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年中考生物-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综合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来源:一二三四网
七年级上册综合检测题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活页装订]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考试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9·天水)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 ( A ) A.遗传的多样性 C.形态的多样性

B.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D.适应性的多样性

2.(2019·云南)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B ) A.幼苗生长 C.母鸡下蛋

B.机器人扫地

D.猎豹追捕羚羊

3.有关生物学的发展历程,说法错误的是 ( C ) A.林奈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B.达尔文建立了自然选择学说 C.拉马克发现了血液循环

D.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4.★(2019·广东)小明在家里花瓶的积水中发现孑孓(蚊子幼虫)大量浮在水面,他推测这种现象跟空气或光线有关,于是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D )

实验结果 组别 孑孓数(只) 光线 细密铁丝网 上浮数(只) 死亡数(只) 甲 乙 丙 20 20 20 光照 光照 黑暗 竖放 横放 竖放 (不统计) (不统计) (注:细密铁丝网竖放水中时孑孓能浮上水面,横放水中时阻碍孑孓浮上水面)

A.细密铁丝网摆放方式可控制空气这一变量 B.甲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空气对孑孓的影响 C.甲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光照对孑孓的影响 D.增加每组实验的孑孓数可以避免实验误差 5.(2019·贺州)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 B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线粒体 6.(2019·云南)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显微镜是 ( D )

显微镜序号 A B C D 目镜 物镜 5╳ 10╳ 10╳ 4╳ 16╳ 10╳ 10╳ 40╳ 7.(2019·贵港)下列生物,其结构层次中具有系统的是 ( C ) A.变形虫

8.(2019·云南)下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B.酵母菌

C.兔子

D.松树

A.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先后顺序为a→b→c B.植物细胞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上图也能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D.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9.(2019·黑龙江)我们常吃的油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C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植物体

10.(2019·云南)下列关于叶的结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B.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C.上、下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D.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11.(2019·江西)如图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植物进行的两种生理活动。曲线a、b分别表示 ( D )

A.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12.(2019·德州)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 B.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气

B.蒸腾作用、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D.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排出

13.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D )

A.植物生活所需的水分主要是根从土壤里吸收的 B.植物吸收的水分是通过茎内的导管运输到全身各处 C.果树开花结果时增加施肥量,为其提供无机盐 D.植物生活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和含铁的无机盐 14.★如表是对某地小麦在不同发育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

发育期 返青期 拔节期 抽穗期 灌浆期 天数 29 23 20 31 需水量(立方米/公顷) 635 876 956 1192 A.小麦不同发育期的需水量不同 B.抽穗期平均每天的需水量最大

C.灌浆期需水量最大,主要用于种子的呼吸作用 D.小麦各时期吸收的水分大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15.(2019·云南)下列种子能萌发的是 ( D ) A.干燥的种子 C.干瘪的种子

B.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

D.满足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的种子

16.(2019·贵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B ) A.伸长区

B.成熟区

C.分生区

D.根冠

17.★(2019·济宁改编)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种子从萌发到长出幼叶前,体内有机物不断增多 B.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 C.精子和卵细胞在花粉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D.有机物由导管从叶片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

18.★(2019·青岛)下图是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

A.选择的种子要有完整的、活的胚且度过休眠期 B.该实验探究的是空气、温度、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该实验不能说明种子萌发与光照有关

D.甲和丁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

19.(2019·新疆)在炎热的环境中,树荫下比较凉爽,原因之一是树木 ( B )

A.进行呼吸作用

B.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D.大量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果

C.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

20.(2019·北部湾经济区)下列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做法是 ( B )

A.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B.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C.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D.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4分)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着环境。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现象。

(1)大树在秋天落叶是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 ;蚯蚓能疏松土壤并能给土壤增加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 影响 。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句中表明了 温度 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3)水生生物大多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而150米以下几乎没有生物生存。请你分析:没有植物的原因是 缺少阳光 ;没有动物的原因是 缺少食物 。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 捕食 关系。

(5)桃花落了就会结出果实,人们发现向阳处的果实长得又红又大,还特别甜。而背阴处的果实又青又小口感也不好,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环境能影响生物 。

22.(10分)(2019·邵阳改编)如图,图一为显微镜的构造示意图;

图二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切洋葱鳞片叶时,有刺激性的液体喷出,这些液体主要是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液泡 。

(2)图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cdba (填序号)。 (3)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细准焦螺旋(或④) (填标号或文字)。

(4)在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要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其目的是 为更好地观察细胞结构 。

(5)如果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图二c步骤中的“滴清水”应该改成滴 生理盐水 。

23.(8分)(2019·济宁)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过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还是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的基础。毅豪兴趣小组发现当人们移开花盆时,鼠妇(又称潮虫)

会很快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记录。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计体现了 单一变量 原则。

(2)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 减少误差,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 。

(3)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

(4)该小组为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你认为还需要改变什么条件?把玻璃板换成黑纸板 。

24.(10分)(2019·贺州改编)如图,甲是叶片结构示意图,乙是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示意图(A、B、C代表生理活动),丙是某贫困户在大棚种植的葡萄结果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⑤所示结构是 气孔 ,图乙中 ABC (填字母)所示的生理活动都与它的开闭直接有关。

(2)在精准扶贫中,某干部指导贫困户利用大棚种植葡萄,白天让大棚通风,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目的是提高图乙中 光合作用(或C) (填字母或文字)的强度,晚上可以在大棚内适当 降低温度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让贫困户种植出来的葡萄又大又甜。

(3)图乙B所示生理活动的意义有: ①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②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植物体因温度过高被灼伤;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至少写出一条)。

25.(8分)(2019·贺州)某生物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设置了以下实验装置(如图,三株植物为同种植物,

且大小相似,长势大致相同,其中①②③④代表叶片,字母A,B代表叶片②的两部分)和实验方案:

a.将三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把叶片①的一部分用黑纸片夹住,叶片②的主叶脉切断,叶片③④不做处理;

c.把三个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

d.分别摘下叶片①②③④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e.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分别平铺在培养皿内,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情况。请你分析上述装置和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1)上述方案中共设计了 3 组对照实验,若要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需选择叶片 ③④ (填序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2)步骤e中,滴加碘液会变蓝色的叶片或部位有 ①的见光部分、②的A部分、叶片③ (缺少一个都不给分)。

(3)有位好奇的同学在进行步骤b时,同时把三支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装置中,一段时间后,装置 甲和乙 (缺少任何一个都不给分)(选填“甲”“乙”或“丙”)的蜡烛会继续燃烧,可

以间接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26.(10分)(2019·娄底改编)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要理解此诗的意境,需要有一定的生物知识,图甲所示为黄豆种子的结构图,图乙所示为黄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图,图丙所示为黄豆受精过程示意图,图丁所示为豆荚和黄豆的形成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或字母,____上填文字)

(1)萁即豆茎,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茎和豆子(图丁中的F)分别是由图甲 胚芽(或④) (填标号或文字)和图丙 胚珠(或D) (填字母或文字)发育而成的。

(2)汁即豆汁,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主要来自图甲中的 子叶(或⑤) (填标号或文字),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提供有机物,我们常吃的黄豆芽主要部分指图乙的 胚轴(或C) (填字母或文字)。

(3)本市普遍种植黄豆,黄豆收割后,下一届庄稼一般有显著增产效果,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含氮物质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