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崖的传说
在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乡与怒江州交界处的冷水沟上方,有一座笔直秀美的山崖,名曰“望夫崖”,“望夫崖”脚下是一个形状可爱的大石头,前面是一棵鲜花盛开的木棉。三者犹如手拉手的一家人,其来历是一个凄美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怒江以西的黎山腹地中有一个名叫“巴洛”的小村落,这里居住着几十户彝族人家,人们靠种地产粮、打猎捕食过着自由而安详的生活。寨子里的“啊咪哩”(小姑娘)阿依卓明眸皓齿、苗条秀丽,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美人坯子,刚过了十六岁,前来她家提亲的人就踏破了门槛,可始终没有阿依卓中意的,亲戚长辈们都说是她太挑了。其实,阿依卓心中早就有了意中人——英俊能干的傣族小伙子好江龙。
好江龙是怒江边蛮贵寨的“小卜冒”(小伙子),从小在怒江水中嬉戏长大,打渔摸虾、身手不凡。有一年天旱无雨,阿依卓的阿爹蒙德阿呷带领寨子里的香通们举行盛大的“上刀山”求雨活动,好江龙与兄弟们去看热闹时与阿依卓相识。后来,两人经常找些理由“巧遇”成为恋人。
因为阿依卓是巴洛寨的大美人,而且又是父母亲的掌上明珠,所以她没有外嫁,而是让好江龙“嫁”到她们家成了倒插门女婿。还好,好江龙不但凫水打渔技术好,就是上山狩猎的本事也不错,因此深得阿依卓父母的喜欢。两人成婚一年后,阿依卓生下一对龙凤胎,一家人高兴的不得了,孩子满月时,蒙德阿呷邀约四乡八邻的亲朋好友们大摆酒宴庆贺了三天,并给孙子取名石头,给孙女取名木棉,意为男孩子要象石头一样的刚强、实落,女孩子要象木棉花一样轻柔、美丽。
这年,黎山雪封、怒江冰冻,加之庄稼收成不好,巴落寨的人们生活艰辛。看着一家
老小忍冻挨饿,特别是秀美的妻子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更需要营养时,好江龙决定冒险到怒江上凿冰捕鱼。第一天,他顺利地捕得一条七八斤重的“麦瓜鱼”,一家人鲜美地吃了一顿。第二天一大早,好江龙带上渔具出门时对妻子说:“今天我要到怒江中间的‘鱼窝’去捕一条‘龙鱼’(带鱼)回来给你们吃,如果天黑还不回来,你们不必着急,过两天我就会回来的。”
当天晚上,好江龙没有回来,阿依卓一夜未睡,天刚亮就央求父亲派人去找,但无获而归。连续几天,好江龙杳无音讯,想起他临走前说的话,阿依卓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第十天一大早,趁父母还在睡梦中,阿依卓背上两个孩子蹒跚着到了怒江边的山梁上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好江龙的名字,但只听见松涛阵阵、山风呼咽,一直没见到她心爱的丈夫。阿依卓不禁悲痛万分,以泪洗面一天又一天……
后来,感动上天的阿依卓变成了一座耸立的山崖,她的泪水流成了一条小溪,她的头发变白成了漫山遍野的白花,而两个孩子也陪着母亲变成了山脚的大石头和江边的木棉花,一起等候着父亲的归来。
如今,阿依卓依然坚强地挺立在这里,和石头、木棉向人们无声地讲述着这个凄美的故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