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体质改善的作用

来源:一二三四网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4 Vol.(6) No.4-142-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体质改善的作用 Research on physique improvement of Taijiquan on the elderly 潘倩仪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广东 中山,528400) 中图分类号:R15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4)04-0142-02 【摘 要】 目的:探究老年人进行太极拳运动是否会改善体质。方法:将136例老年人被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被试参加太极拳锻炼,对照组不参加,1年后对两组被试体质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体质指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体质有显著改善作用,可以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从而对人类的保健事业作出贡献。 【关键词】 太极拳;老年人;体质;中医保健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whether Taijiquan will strengthens older adults’ physique. Methods: 136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rticipa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doing Taijiquan, while participants in control group not.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wo group participants’ physique condition a year later. Results: Participa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have better physique index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aijiquan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physique of the older adults, so it can improve the health level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human health. 【Keywords】Taijiquan; Older adults; Constitution; TCM exercises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4.04.082 太极拳运动是一项练意、练气、练身三者相结合的运动,强调动作缓慢、养练结合,心静体松、内外兼修等,尤为符合老年人群的健身需求[1]。中国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而且寿命不断延长,研究老年人练太极拳后体质改善情况,深入挖掘整理祖国的传统养生术,可为老年人练太极拳的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价值提供理论支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本研究在中山市老年人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如公园、老年大学、退休职工活动中心等地点,随机选取60岁以上的老年人136人为调查对象。所有的调查对象从调查之日起,在该处居住至少1年以上。将调查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人。两组被试在血压等各项生理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要求观察组被试进行太极拳锻炼,锻炼的年限≥1年,每周锻炼的次数≥3次,每次的锻炼时间≥30min。太极拳的种类不限;对照组被试不进行太极拳锻炼,但可以偶尔进行慢跑、广场舞、乒乓球等锻炼活动,每周锻炼的次数<3次,每次的锻炼时间<30min。 1.3 机能类测试指标 比较两组被试1年后的部分生理指标差异,包括安静脉搏(次/min),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肺活量(L)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计量统计和t检验。 表1 1年后两组被试部分生理指标比较 安静脉搏(次/min)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观察组(M±SD) 对照组(M±SD)t 2 结 果 见表l。经过1年的太极拳练习,观察组被试的安静脉搏次数、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明显减小,而肺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73.21±5.12 76.11±4.96 8.36*127.55±11.23 136.02±12.32 9.11**70.69±6.23 79.32±9.28 10.23**肺活量(L) 3.01±1.62 2.62±2.07 8.14*注:*:P<0.05;**:P<0.01。 3 讨 论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社会及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如何使老年人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是老年人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太极拳作为一项集技、身、性和谐统一的武术项目,其传统的健身理念已逐渐得到现代科学理论的验证和充实。近几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纲要的颁布,太极拳运动的开展更为广泛,已成为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热衷的运动方式。研究显示,习练太极拳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强心脏功能,扩大肺活量,提高气体交换能力等。 身体的康复和体质的改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对于那些进行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来说,应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养成良好的习惯,长期坚持下来,身心健康的充实感、愉悦感、幸福感才会逐步形成,对太极拳的养生保健认识才会更加深刻,练拳 (下转144页)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4 Vol.(6) No.4-144- 颈性眩晕,与对照组口服西比灵合尼莫地平相比,其总有效率100%,由于对照组的97.5%。张红等[11]参考文献: [1]吴玉辉.针刺百会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8, 30(4):293-294 [2]陆菁,沈群,陈百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 31(4):255-256 [3]黄金元,孙海东.针刺配合电针治疗颈性眩晕40例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7):68 [4]李雪梅.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5):325 [5]魏建东,等.针刺配合自拟十四味温胆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J].中国康复杂志,2010,25(5):359-360 [6]王宗江.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2): 90-91 [7]陆湖清.特定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右江医学杂志,2011, 39(3):336 [8]钟文,胡敏瑶.针刀治疗颈性眩晕200例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2,4(24):36-37 [9]胡伏存,陈伏松.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2012,3(1):215 [10]刘保新,王力平,徐敏,等.穴位组织松解与埋线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4):123-124 [11]张红,钱拉拉.耳针疗法对颈性眩晕即时效应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1):643-644 [12]罗彩容,肖小桃.实按灸百会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4):257-258 [13]夏秋芳.头针快速捻转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 30(3):144-145 [14]钟荣芳,黄振,范志勇.腹部推拿配合艾灸治疗颈性眩晕5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6):40-41 [15]马新平,李柱,姜燕.火针、毫针配合正骨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1797-1799 用耳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观察其即时效应,采用耳穴按摩、耳穴压籽疗法,耳穴取晕区、枕、神门、颈椎相应敏感区、耳背颈椎3、4,肝阳上亢加肝点、三焦;痰湿中阻加脾、胃点;气血虚加脾、心点;肾精不足加肾、肝、脾。结果治疗后的即时效应(总有效率均为97.9%)。罗彩容[12]采用实按灸百会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治疗组与对照组共12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注射倍他司汀的86.7%。夏秋芳[13]用头针快速捻转法治疗颈性眩晕取穴四神聪、风池、太阳、神庭、印堂、大椎穴,常规针刺后快速捻转1min,频率在200次/min以上,留针其间行针3~4次。结果相对于留针期间未行快速捻转法的37例对照组患者,其VAS评分有明显改善。钟荣芳等[14]采用腹部推拿配合艾灸治疗颈性眩晕50例,治疗结果为:治疗组50例,临床痊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3例,疗效优于单纯采用传统针灸治疗的对照组。马新平[15]用火针、毫针配合正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其治疗总愈显率达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6%。 7 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报道显示,中医治疗本病方法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尤其是针灸方面,具有操作方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点。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疗效标准缺乏客观统一规范,疗效多以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判断;二是各选穴方法和针灸治疗方法都显示出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性,但不能体现出哪组穴位和哪种针灸疗法更为有效;三是临床报道多观察近期疗效,对远期疗效的观察随访还需引起重视;四是各单项治疗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五是临床基础研究较少,目前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机理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因此,有必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阐明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制;有必要统一诊断、治疗标准,以选择一种最佳治疗方案,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必要加强大样本的临床方法学、临床疗效学研究及前瞻性研究,提高疗效的可重复性,以上问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解决。 (上接142页) 的信心和兴趣才会更加浓厚。太极拳的养生保健功能才能充分发挥[2]。另外,还应将锻炼者的学龄和技能发展特点作为制定健身运动处方的依据之一。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自我调节,循序渐进,对训练过度的征兆有所了解,能根据客观条件及时调整运动量和训练频率。练完之后,进行适当的整理活动,帮助机体恢复[3]。 利用太极拳来进行锻炼,对养生和保健具有其他任何项目都无法替代的功效,他既可以有效地调动和发挥自身潜力,保持自我完善,增强体质。又能主动适应外界环境,防病、祛病,延年益寿[4]。太极拳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和广泛的适应性和普遍性,是老年人最为理想的锻炼项目。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够参加这一项目。 科研项目: WZ12B09武汉市卫生局2012年度临床医学科研项目。 编辑:李妍 编号:EA-13072748(修回:2014-02-04) 参考文献: [1]杨万森.对太极拳健身作用的探讨[J].华章,2010(31):74-75 [2]赵丹丹.太极拳养生保健功能及练习要求[J].卷宗,2012(3):104 [3]许桂芝,林辉,朱宏.太极拳健身利弊谈[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2): 22-23 [4]马淑泰.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7):46-47 基金项目: 中山市医学科研基金项目“中医养生保健操在改善国民体质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j2012079)。 编辑:李妍 编号:EC-13082015(修回:2014-02-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