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BIPAP呼吸机治疗矽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来源:一二三四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42 临床肺科杂志2007年5月 第12卷第5期 BIPAP呼吸机治疗矽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刘清毅郑惠英 【摘要】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矽肺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5O例矽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24 h后治疗效果。结果PaO2和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O.O1),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O1)。结论疗效显著。 治疗24 h后治疗组 BiPAP呼吸机对矽肺合并呼吸衰竭 【关键词】BiPAP呼吸机;矽肺;呼吸衰竭 Cllnieal observation ot Bi—level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13u,AI')breathing apparatus in treating respira- tory failure of silicosis patients u qingri ZHENC,Huiying.Department ofRespiratory Diseases. Northern Peo・ ple s Hospital ofGuangdong,Guangdong 512026,China 【Abstract】0bjeetive To explore the efects of Bi—level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in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fail・ ale of silicosis patients.Methods 50 patients'Wel'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a'oups:24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26 ease8 in the treatment group.The control group'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8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together with ventila- tion therapy of BiPAP respirator.Some mes ̄uI'e8 of the two ga-oups after 24 hours of the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its Obvious di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weI'e observed.The PaO2 and SaO2 in the treatment ga-oup,weI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a'oup(p<O.O1)The intubation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a'oup(p<O.O1).Condu. sion BiPAP ventilation therapy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respiratory failure of silicosis patients. 【Key words】BiPAP;silicosis;respiratory failure 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已广泛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并呼吸衰竭、急性左心衰、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等治 疗。广东省粤北地区是矽肺病的高发区,我科自2004年9月 2006年9月用BIPAP呼吸机治疗矽肺合并呼吸衰竭26 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者鼻面罩是否有漏气现象。在治疗过程用多功能监护仪检测 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三、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及临床情况(包括神志、呼 吸频率、心率、血压等)变化,并观察两组的气管插管率。 四、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 一、病例选择 50例患者符合矽肺诊断标准…及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 标准,均为男性,入选标准(1)有矽肺病史(Ⅱ或Ⅲ期)。(2) 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PaO:)<60 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 、果 ・ 临床症状的改变 治疗组治疗过程中,20例患者呼吸困难、气促即感缓解, 辅助呼吸肌活动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呼吸频率、心率明显减 慢,PaO:和SaO:明显增JJI(P<0.O1),有4例行气管插管,插 管率15%;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患者气促无明显缓解,呼吸频 分压(PaCO:)>50 mmHg,且神志清楚。(3)气道分泌物不多 或排痰能力较好。(4)血液动力学指标稳定。(5)无鼻中隔 弯曲和鼻甲肥大等导致鼻腔阻塞者;(6)无其他并发症如神 经肌肉疾病、脊柱畸形、气胸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 年龄(60±5、6)岁;对照组24例年龄(60±5、2)岁,两组一般 率及心率下降不明显有8例行气管插管,插管率33%。治疗 前与治疗后24 h血气变化结果见表1。 二、不良反应 资料及治疗前血气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氧疗、抗炎、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 常规治疗基础上以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应用美国伟康公 司生产的S IT.D型双水平气道正压力通气呼吸机),给予合 治疗组26例患者均能耐受BiPAP通气,出现面部受压充 血11例,腹胀气6例,口眼干燥8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 讨 论 适口鼻面罩及单向阀,选用工作模式同步/时间控制(SIT), 面罩旁孔给氧,氧流量5 L/rain,吸气压(AP)为12—16 c孵l{20,呼气压力(EPAP)为4—6 cmH20,呼吸频率16—20 b ̄/min,通气时间长短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为了提高患者的 矽肺合并呼吸衰竭是由于肺组织广泛纤维化及部分肺组 织出现代偿性肺气肿,加上合并反复感染造成小气道的闭塞, 而出现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其肺功能多表现为限制性 适应性。依据患者耐受程度,辅助通气压力均从低水平开始, 逐渐增加气道压力,通气过程中可允许15—30 rain的间歇, 以利吸痰及进食。行机械通气前首先稳定病人情绪,教会病 人如何呼吸,不合作者可间10—20 min再治疗,注意观察患 作者单位:512026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与阻塞性混合的通气功能障碍 。BIPAP呼吸机通气原理实 质上为压力支持(PSV)模式,BiPAP呼吸机能提供两个正压 辅助通气,即有一个较高的IPAP做为压力支持,而呼气时又 能立即自动调低到较低的EPAP将气体呼出,具有呼气末正 压的作用,压力支持在病人自主呼吸较稳定的前提下,每次吸 气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力支持,以增加吸气潮气量,减少呼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临床肺科杂志2007年5月 第12卷第5期443 与同组治疗前相比: P<0.05,A s,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一P<0.01 肌做功和氧耗量,减少呼吸频率。同时,呼气末正压能防止小 气道陷闭,肺泡萎缩和不张,有利于CO 排除 。 本文结果表明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矽肺合并呼吸衰 竭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其优 点:(1)依从性好,由于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操作简便易 行,不影响饮水和进食,上机时间长短可根据病情随意控制, 不存在撤机困难的问题,患者一般均可接受。(2)并发症少, BIPAP呼吸机治疗后SaO 仍在90%以下或临床症状恶化,即 行气管插管(普通呼吸机)治疗。关于BIPAP呼吸机治疗是 否降低矽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死亡率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Moshe S.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ICORD,Beijing 2005.Harefuah,2006,145(7):537—540. 2 Cuvelier A,Muir JF.Noninvasive ventihfion and obstructive lung dis- BIP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少见,面罩通气的并发症轻微,一般 经适当处理均可解决。(3)节省费用,BIPAP呼吸机比普通 呼吸机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 我们体会BIPAP呼吸机治疗矽肺合并呼吸衰竭可作为 临床首选,在上机同时用多功能监测仪检测血氧饱和度,若经 eases.Eur Respir J,2001。17(6):1271—1281. 3 叶小兰.无创正压通氯在COPD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临床肺 科杂志,2005,10(5):582. [收稿日期:2006—10—16] 、 ・病例报告・ 加替沙星注射液过敏致急性呼吸循环衰竭1例 林海龙 随着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上也广泛应用,发生 各种不良反应也相继报道。但是出现急性呼吸循环衰竭的病 例仍少有报道。我院于2006年9月发生1例应用加替沙星 注射液致使严重过敏反应并成功救治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58岁,因诊断“老年性阴道炎,慢性盆腔炎” 于2006年9月12日首次在我院门诊就诊并输液治疗。患者 既往是否曾接受喹诺酮类药物不详。遵医嘱予0.9%氯化钠 注射液100 ml+加替沙星200 mg静脉点滴,开始滴速为15— 20 ̄/mln。约6 rain后,患者感觉皮肤瘙痒,全身出现丘疹, 作皮试等优势,很快被临床医生广泛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 物所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也就被许多医疗机构监测 并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同期全部抗感染药物所致ADR病例进 行比较 。喹诺酮类药物所致ADR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 (约占50%),以下依次是消化道系统损害,中枢和外周神经 损害,心外血管损害等。多数ADR可治愈并对原患疾病无明 显影响。严重的ADR病例主要表现为:重症皮疹,中枢神经 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 驯。本例就是喹诺酮类药物引 发呼吸循环衰竭严重的ADR,其发生率非常低。由于临床应 用十分广泛,近年来ADR病例报道明显增加,临床医务人员 应引起足够的关注。作者认为医生在为病人用药前要详细询 问用药物史及药物过敏史,谨慎选药,合理用药,科学用药。 喹诺酮类药物也可以引起致死性的过敏反应,用药时要作好 立即停止原液体输入、平卧、吸氧等,给予地塞米松1O毫克静 推,非那根25毫克肌注。约又过4 rain后,患者出现胸闷,呼 吸困难,全身瘙痒加重,口唇红肿,眼结膜充血水肿,声音嘶 哑,吐词困难,呼吸急促30 ̄/min,测血压80/40 mmHg,心率 120 ̄/rain。继而呼吸停止,神志不清,诊断为“加替沙星注 射液致药物过敏性休克”。再予以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静 脉推注,肾上腺素0.5 mg皮下注射,同时予以气管插管,气囊 辅助呼吸,给予呼吸兴奋剂抵抗呼吸抑制,多巴胺和间羟胺各 处理药物严重过敏反应的准备,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尽快救治; 用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后嘱患者以后禁用喹诺酮类药物。 参考文献 1任可婷,王学红,阳常容.新型喹诺酮类药物一利欧致过敏反应1 例.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21):84—84. 3支加入500毫升液体中静滴升压,碳酸氢钠抗酸等救治。 30分钟后上述症状缓解,恢复自主呼吸,但呼吸12 ̄/min, 血压110/70 mmHg,心率110 ̄/min。仍以呼吸兴奋剂,低流 量给氧严密观察2 d后,病人完全恢复正常呼吸,病情稳定。 自1980年喹诺酮类走上市场,以其抗菌谱广、用前不需. 作者单位:400030重庆市爱德华医院内科 2邓立东,周静,蒋学华.氟喹诺酮类新药一加替沙星.临床药学杂 志,2002,11(4):245. 3朱秀美,张志萍,郭代红,等.喹诺酮类抗菌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中 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4):306. [收稿日期:20o6—10—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