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聚合硫酸铁的制备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制备聚合硫酸铁的基本操作; 2、了解制备聚合硫酸铁的基本原理;
3、掌握比重计、恒温槽、酸度计、黏度计、微量滴定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聚合硫酸铁简称聚铁,英文缩写为PFS,又称羟基硫酸铁,通式为
[Fe2(OH)n(SO4)3n]m (n>2 , m≤10)
2聚合硫酸铁是一种无机高分子净水剂,有很强的絮凝和沉降能力。PFS无毒,可作为饮用水和工业污水的净化处理剂。
以FeSO4•7H2O为原料,在适当的条件下,用H2O2作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控制一定条件,使Fe3+先生成水合硫酸铁,再生成碱式硫酸铁,最后经水解、聚合作用生成PFS。基本反应如下:
2Fe2+ + 2H+ + H2O2 = 2Fe3+ + 2 H2O
Fe3+ + 6 H2O
[Fe(H2O)6]
3+
[Fe(H2O)6]3+
2+
-H+[Fe (OH)(H2O)5]
SO42--H+[Fe(OH)2(H2O)4]+
-H+………
[Fe2(OH)n(SO4)3n]m · xH2O
2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三颈瓶(250mL),温度计套管,温度计,量筒(100mL,250mL),pHS-2型酸度计,电热恒温水浴锅,滴液漏斗100mL,,电动搅拌器,搅拌棒,电热恒温干燥箱,蒸发皿,表面皿,微量酸式滴定管,锥形瓶(50mL),电炉,比重计,黏度计。 FeSO4•7H2O(s),二苯胺磺酸钠(0.2%),H3PO4(浓),H2SO4(浓),H2O2 (15%), K2Cr2O7(0.1200 mol•L-1),污水。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 (1) 聚合硫酸铁的制备
① 用托盘天平称取30g硫酸亚铁放入250mL三颈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2滴浓H2SO4,于40-50℃下加热使之完全溶解,整个溶液呈绿色(瓶
1
底有少量棕黄色不溶物,不影响操作)。
② 用移液管移取1mL上述溶液于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14mL 蒸馏水、2滴0.2%二苯磺酸钠、2mL浓H3PO4,迅速用0.1200 mol•L-1 K2Cr2O7溶液滴定至溶液虽紫色且30s内不褪色,计算原溶液中Fe2+浓度。 ③ 用pHS-2型酸度计测定溶液pH值,求溶液中H+浓度。
④ 用FeSO4•7H2O或浓H2SO4调整溶液中[H+]/[ Fe2+]=0.35~0.45。 ⑤ 按
保持反应温度为70-80℃,在充分搅拌下慢慢加入7.6mL15%的H2O(215s加一滴),滴定完毕,要在加热与搅拌下继续反应15min,得到深红棕色液体,即为液态聚合硫酸铁。 ⑥ 自然降温到室温,将溶液倾入蒸发皿中(沉淀弃去),加热蒸发浓缩。其间要不断搅拌,当溶液变稠时,改用小火加热,直至溶液非常黏稠搅拌困难为止。将此黏稠物连同搅拌捧一起置于恒温干燥箱中,于105℃下烘30min,取出。将半干的产品转移至已知质量的表面皿中,继续于105℃下烘45min左右,使其完全干燥,即得灰黄色固体PFS产品。
取出已干燥的产品冷却后称重,计算产率。 (2) PFS产品性质实验
① 絮凝作用 取黄豆粒大小的产品加入盛100mL左右的污水杯中振荡,观察其絮凝和沉降能力。若溶液有红棕色,说明PFS放多了。
② 密度的测定 将若干组同学的产品合并在一起凑足40g,用100mL蒸馏水溶解,转移至100mL量简中测其密度。
③ 粘度的测定 用测过相对密度的溶液再测产品的拈度。 (3) PFS中Fe2+含量的测定 取10mL0.1200mol·L-1 K2Cr2O7溶液,加水115mL稀释,取10mL刚配好的PFS溶液用稀释后的K2Cr2O7溶液以微量滴定管进行
2
滴定,计算溶液中Fe2+含量[注5]。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产品性能评价 1.实验数据记录
产量 产率,% 絮凝作用 粘度, 密度 Fe2+含量
2.产品性能评价:根据产品性质评价产品的性能。
六.注意事项
[1] 在酸性溶液中Fe3+为黄色,对终点观察有干扰。所以要加入H3PO4,由于H3PO4与Fe3+可生成无色配合物Fe(HPO4)2,可以消除Fe3+的影响,同时降低φFe3+/Fe2+,使化学计量点的电位突跃增大,Cr2O72-与Fe2+反应更完全,指示剂能较好地显色。
[2]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游离H2SO4的浓度较高时FeSO4•7H2O溶解度较小,FeSO4被氧化的速度显著下降,并且不能很好地形成PFS;只有当酸度较低时,才有利于FeSO4的氧化并形成PFS,但酸度过低,FeSO4在被氧化前易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浅绿色或白色的Fe(OH)2沉淀,故较合适的酸
[H]度条件为0.35-0.45。
[ Fe2][3] 20℃时每100g水能溶解40gPFS,其密度大于1.45 g•L-1;25℃时,密度约为1.24 g•L-1。
[4] 20℃时粘度为11~13mPa•S。 [5] 溶液中Fe2+含量不应大于1 g•L-1。
七.思考题
3
(1) 在滴定Fe2+时能否多加一些二苯胺磺酸钠?
(2) 在滴定Fe2+过程中,加入浓H3PO4后为什么些要迅速滴定?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