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

来源:一二三四网
 附件3 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

拨打急救电话经救护车接来的患者(院前急救)(或)/自行来院患者→急诊科护士接诊挂号→测T、P、R、BP观察神志→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医生立即接诊病人→查体、完善检查:(1)轻症:输液、治疗、取药、留观、好转者离院,留观期间病情加重者,则住院、手术;(2)危重:立即进入抢救室抢救→心肺复苏、吸氧、开放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医师全程陪同→送住院、手术、重症监护。

服务时限

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超声检查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2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

急诊科、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药房、收款及挂号等配合流程

1、急诊有患者需要会诊时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接到会诊电话后立即派会诊医生前往会诊,时间﹤10分钟。

2、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需要临床科室帮助的,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接到电话后立即派医生前往共同抢救。

3、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入院的,提前联系临床科室,准备病床和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由担架队和急诊医务人员将患者护送至病房,并与临床医生做好交接。

4、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需做相关检查的,各医技科室应做到随到随检、先检查后交费,发现危急值时及时通知急诊首诊医生,做好记录,并快速给出检查报告。

5、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时,药房应做到随用随取,先用药后交费,并做好记录。

6.收款及挂号处:需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可先抢救后付费,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并做好记录。

1

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急诊患者就诊 初步判断病情 重症监护室

初步抢救治疗(开通静脉通道、吸氧、按病种进行常规抢救措施等) 2

向陪护人交代病情及签署危重通知单

记录(医师记录抢救病历) (护士记录抢救项目清单)

进一步抢救 请相关二线班 病情较重 观察病情、化验单、影像 或收入病房 会诊 检查结果进一步评估

抢救成功(医师开出所有抢救治疗单,护士或陪护人去收费处初步结算) 3

留观室

创伤的急诊服务流程

1、

1、在接诊创伤患者的第 1分钟内,完成意识状态的判断 2、依据足背动脉、桡动脉 、股动脉、颈内动脉的搏动和 2、

4

护士完成 A保持气道通畅,有损伤开放气道,有呼吸减弱B、静脉通道的建立 通过病史采集和初步徒手查体了解伤情后,按如 下四个步骤完成救治流程:(l~3 min内完成) A检查生命体征和意识B评价解剖创伤;特别是C评价有证据的损伤机制和高能因素(汽车一同摔出或同一D基础情况(年龄、心脏疾病、呼吸疾病、糖尿病、肝硬化、 3、

系统查体三步骤进行快速伤情判断按照(CRASH PLAN方法进行)。 3~7 min内完成。简单的骨折固定、包扎和止血 生命体征附:CRASH PLAN中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脏器或解剖部位,c为心脏(cardic),R为呼吸(respiration),A为腹部(abdomen),S为脊柱(spine),H为头颅(head),P为骨盆相 关 检 查 呼吸和循环支持 生命体征不术前准备,血常规和血型,凝血功能请相关科室会诊,通知手术室 送手术室:大创伤送住院部手术室,小创伤留急诊手术室

急性颅脑损伤急诊处理流程

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指标:PaCO2 30—35mmHg,PaO2>75mmHg,SaO2>95%。

救治要求:

1、维持血压:补充血容量、抗休克、处理创面活动出血, 保持收缩压>90mmHg,平均动脉压>80mmHg。

2、观察意识、瞳孔、神经系统功能改变。

3、检查头面部创面、着力点、出血部位等颅外其它部位复合伤情况。

4、头颅CT扫描与相关检查,如胸腹部B超,X线摄片、血常规、生化、血型等。

5

急性严重创伤抢救流程图

符合严重创伤的诊断标准 现场评估 院前急救立即排除威胁生命因素 一般处理 ●平卧位,休克者抬高双下肢20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给氧 ●严密监护生命体征 ●建立静脉通道并适当输入晶体液 颅脑伤 ●CSF 漏时勿 填塞冲洗滴药 ●高颅压者 20% 甘露醇125 6 ml快速静滴或胸部伤 ●闭式引流处理张力性气胸、液气胸 ●固定浮动的胸壁 ●肺挫伤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腹部伤 ●反复审定腹部情况,确诊腹腔出血,可反复穿刺 ●腹腔穿刺阳性率>90% ●对腹腔出血泌尿系损伤 ●留置尿管观察尿的颜色和量 ●全血尿提示尿路损伤严重,防止尿管堵塞 脊柱骨盆四肢伤 ●上颈托、头部固定器并卧硬质担架 ●固定骨折 ●严重骨盆骨折者应常规肛门指诊以排除膀胱、速尿20 mg静注 颅脑伤 ●头颅CT检查 ●颅内血肿、脑 挫伤严重水肿、 手术清除血肿 或减压 ●非手术治疗: 脱水、降 利屎、转运途中监护救治、院内处理 胸部伤 ●胸部X线或CT检查 ●内固定浮动胸壁 ●胸部开放伤、活动性出血、心包填塞应开胸探查 ●支持呼吸功腹部伤 ●Β超、X线、CT检查 ●腹腔灌洗 ●确诊腹腔脏器损伤者应开腹探查,胃肠减压 ●维持水电解 质酸碱平衡 泌屎系损伤 ●Β超、CT检 ●肾挫伤者绝对卧床休息、止血、碱化尿液 ●肾,膀胱挫裂伤应行手术修复 ●维持水电解脊柱骨盆四肢伤 ●X线、CT检 ●脊髓受压者急诊手术减压 ●骨盆骨折大出血即血管内止血 ●直肠膀胱损伤尽早手术 颅压 ●维持水、电解急性缺

缺血性脑卒中急诊诊治流程

7

急 诊 初 筛 卒 中 病 人 记录发病和就诊时间、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和处理原则 45分钟内完成头颅CT、血常规、急诊 生化和凝血功能检查;进行NIHSS评估 溶栓排除标准: ●发病时间>3小时 ●年龄>80岁或<18岁 ●症状迅速改善 符合溶栓标准: ●发病时间<3小时 ●18岁<年龄<80岁 ●无出血倾向者 取得知情同意 1、签字 2、就地治疗,联系住院 患者和家属不同意者 联系抢救室主班进行溶栓治疗 房颤引起的脑梗死抗凝治疗

(无禁忌者肝素、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

基本抢救措施

体位:坐位或半坐位双腿下垂床旁 给氧及消泡:鼻导管或面罩加压.从2000~6000ml/min,使氧气通过20%~30% 酒精湿化瓶,以消泡 镇静:杜冷丁50~100mg皮下注射或肌注或吗啡5~10mg 注意适应证 8

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 100~ 200mg+10%GS100ml 或地塞米松10mg iv ↓

正性肌力减轻前后负荷

快作用强心药:西地兰静注, 静注或选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米力农,主动脉内球囊泵 速利尿剂:速尿20mg 或利尿酸钠25mg静注。 可15~20min重复,(记24小时出入量),注意补钾。 血管扩张剂:选用作用迅速的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 血液滤过 去除诱因、监护 控制高血压控制感染手术治疗机械性心脏损伤,纠正心律失常 进入ICU监测心电及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血常规,肾功能。 支持疗法,防治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抢救程序

一、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二、吸氧 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对病情严重者应给以面罩用麻醉机加

压给氧,使肺泡内压在吸气时增加,一方面可以使气体交换加强,另一方面可以对抗组织液向肺泡内渗透。

在吸氧的同时使用抗泡沫剂使肺泡内的泡沫消失,增加气体交换面积,

一般可用50%酒精置于氧气的滤瓶中,随氧气加入。如病人不能耐受可降低酒精浓度或间断给予。

9

三、吗啡5-10mg静脉缓注不仅可以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的心脏负担,同时也具有小血管舒张的功能而减轻心脏的负荷。必要时每间隔15分钟重复一次,共2-3次,老年患者可酌减剂量或改为肌肉注射。

四、快速利尿 呋塞米20-40mg静注,于2分钟推完,10分钟内起效,

可持续3-4小时,4小时后可重复一次,除利尿作用外,本药还有静脉扩张作用,有利于肺水肿缓解。

五、血管扩张 以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静脉滴注。

(1)硝普钠:为动、静脉血管扩张剂,静注后2-5分钟起效,一般剂量为μg/min

滴入,根据血压调整用量,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左右;对原有高血压者血氰化物,用药时间不宜连续超过24小时。

(2)硝酸甘油: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是LVEDP及肺血管压降低。患者对

本药的耐受个体差异较大,可先以10μg/min开始,然后每10分钟调整一次,每次增加5-10μg,以血压达到上述水平为度。

(3)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断剂,以扩张小动脉为主。静脉用药以min开始,每

5-10分钟调整一次,最大可增至,检测血压同前。

六、洋地黄类药物 可考虑用毛花甙丙静脉给药,最适合用于心房颤动伴有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首剂可给,2小时后可酌情再给。对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期24小时内不宜用洋地黄类药物,二尖瓣狭窄所致肺水肿洋地黄类药物也无效。后两种情况如伴有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则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有利缓解肺水肿。

七、氨茶碱 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 用,可起辅助作用。

八、其他 应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在情况紧迫, 其他治疗措施尚未奏效时,也能对缓解前病情一定的作用。

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应着手对诱因及基本病因进行治疗。

10

呼吸衰竭抢救流程

可疑呼衰:呼吸困难、发绀、肺部罗音、神志障碍 立即一般评估、监测生命体征(T、P、R、气道阻塞 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 2 ) BP、SaO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呼吸异常 即查血标本:血气分析、急诊生化、血 心肺复苏 呼之无反应,常规 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及生

11 I型呼吸衰竭 氧疗;明确病史;视血气分析结果初步判断呼吸衰竭严重程度及分治疗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和纠正缺O2和CO2潴留;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紊乱;防治多器官功II型呼吸衰

• 合理氧疗:一般可吸入较高浓度的氧(35%~ 50%),使 PaO2提高到60mmHg或SaO2在90%以上; 但要注意防止氧中毒。

• 合理氧疗:严格控制FiO2,原则上应低浓度(<35%)持续吸氧。 • 呼吸兴奋剂治疗 • 确定是否需使用无创呼吸机或根据病情判断有无气管插管、有

常用NPPV模式:CPAP、PSV+PEEP(通常所称双水平正压通气Bippap即主要为此种通气模式)。 参数一般采取适应性调节方式,呼气相压力从2-4cmHO、吸气相压力从4-8cmHO开始逐渐上调,待常用的模式:A/C、SIMV、PSV、SIMV+PSV; 参数调节: 呼吸频率(f) 依不同模式而各异, 吸气时间(Ti)或吸呼时比(I:E), Ti —秒,I:E 与f及Ti有关;潮气量(Vt):6—10ml/kg;吸氧浓度(FiO)

12 急性呼吸衰竭抢救程序 A:急性呼吸衰竭 B: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 ↓ ↓ 建立通畅的气道 A: 迅速气管内插管 清除气道分泌物 气道湿化 A&B: 支气管扩张剂 ↓ 氧疗 A:短期内较高浓度 B:持续低流量 B: 鼓励咳嗽、体位引流、 吸痰、祛痰剂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

农药中毒抢救流程 初步怀疑有机磷农药中毒: 服农药史+口腔或呼吸有大蒜臭味、流涎、多汗、肺部啰音、瞳孔缩小、肌肉震颤、意识障碍 紧急评估 气道阻塞 ① 清楚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  有无气道阻塞 大管径管吸痰 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呼吸异常 ②气管切开或插管 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 神志是否清楚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心肺复苏 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 稳定后 除危及生命的情况后              阿托品:  按轻、中、重不同程度,每2~30分钟静脉注射1~10mg,根据情况调整达到阿托品化后维持 ➢ 气道分泌物减少(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 ➢ 瞳孔散大 ➢ 口干、皮肤干燥 ➢ 颜面潮红 ➢ 心率加快  真正把握适度原则,必须做到用药个体化,避免阿托品中毒 复能剂:  是否使用或者何时使用目前尚有争议。解磷定成人每次0.4~0.8g,稀释后静脉滴注或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2~4小时重复1次(忌与碱性药物配伍)。也可以选择氯磷定(0.5~1g肌肉注射) 脱去衣物,清水洗受染皮肤、毛发 洗胃或催吐:冷淡盐水,反复洗胃至无异味或总量2~5升为止 导泻:33%硫酸镁200ml或25%甘露醇250ml灌胃 输液: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溶液2000~4000ml/d,注意电解质酸碱平衡 利尿:呋塞米20~4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必要时加倍重复1~2次使用 卧床,头偏向一侧,口于最低位避免误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 建立静脉通道 进一步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及呼吸 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镇静:烦躁、抽搐者可给地西泮5~10mg或劳拉西泮1~2mg静脉注射(推注速度不宜超过2~5mg/min) 如有条件进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检测 检测血电解质 上述治疗无效 ●核实诊断正确性 ●试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 13

2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服务流程

1 怀疑缺血性胸痛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气道阻塞 呼吸异常 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大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心肺复苏 3.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 危及生命的情况后 稳定后 4 大流量吸氧,快速评估(<10分钟)迅速完成12导联的心电图简捷而有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审核完整的溶栓清单(参见《急救流程》一书)、核查 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拒探视 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阿司匹林160~325mg嚼服硝酸甘油(舌下含化),无效5~20µ g/min静脉滴注10分钟内 胸痛不能缓解则给予吗啡2~4mg静脉 5 回顾初次的12导联心电图 6 9 7 ST段压低或T波倒置 ST段抬高或新出现(或可能新)的LBBB*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8 11 ST段和T波正常或变化无意中低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10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或高危20分钟内 12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节) β-受体阻滞剂(禁忌时改用钙16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氯吡格雷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 普通肝素/低分19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阻滞剂β-受体 离子拮抗剂如地尔硫卓15~20mg缓慢静脉推注) 氯吡格雷普否 GPⅡb/Ⅲa拮抗剂 是 氯吡格雷普否 13 胸痛发作时间≤ 12小时 是 14 20 收住监护室进行危险分层,高危: 顽固性缺血性胸痛 反复或继续ST段抬高 室性心动过速 是否进展为高中危心绞痛 14 溶栓治疗 17 21 入院溶栓针剂至血管收住急诊或者监护病房: 连续心肌标志物检测 反复查心电图,持续ST段30分钟内 15 介入治疗(有无溶栓禁忌症) 早期PCI:入院-球囊介18 早期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时机存在争议。给予最理想药物治疗后仍有明显进行性的或反复发生缺血监护 22 如无心肌梗死或缺血证据,90分钟内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