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3-12-02T10:45:01.263Z 来源:《新疆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 作者: 黄晓霞[导读] 由于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作品也会有不 同的解释。笪河南省沁阳市海泉中学(职业中专) 黄晓霞
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校本教材《中华古代经典诵读》,值得探究。本文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是立足文本,指导诵读方法,二是博闻强识,开展多样化活动。用方法指导提高学生速度水平,用活动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和热情,从而完成《中华古代经典诵读》的学习指导。 古代经典诵读多样化方法活动
古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中国人。“小 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 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三千余年前孔子谆谆教导年 轻人要学诗。2009 年教育部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在 “教学内容与要求”中也提出了“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 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 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的要求。
为了让学生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接受古代先贤的人文关怀,陶 冶性情,提高修养,我们编写了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中华古 代经典诵读》。本书包含《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节 选)》、《朱子家训》、古典诗文精选等六方面作品,每一方面作品包含原 文、译文、作者简介、注释、作品简析、名句积累六项内容。有了校本教 材后,我们进一步探究了如何引导中职生使用教材和掌握正确的诵读 方法。具体阐述如下: 1 立足文本,指导诵读方法
古诗文的诵读必须打破沉闷无趣的气氛,改变一成不变的以教师 讲解为主的“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的学习方法。“焦 作市新课堂教育实验”的“学生为本”理念应当在古诗文教学中得以体 现。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直面经典,真心接触,熟读成诵。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能越 俎代庖,应让学生直面经典,与诗词“真心接触”,自己感悟,自己体会。 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诵读,低唱慢吟诵读,也可“不求甚 解”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如学习 苏轼的《题西林壁》,首先是指导学生反复地读,熟悉作品内容;接着指 导学生读出诗的情感、停顿、节奏和重音;然后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 读成诵,体会主旨和思想内容。
二是纵横联系,不断积累,加深感悟。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 律,掌握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朱熹) 诵读一首古诗词,将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 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模块。如诵读贺知章的《咏柳》,同时指导学 生诵读其他有关“春”的名诗,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杜牧的《清明》,白 居易的《忆江南》等,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诵读, 在横向对比诵读中强化感悟效果。
三是加强诵读,引导想象,融情入境。古诗文语言精警含蓄、跳跃 灵动,意趣无穷,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马空《诗品?含蓄》)之 处。教师须要独具匠心,启发学生调动记忆,发挥想象去进行体验和艺 术的再创造,将古诗文变抽象为具象,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诗中有 声有色的丰富内涵。如诵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我们通过《中华古代经 典诵读》中的“作品简析”帮助学生融情入境:薄暮时分,山雨初霁,幽 静闲适。清新宜人。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 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 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 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此时自然 美与心境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般明净的纯美诗境。
四是自主理解,多元解读,回味无穷。一首好诗,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由于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作品也会有不 同的解释。如诵读郑板桥的《竹石》,有人看到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 品质,有人赞美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有人 感悟到竹子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刚 强勇敢。 2 开展多样化的诵读活动,提高学生诵读热情和兴趣
如果让学生只是一味地诵读,恐怕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觉得乏 味,就会厌倦。如果开展多样化的诵读活动,如朗读比赛、默写比赛、收 集同题材的诗歌比赛等,势必会提高学生诵读热情和兴趣,将古代经 典诵读活动长期开展下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学经典熏陶, 提高文化素养。下边以朗读比赛为例说说活动举行的方法:
2.1 活动准备:①电脑、投影仪、屏幕、记分牌;②学生选定诵读篇目、 备齐纸笔;③奖品精装笔记本3 本。
2.2 分组准备,推荐选手:学生自愿组成3~5 人活动小组,每组推荐 一名选手上台参赛(小组成员要轮流当选手,不能连任),老师把《中华 古代经典诵读》中的部分诗词投影到大屏幕上(各小组选题重复的不 能超过3 首)。老师分发记分牌,主持人给小组和选手编号,通报各组 选题。
2.3 抽签背诵,评选能手:第一步,选手将自己已会背诵的古诗词题目 及作者写在纸条上,交给主持人;然后由选手抽出三首诗,当众背诵 (背对屏幕),每首诗满分为10 分。观众席上各小组用记分牌打分、亮 分,各组打的分数之和即为选手得分,由老师在记分牌上标出。第二 步,选手依次背诵《中华古代经典诵读》中的《弟子规》、《三字经》,主持 人投影出示《弟子规》、《三字经》全文,各小组对照投影给选手打分,诵 读要求及做法同上。此外,选手若能加背一首《中华古代经典诵读》诗 词,另奖2 分,但必须正确、流畅,否则倒扣2 分。两轮竞赛得分之和的 前三名即为背诵能手,这三位同学的名字将被写进班集体的光荣榜, 并获得奖品。 2.4 活动小结:教师小结时以鼓励表扬为主,并指出应注意的问题,最 后向同学们提要求、发号召。
这样,用方法指导提高学生速度水平,用活动激发学生诵读的兴 趣和热情,从而完成《中华古代经典诵读》的学习指导。[注:本文作者 是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 年度课题———《新课堂教育实 验下语文校本教材的研究与编写》课题组主要成员,课题编号:[2012] -JKGHBD-0515。本文和文中提到的《中华古代经典诵读》都是本课题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