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年第19卷第2期 JMedImagingVo1.19 No.2 2OO9 MTD系统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影像学表现初探 李钦传,李克非,范慧敏,刘中民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胸外科上海200120) 【摘要】 目的:我们应用自主研发的医用热成像诊断(medical thermo-diagnose,MTD)系统,采集冠心病病例术前热成像资 料及冠状动脉旁路术中心肌热成像数据加以分析,以期为冠心病诊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同期临床确诊冠心病,多支 病变患者164例,于术前行红外热成像数据采集,其中12例常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edical thermo-diagnose,cABG)并 于术中行红外热成像数据采集。结果:经红外热成像技术,所有研究对象顺利采集到相应心肌温度数据及相应热区分布 变化,对比其他临床辅助检查手段证实了其有效性。结论: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医学诊断技术手段,可安全、有 效地应用于冠心病诊疗过程并具指导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热成像;心肌保护 中图分类号:R541.4;R4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011【2009)02一o213—03 The use of medical thermo-diagnose system in inspec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Qin-chuan,11 Ke-fei,FANHui-min,LIUZhong-min Department ofCardiothoracic& ,Shanghai East Hospital Afdiated to ro ̄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120,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ssess ifle inspecitng efect of medical thenno-cliagnose(MTD)system in diagnosis and therapy(CABG)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Methods:We did inspection in 164 patients suffered from coronary artery diesase and during process ofcorollary artery bypass graft in 12 ofthem using medical thermo-diagnose system.Results:We successfully got changing data ofmyocardial temper— atures and thermo-area.The medical thermo-diagnose system Wa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after analysis compared witll other medical diag— nosis methods.Conclusion:Infrared thermo-imaging technique is a useful and seellre inspecting me ̄od and can provide guidance in diag— nosis and therapy ofcoronary artery disease. 【Key words】Infrared imaging;Coronary artery idsease;Cardiomyo-preteetion 医用热成像诊断(medical thermo—diagnose,MrID) 患者164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76例,年龄43— 系统通过扫描,可直观地显示人体热辐射分布,当机 76岁,平均57.4岁。l2例(12/164)常规进行冠脉搭 体组织代谢、血液循环等发生改变时,热图也发生相 桥手术。 应的变化,形成异常热分布图【1,2]。它提供了一种 1.2研究设备 以功能影像诊断为特点的新方法,既是组织形态学 MTD数字影像工作站(MTD.Q2002型医学热诊 诊断的补充,又是功能形态学诊断的新发展。多项 断数字图像扫描系统,上海三晶光电医学高技术有 临床实验已证明热成像手段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我 限公司2004年生产)及配套软件系统。余设备为手 院自2005年开始在动物实验基础上于冠心病诊疗 术室常规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及麻醉设备。 的临床实践中应用MTD红外热成像技术,发现该系 1.3研究方法 统在冠心病诊疗过程中不同时期均能提供特征性影 在室温23℃,湿度60±5%的条件下,受检者的 像表现。 完全暴露检查部位10rain,使皮温和室温保持相对 1材料与方法 平衡后,进行以心前区为中心的胸部成像检查,保存 电子信息资料,对检查图像用MTD自带软件处理和 1.1临床资料 分析。其中l2例患者常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经冠脉造影术同期临床确诊冠心病,多支病变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术),术中分别于开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44119663) 胸前、开胸后、建立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灌注停搏 作者简介:李饮传(1963一)。男,山东人,博士在读,副主任医师 通讯作者:刘中民博士教授 液、主动脉开放、桥血管开放、停体外循环等时段行 红外热成像数据采集。 2】3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年第19卷第2期 J Med Im ng Vo1.19 N0.2 2009 2结果 域,缺血区域心肌较周围区域心肌温度降低,温差为 一2.1术前影像特征 0.5~一0.9 ̄C,平均一0.68clC(图4)。个别患者因 临床确诊近一周内未经行药物治疗的患者,其 影像特征表现为心前区明显低温,平均温度较右胸 相应部位低,温差为一0.3一一0.6℃(平均一 0.388 ̄C),164例患者均在此范围。如图1(常规热 心脏表面局部脂肪堆积影响该处成像效果;③冠状 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缺血心肌区域、靶血管、旁路血管 像表现),图2(M7"0模式识别)所示。 2.2缓解期影像特征 药物治疗且症状缓解后1周:154例心前区温 度明显升高,且超过右胸相应部位,温差为0.1— 0.3 ̄C(平均0.265),与正常人群红外热图表现相 似(图3)。9例心前区仍低于右胸,温差一0.1一 一吻合点的定位开胸前各患者心脏体表投影部位温 度无明显差异。心包打开后,心脏表面成像见明显 局部低温区域,以术前确诊为心肌梗死患者为甚,且 其区域与肉眼所观察到梗死区域及冠脉造影所示狭 窄段冠脉血供支配区域一致(图5)。停搏液灌注过 程中,迅速出现的沿冠脉走行低温区域于冠脉造影 所示阻塞部位附近截至,其血供支配区域温度下降 明显较周边区域缓慢。该冠脉阻塞部位远端即为所 行旁路移植部位;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缺血区 域心肌血供恢复情况观察旁路血管吻合完成后,开 放主动脉根部后及旁路血管,图像中沿主动脉及旁 路血管迅速出现条索状高温区域,直达靶血管阻塞 处以远及其各分支,(图6)。靶血管远端所支配血 供区域温度逐渐上升并较术前该区域温度有不同程 度升高,但部分患者术前所明确梗死区域心肌心脏 0.3 ̄C(平均一0.175qC,治疗前,该9例患者的温 差平均为0.356℃)。 2.3 CABG术中检测 其中12例患者接受常规CABG术,对手术进行 实时MTD检测,其不同阶段特征表现如下:①术前 心脏体表投影区的呈正常高温区,其热图呈不规则 分布,个别左室前壁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热图范围 明显缩小; 丌胸后,可清晰看见心肌表面缺血区 表面温度仍明显低于周围区域温度(图7)。 图1冠心病常规热像表现 图2冠心病MTD模式识别 图3冠心病缓解期影像特征 图4直视下热图示心肌表面低温缺血区域 图5灌注冷停跳液的冠状动脉 图6冠状动脉热显像 图7 CABG术完成后心肌表面低温缺血区域消失 3讨论 射差值来诊断疾病,通过接收机体细胞新陈代谓{过 程中的红外热辐射,测量出热辐射源的深度、形态和 数值,根据机体全身热辐射的分布状态与各组织和 红外热成像是依据正常与异常组织区域的热辐 214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年第19卷第2期JMedImag/ng Vo1.19No.2 2009 疾病的对应关系,经过整理量化后,利用图像重建算 法得到温度图像,加以断层,通过分析机体细胞代谢 的热辐射差和健康状态的对应关系,来判别机体病 灶的部位、病变性质,为诊断疾病提供依据…1。 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心肌细胞代谢及心肌的舒 缩运动可以产生较多的热量,热量通过热传递到达 胸壁,使心前区温度高于周围组织温度,这种温度的 差异可以被红外热成像系统探浸0到,并以图像的形 式表现出来,就形成了热像图l3。临床实验已经证 3j明红外线热成像手段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及特异性。 迄今为止,在医学领域应用取得的成果是极为成功 的,特别是在肿瘤诊断方面尤其引人注目。此项技 术已于美国、加拿大等地区通过有效性验证。已经 有超过5O万例患者接受过热断层扫描系统检查。 加拿大Ville Maire乳腺癌中心:200例热断层扫描系 统诊断结果中的I98例与该中心的临床诊断完全符 合L4 J。美国路易斯安那州Baton Ronge的Elliott Mas. tology中心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m):有轻微症 状而EKG(一)的6l例患者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查,结 合24h动态心电图进行比较,同时服用硝酸甘油和 硝苯地平进行临床观察。热成像诊断心肌缺血改变 者56例,占91.8%;而24h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 血改变者41例占67.2%。经口服硝酸甘油和硝苯 地平治疗1周后,心前区不适,胸闷气短症状减轻者 57例,占93.4%。此研究说明热成像手段对心肌缺 血的早期诊断的有效性及其重要意义。正常人的热 像图上,心前区可出现一个肉眼可识别的高温区,当 冠脉疾病使部分心肌缺血,缺血区域心肌单位时问 内产生的热量减少,心前区的高温可以消失,甚至出 现低温。因此,本文所检测的冠心病患者,在未经治 疗的情况下,均在热像图上表现为低温。当接受治 疗后,心肌缺血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温度可以有所 恢复,甚至到正常;温度恢复的程度取决于个体对治 疗敏感性的差异。手术中,由于热量传递不再经过 胸壁,正常心肌和缺血区域心肌的差异会更加明显, 这也同时表明,即使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体外检查 胸壁温度恢复,但是仅是整体温度有所升高,其基础 病理改变事实上仍然存在 J。搭桥完成后,缺血区 域心肌缺血现象缓解,心肌产热恢复正常,与周围心 肌之问的温差缩小甚至消失,因而热像图上不再显 示缺血区域。MTD所显示的热图与冠心病患者局 部心肌的病理生理变化相符合。 MTD由传统红外热成像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 在成像原理上和传统红外热成像技术一致,但有更 清晰的成像系统和专业的图形处理、分析软件,因而 图像清晰度和诊断能力较传统热像图有明显提 高[6,7]。通过对冠心病诊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成 像研究表明,MTD能以图像的形式真实反映冠心病 不同阶段心肌的病理生理变化;术中的观测表明,此 项技术不仅可以反映心脏一段时间内的功能状态, 更可通过实时检测心肌组织温度变化,显示心肌所 处的即时功能状态。 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探i贝0活体组织释放的 红外线,进行数字成像,属于功能影像范畴,自上世 纪5O年代以来,开始应用于医学研究。由于此项技 术对计算机的图像处理要求很高,所以真正快速发 展,是近1O余年的开始的。回顾国内外文献,绝大 多数应用以乳腺检查为主,心胸外科的应用,非常有 限,对冠心病的多个阶段的综合观测尚未发现有文 献报道。另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术中缺血部位 确定、阻塞靶血管及旁路血管吻合点定位、心肌保护 及心肌梗死范围等方面判断,红外热成像均能提供 指导作用 8,此方面作用已于我们现阶段完成的实 验及手术监测中初步证实,进一步研究结果将尽快 总结。该项技术在心外科的应用,将会对心外科疾 患,特别是冠心病的诊疗提供一个新的检测方法和 视角,对该类疾患的诊疗起到很有效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 [1] 吕少文,李红,赵丽君,等.人体红外热像分析技术的应用原理 和意义[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2,7:150—152. [2]卢桂森.关于红外医学热图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激光与 红外,2002,32:259~262. [3]陈文杰.微循环的理论和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5O一51, [4] Nig EY,Sudharsan NM.Computer simul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medical thermography as an adjunct tool for early detection of breast cancer[J].BMC Cancer,2004,4—17. [53姚鼎山.红外医疗技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96— 212. [6]Koyama N,Hiram K,Hori K.Computer-assisted infrared htennography of 8xoXemma relfex induced by intrdaermal melittin[J].Pain,2000,84: 133—139. [7] 姜宗桥.HLN.1型医用红外热像仪及其一临床应用[J].中华物 理学杂志,1979,95—98. [8] Shuran M,Nelson RA.Quantitatino of energy extentino by infrared thermography[J].American Nature,1991,53:136—137. (收稿13期:2008—10—17修回日期.'2009—01—04) (本文编辑:任德印) 2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