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合作学习式教学法 C.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D.自主学习式教学法
【解析】B 合作学习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方法。
2.校外科学教育的对象是 A.儿童和少年 B.青少年和少年 C.幼儿和儿童 D.儿童和青少年
【解析】D 校外科学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
3.按教育的规范性,教育可分为三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规教育 B.非正规教育 C.正式教育 D.非正式教育
【解析】C 按教育的规范性,教育可分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 4.班级授课制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相应的优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B.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C.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D.有利于发展团队精神 【解析】D 班级授课制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相应的优点: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第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第三,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5.课的划分有不同的角度,常见的分类有一下几种,错误的是 A.依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B.依据教学对象 C.依据教学内容 D.依据教学方法
【解析】B 课的划分有不同的角度,常见的分类有一下几种:第一,依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第二,依据教学内容;第三,依据教学方法。
6.探究教学让学生用一种类似于科学家做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关于它的优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 B.有助于科学思考技能的形成 C.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D.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科学本质的理解与内化
【解析】A 探究教学让学生用一种类似于科学家做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它有助于学
生对科学概念、科学本质的理解与内化,有助于科学思考技能的形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7.进步主义教育之父的帕克受欧洲自然主义思想影响,于( )首先引进新教学方法的实验,提出“教育要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的原则”。
A.1860年 B.1861年 C.1870年 D.1871年
【解析】C 进步主义教育之父的帕克受欧洲自然主义思想影响,于1870年首先引进新教学方法的实验,提出“教育要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的原则”。
8.概念图最先由( )博士提出,他定义其为:使用节点表示概念,使用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知识组织和表征工具。
A.奥苏贝尔 B.诺瓦克 C.皮亚杰 D.东尼·巴赞
【解析】B 概念图最先由诺瓦克博士提出,他定义其为:使用节点表示概念,使用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知识组织和表征工具。
9.思维导图概念是英国著名学家( )提出的。 A.奥苏贝尔 B.诺瓦克 C.皮亚杰 D.东尼·巴赞
【解析】D 思维导图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东尼·巴赞根据大脑思维放射性特点提出的。
10.校外科学教育的组织形式有很大的灵活性。从活动人数和规模上考虑可以分为三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集体性的科学活动 B.小型集体科学活动 C.小组科学活动 D.个人科学活动 【解析】B 校外科学教育的组织形式有很大的灵活性。从活动人数和规模上考虑可以分为集体性的科学活动、小组科学活动、个人科学活动三类。
二、多项选择题
1.小学科学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比较经典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
B.合作学习式教学法 C.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D.自主学习式教学法 E.实验法
【解析】ABCDE 小学科学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比较经典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合作学习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自主学习式教学法、实验法。
2.关于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自愿:要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机会都是平等的,只要有兴趣参加即可,也可以中途退出。
B.主辅相宜:在成立活动小组、选择内容和活动方式上不能放任于学生,应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
C.循序渐进:在课外兴趣活动中要坚持循序渐进、合作互补的原则。 D.勇于创新: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必须坚持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E.安全第一:在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一切从安全出发,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解析】ABCDE 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原则
(1)学生自愿:要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机会都是平等的,只要有兴趣参加即可,也可以中途退出。
(2)主辅相宜:在成立活动小组、选择内容和活动方式上不能放任于学生,应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
(3)循序渐进:在课外兴趣活动中要坚持循序渐进、合作互补的原则。
(4)勇于创新: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必须坚持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安全第一:在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一切从安全出发,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应注意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应注意的问题有 A.选择的内容不能过于单调。
B.选择新奇的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选择的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D.选择的活动内容应符合实际情况。
E.选择的内容不能完全脱离课堂教学活动。
【解析】BCE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应注意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新奇的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择的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3)选择的内容不能完全脱离课堂教学活动。 4.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有 A.指导学生选择和捕捉问题。 B.指导学生从多渠道获取信息。
C.指导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D.指导学生参与和合作。 E.指导学生解决和处理问题。
【解析】ABCD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有: (1)指导学生选择和捕捉问题。 (2)指导学生从多渠道获取信息。
(3)指导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4)指导学生参与和合作。
5.按接受教育对象的年龄划分,一般把教育划分为 A.学科教育 B.家庭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E.成人教育
【解析】ACE 按接受教育对象的年龄划分,一般把教育划分为学科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
三、填空题
1.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 )、( ),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
【解析】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充分利用( )、( ),把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
【解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3.实验法:教师自己或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 ),探求( ),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解析】发生和变化、事物的规律
4.小组合作教学是以( )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 )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解析】合作教学小组、团体成绩
5.个别化教学强调以( )为出发点,以( )为中心,以班级教学的调适与分化为基本方向,以每个学生能力与个性的最大发展为目标。
【解析】个别差异、学生兴趣与需要
四、简答题
1.简述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析】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②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
③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去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 ④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⑤秉持开放的教学观念;
⑥悉心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2.简述小学科学班级授课制的特点。 【解析】(1)教师固定。 (2)学生固定。 (3)教学目标固定。 (4)教学内容固定。 (5)场所固定。 (6)时间固定。
3.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用在哪些方面。 【解析】(1)作为演示工具。 (2)作为探究工具 (3)提供资源环境 (4)作为测评工具。 (5)作为交流工具。
(6)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4.简述进步主义的主要观点。
【解析】(l)以儿童为中心的学生观。 (2)以生活为内容的课程观。 (3)以解决问题为方法的教学观。 (4)淡化权威意识的教师观。 (5)强调合作精神的学校观。 5.简述科学探究基本过程。 【解析】(1)确定探究问题。 (2)制订探究方案。 (3)实施探究方案。
(4)得出和解释探究结果。 (5)交流与应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