.

5.Kounin, J. (1983). Classrooms: Individuals or behavior setting (Monograph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No.1) Bloomington:Indiana Un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英语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英⽂名:Curriculum Design & Instruction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英语教学法课程简介

课程⽬标/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了解关于课程的基本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使学⽣深⼊体会新课程改⾰背景下如何从课程的⾼度认识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学内容和⽅法:通过丰富的教学应⽤实例介绍了课程设计中的以下环节:需求分析、对教学环境的分析、教学⽬标的设定、教学⼤纲的设计、教材的开发和修订、课程评估。教学⽅法为阅读、讲授、讨论相结合。考核⽅式:1. 出勤(15%)2. 期中作业(35%)3. 期末作业(50%)教材:⾃选与⾃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