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昌市人民政府市长 胡五岳 来源:《资源导刊》 2017年第10期
自全省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以来,在省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统一部署,始终坚持以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跑一次腿”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整合工作职责,提升服务水平,基本实现了“制度设计合理、规范运行畅通、便民快捷高效、服务对象满意”的改革目标。自2016 年3 月我市建安区颁发全省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以来,我市累计办理不动产权证书
3.4 万本、不动产登记证明3.9 万本,出具不动产登记查询证明3.9 万份。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在河南省不动产登记局挂牌成立后,我市迅速成立了许昌市不动产登记局和市本级不动产登记中心,及时完成机构组建、人员配置和窗口建立等工作;建立了由编办、国土、住建、人事、林业等部门共同参加的不动产登记联席办公会议制度,由分管副市长负责召集,定期召开联席办公会议,对不动产登记改革中的各类问题进行专题研判、统筹协调;先后组织考察团赴南昌、徐州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涉及部门的职责调整、编制划转、人员移交、机构更名、事业单位整合等问题,提出了明确工作方向和具体实施意见,保障了全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推进职能整合,理顺体制机制。我市注重统筹协调,打破部门利益,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工作。各县(市)均成立了不动产登记局及不动产登记中心, 采取整体划转、部分划转或招聘的方式配备专业工作人员;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制定详细的工作衔接方案,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和共享机制,顺利完成资料移交、部门间系统对接及新老登记衔接等工作,实现了“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的一站式服务。在职责整合、人员划转、档案交接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按照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目标要求,严肃工作纪律,严防工作断档,理顺体制机制,实现了人员、机构、资料和业务的无缝对接、平稳交接。
三是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我市组织国土、住建、税务和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实行统一窗口受理、后台并联审批、档案分别管理。推行“一窗式”受理,将房屋交易、税收、不动产登记实行联合窗口并联办理,由“单一受理窗口”变为“三位一体联合受理窗口”,实现了不动产交易、登记全过程“只跑一次腿”。业务审批办结后,申请人可选择邮寄送达服务,将不动产权证书通过邮政快递直接送达权利人手中。通过改革,我市商品房首次登记由15 个工作日压缩至1 个工作日,二手房登记由20 个工作日压缩为7 个工作日。同时,注重加强工作队伍建设,邀请省不动产登记工作方面的专家开展业务培训,开展服务标兵业务技能比赛、不动产登记知识竞赛等活动,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坚持以制度管人,研究制定了《窗口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实施细则》等10余项工作规章制度,完善落实“首问负责”“一站式服务”“公开承诺”等工作机制,广泛接受办事群众和社会公众监督,大幅提升了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四是突出便民利民,提供优质服务。我市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导向,采取增设窗口人员、“朝九晚五”工作制等方式,中午不下班、业务照常办,加快业务办理速度,大大减少群众等候时间;设立不动产业务咨询引导台和不动产资料预审窗口,制作不动产登记明白卡,将所需
资料、办理时限、工作流程等事项一次性告知群众,积极开展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专项服务等特色服务活动,实现了办事群众有效分流。在办事大厅增设休息长椅、茶水供应点、医疗箱、便民雨伞、免费无线网络、手机充电台等便民服务设施,让群众真正享受贴心服务。此外,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不动产统一登记办理程序、所需资料等,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查询了解相关信息,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省国土资源厅的支持和指导下,着力完善信息数据整合、档案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持续优化工作流程,探索开展“互联网+ 不动产登记”和信息自助查询业务,以“信息跑路”代替“群众跑腿”,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