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昆明的雨》讲学稿·刘体玲 (1)

来源:一二三四网
2016

《昆明的雨》讲学稿

主备: 刘体玲 二次备课: 审 核 人:

班级: 班(__)组 学生姓名: 学生成绩:

批改形式:老师改□ 组长改□ 同桌改□ 自己改□

学习目标:

⒈收集资料,了解作者;

⒉圈点勾画重点词句,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⒊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教学目标第二、三项。

学法指导:

本文是整个初中教材中第一篇汪曾祺的文章,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作者资料,了解相关信息(如:写作背景、写作风格、语言特色等)。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课下注释,运用工具书积累文中字词。本文是一篇抒情性散文,请同学们通过反复阅读,感知写作对象,体会作者情感。

2016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⒈将你对作者的了解写在下面:

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辟邪( ) 菌子( ) 黄焖鸡( ) 绿釉( ) 篱笆( )( ) ......

鸡枞( ) 炽热( ) 密匝匝( ) 深hè( ) mù年( ) ....

⒊解释下列词语

孟夏:

无可方比:

张目结舌:

八卦:

4.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圈点勾画出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昆明的景物,写在下面以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习研讨

2016

⒈小组内合作:探究文章题目与文章内容是否一致?

⒉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

⒊归纳本文选材及写作特点。

三、巩固练习:

⒈文中三处出现了双引号,请分析三处双引号各有什么作用?

⑴“雨季”:

⑵“卖杨梅”:

⑶“把儿兰”:

⒉文中多处出现破折号,请找出并归纳其作用。

3.阅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

⑴这两段抒情方式与前文有何不同?

⑵这两段引用四句诗,有何作用?

⑶最后一段中“我想念昆明的雨”一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016

⑷请默写出一首表达“乡愁”的诗。

四、学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