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21期 大黄种植技术 肖启银高明文张祯勇马松明张英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康定626000) 摘要介绍了大黄的种植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繁殖方式、种苗栽培、栽后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大黄;繁殖;田间管理;采收加工 中图分类号¥567.2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5)21—0090~02 大黄以根和根茎供药用Il_2J。具有泻火攻积、凉血止血、 活血消瘀等功效网,是我国重要的道地大宗药材和出口产品 ,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市场上对大黄的需求不 断增加,这就要求广大种植户熟练掌握大黄种植技术,了解 其栽培方法,扩大产量来应对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现将大 黄主要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借鉴 参考。 1选地整地 大黄性怕热喜冷,一般适合种植在1 000~2 000 m海拔 的山区。大黄是深根性植物,主根可深入土层30~45 em,对 土壤要求较严,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褐土、 砂壤土为好,黏重土壤不宜栽培。选好地后要精细整地,施 用腐熟的厩肥或堆肥与火土灰45~60 t/hm ,翻埋土中作基 肥,深耕30 em以上。整地之后应当及时清理杂草等残留物 质,并将土块打碎。大黄种植需要经过4~5年的轮作周期, 不可连作。适合与马铃薯、豆科、油菜等轮作。移栽之后,往 往第1年大黄的植株尚还幼小.建议可在行间同时种植玉 米、韭菜、大豆、紫苏、薄荷、红花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对 大黄的生长可以起到促进的作用,又可以充分地利用土地 资源。 2繁殖 2.1种子繁殖 大黄主要用种子繁殖,种子的寿命仅1年,不要使用陈 种子繁殖,因其发芽率极低。建议等种子熟透后采收,此时 种子为黑褐色,是播种的最佳状态。种子繁殖包括种子直播 和育苗移栽2种方法。种子直播:在早春或者初秋的时候, 按行株距70 cmx50 cIn穴播,穴深3 em左右,每穴播种5-6 粒,覆土2 em左右。用种量为3.0—4.5 kg/hm 。育苗移栽:在 某些不适合采取直播种植的地区或者春季干旱的时候会采 取育苗移栽的方式。移栽的方法主要有条播和撒播2种,一 般应选择土质疏松、不易积水、向阳背风的畦地。同时移栽 也起到了提高土地使用率的作用。将阳畦地做成宽1.3~1.5 m, 高l0~15 em,畦间距30 cm,四周挖好排水沟,以利排水。条 播横向在畦上开沟条播,沟距20 em,播幅10 em,深5 em, 将种子以间距2 cm左右均匀撒人沟内,覆土2~3 cm。撒播 是以间距2—3 cm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再均匀地撒上细 土,以看不见种子为宜。用种量30~45 kg/hm2。为了保证土壤 湿度,可以在畦面上覆盖1层长松针或稻草,并且需要经常 作者简介 肖启银(1980~),女,四川西昌人,硕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 向:作物栽培与耕作。 收稿日期2015—09—21 浇水。撒播的发芽出苗时间一般为7~10 d。等到发芽出苗后 可以移走覆盖的稻草,并施以浇水、施肥、除草等,可培育壮 苗120万~150万株/hm 。为了防止幼苗收到损伤,每年l0 月下旬快过冬时,可以在苗行上再培土3~5 em,等到第2年 移栽。 采用种子直播的,当幼苗出土达8~10 cm时进行间苗, 苗高15 em以上进行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采用育苗移栽 的,一般在春秋季节移栽,春节最佳,采取边挖边栽方式。根 据土壤墒情,以土壤湿润为好,3月中旬到4月中旬为土壤 的解冻初期,此时应当尽早移栽。尽早实行移栽缓苗快、根 系较短,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成活率。移栽时,在整好的土 地上,按行株距70 emx50 em挖穴,穴深35~40 cm,呈“品” 字形。拔苗后,修剪部分侧根和生长细长的主根,以利生长。 每穴栽苗l株,栽苗之后覆土5 em并将覆土压紧。栽后有 条件的话最好浇1次水,可以更好地提高种苗成活率及生 长速度。 2.2子芽繁殖 子芽繁殖也就是无性繁殖。栽培方式往往是在大黄采 收的时候,选择产量较高、生长旺盛、没有病虫害的植株,并 切下母株周围的芽进行栽培。这类繁殖方式较为方便省事, 适合于小面积栽培。每块切割的根茎上一般有3 ̄4个芽眼, 并将草木灰涂抹在切割的芽眼或者分离的子芽上面,然后 直接将其种植在苗床上。 3 田间管理 3.1培土除草 大黄栽培之后往往要经过3 ̄4年的时间才可采挖,生 长期较长。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收获,在这几年时间抓好除 草和培土很关键。移栽后第1年大黄幼苗较小,生长缓慢, 易受杂草危害,应视土壤板结和草害情况,除草3 ̄4次,促 进幼苗生长。第2~3年,植株生长健壮,在春、秋季各进行1 次除草,第4年在春季进行1次。除草可以和培土一起进 行,自下向上将土壤培成馒头形状,以便促使大黄的根茎向 上生长膨大。 3.2追肥 大黄为喜肥植物,除施基肥外,每年还应该增施化肥和 农家肥1~2次,可以结合除草进行。化肥主要是磷肥和钾 肥。农家肥主要是腐熟的油饼等。 第1年第1—2次施清粪水,第3次秋季倒苗后,施腐熟 饼肥750 kg/hm2、过磷酸钙150~300 kghm 。第2~3年追肥2 次,分别于5—6月和l0—11月在行间开沟,施人人粪尿或 过磷酸钙300~450 kg/hm 、氯化钾150~300 kg/hm ,施后覆 肖启银等:大黄种植技术 土、浇水。 3.3打薹 与根全部挖出,淘汰已腐烂的大黄,用小刀除去泥土和小 根,刮去根及根茎周围的栓皮,切成6~8 cm大块,晒干或 烘干。 大黄移栽后,抽薹开花时间为第2年5—6月,此时如 果消耗了大量养分,产量和质量会显著降低,应及时打薹。 打薹不宜选择阴雨天进行,阴雨天雨水容易进入茎杆之中。 当大黄切口处晒至出现收缩并有油状的黄白色水珠落 下时即可,此时便可以送进烘房烘干。也可以将大黄全部用 导致根茎腐烂。应当在晴天时用小刀从基部切除,打薹后及 时培土将其覆盖。 3.4病虫害防治 麻绳串起来,吊在屋檐下通风晾干,总之一定不要被雨水淋 湿,100~150 d即成干品。在大黄未晾干时应堆放排列,并在 上面覆盖稻草,反复堆放2~3次,达到表里干燥程度一致的 效果。也可以直接放入烘房,厚度大约10 em单层摆放,再 烘干。一般应该连续7~10 d,每天翻动1次,温度调至45~ 在大黄的整个生长周期中,病虫害时有发生,因此加强 其预防和轮作工作非常重要。病害常见的有炭疽病和猝倒病 等,虫害常见的有黄蚂蚁、金龟子、蚜虫等。应对病害,预防 50℃,这样可以使大黄受热均匀。等到大黄切口处油状物没 时期可以定期采取喷洒菌特灵和波尔多液等,如果病害真 有之后,再升高温度至55~58℃,烘制20~30 d即可成为干 的出现时,应立即拔除病株烧毁,并将生石灰撒入病株窝中 品。切记烘房内温度不应超过60℃,烘烤到皮部显干时,要 进行消毒。预防虫害可以定期喷洒乐果、鱼藤精等毒杀剂。 适量降温让其发汗回潮之后才能继续烘干。这样反复操作 4采收与加工 直接其全干为止。 4.1种子采收 大黄全干之后,将其转入装药设备或者木箱之中并用 种子的采收应当选择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植株。抽 力冲撞,直至粗皮被撞去露出黄色为止。大黄干燥之后外表 薹之前应对其施磷肥或者钾肥,抽薹之后应该在每个植株上 为黄棕色、坚实,纵纹上有明显的星点,有油性,味微苦但不 插小树枝为支撑。在种子有部分变成褐色时,将其割回并挂 涩,有清香气味等。大黄贮藏应该放置于干燥通风处,用木 在通风处。打下种子后应当立即秋季播种或者放在室内干 箱包装完整,切记要防止虫蛀和霉变。 燥处储存起来以待春季播种。 5参考文献 【1】吴文祥,李映梅.大黄栽培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03(2):35—36. 4.2大黄采收与加工 【2]朱平.大黄栽培技术[J].机手之友,1996(2):36—38. 在大黄种植2~3年之后的l0月下旬开始,地上部分开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 J.1版.北 始枯萎时便可收获。一般可产鲜根茎22.5 t/hm 左右,每7-8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王国祥,王宏霞.甘肃省掌叶大黄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3(2): 鲜重可加工1 kg千重。收获时,先割去地上部分,将根茎 】45-147. (上接第89页) 4.3大青叶初加工 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科学合理地利用化学防治技术。 板蓝根采收后,要进行初步加工。将根上泥土洗掉、去 霜霉病发病初期喷洒65%代森锌500—700倍液,或甲霜灵锰 掉芦头。阴干:在通风处搭设荫棚,将大青叶扎成小把,挂于 锌600~800倍液,7—10 d喷1次,连喷3次。菌核病用50% 棚内阴干。晒干:在芦席上摊晒,并经常翻动,使其均匀干 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10d喷1 燥。阴干或晒干都要严防雨露,避免霉变。 次,连喷2~3次。施药时。应着重喷洒于植株茎基部及地面。 5贮藏养护 根腐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 板蓝根用编织袋包装,每件40~50 kg。仓库保持干燥, 津1 000倍液灌根,并拔除病株烧毁。田间可以悬挂黄板诱 温度一般在28℃以下,相对湿度60%~75%。安全含水量 蚜,或用40%氰戊菊酯6 000倍液,或45%高效顺反氯氰 11%-13%。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虫蛀和鼠害,有条件的单 菊酯3 000倍液喷雾。菜粉蝶用2.5%菜喜悬浮剂3 000倍 位可进行密封抽氧充氮养护。 液,或3%FU楝素乳油2 000倍液喷雾,连续用药2—3次 。 6参考文献 4采收和初加工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4.1板蓝根及大青叶采收 2010. 【2]梁伟丽.板蓝根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干U,2011(5):20—21. 在板蓝根停止生长、地上部叶片枯萎前、叶片尚保持青 【3]史艳财,李承卓,邹蓉,等.中药材间作种植模式研究进展[J】.北方园 绿状态时,选择晴天进行挖收。一般采用机械化收获,根据 艺,2012(16):18o一183. 林下的特点,可以选择小型机械作业,避免伤害林木的根系。 【4]陈慧玲,杨彦伶,李振芳,等.湖北省林下药材种类及种植模式探 析[J】_湖北林业科技,2014,43(4):17—19. 大青叶收获时间:每年收割2~3次,第1次在6月中旬,第2 【5】童显雪.板蓝根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1.现代农业科技,201o(23): 次在8月下旬,第3次在9—10月结合收获地下部(板蓝 132. 根)进行。收获方法:选择晴天进行,用镰刀离地面2—3 cm 【6】郭剑霞.板蓝根的栽培要点[J】.杭州农业与科技,2OLO(2):46. [7】闰玉军,黄锋,杨若楠,等.山东省发展林下经济前景分析[J].华东森 处割下叶片。 林经理,2o13(2):49—50. 4.2种子采收 【8】朱彦威,韩金龙,单成钢,等.大青叶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J】.山东农 选择健壮无病虫植株,待角果表面呈紫褐色或黄褐色 业科学,2012(9):124—125. 【9]王志芬,陈庆亮,靳维荣,等.板蓝根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J].山东农 时采收,晒干,去杂精选后置干燥阴凉处保存。 业科学,2Ol1(5):lO5—106.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