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督灸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来源:一二三四网
督灸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项 目 操作前准备35分 考核内容 1、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手套. 2、 核对:姓名、住院号、诊断、医嘱、治疗卡。 3、 携病例到病房与患者沟通,取得配合。 (1) 再次核对:医嘱、床头卡、患者腕带. (2) 讲解预期目标、操作方法:局部疼痛不适症状得到缓解或解除;告知督灸的作用、操作方法、穴位及局部皮肤感觉、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合作。 4、 评估患者: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临床症状、既往病史、过敏史或者哮喘史、女性经孕史、意识、体质、机体感觉、生命体征、皮肤情况、对热、气味和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及对治疗疾病的认知,进食情况、协助排空二便。 5、 环境:整洁舒适、光线良好、温湿度适宜、适当通风。 6、 洗手,准备用物:老姜黄、艾绒、(或者普通艾条需过筛,以方便塑形)、破壁料理机、桑皮纸、75%酒精棉球、快速手消毒剂(检查效期)、血管钳、纱布、电子点火器或者打火机、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 1、 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治疗卡、床头卡、腕带,与患者沟通. 2、 取合适体位,患者裸背俯卧于特制的治疗床上(床头开孔便于患者呼吸),注意保暖,保护隐私. 3、 取穴:取督脉的大椎穴至腰俞穴作为施灸部位,医者用拇指的指甲沿脊柱(督脉)凸出按压“十”字痕迹。洗手,根据施灸部位铺治疗巾。 4、 皮肤准备:施术部位消毒以75%酒精棉球自上而下沿脊柱常规消毒3遍。 5、 施灸方法:(1)涂抹姜:沿脊柱凸部医者按压“十”字痕迹涂抹姜汁。 (2)铺放姜汁纱布:将浸湿姜汁水的纱布(以不滴水为宜)沿大椎穴至腰俞穴的长度单层铺放。 (3)敷盖桑皮纸;将宽10cm长40cm的桑皮纸敷盖于姜汁纱布上面,将纱布完全覆盖. (4)铺放姜泥:把姜泥牢固地铺在桑皮纸中央,要求姜泥底宽5—6cm高2.5-3cm,顶宽5cm,长为大椎穴至腰俞穴的长度,呈梯形. (5)放置艾柱:在姜泥上面放置梭形艾绒,艾柱直径如病人拇指中节直径长度约为2寸。 (6)点燃艾柱:用电子点火器将艾绒首尾点燃,任其自燃自灭。 (7)更换艾柱:1壮灸完后再换1壮,共灸3壮. 6、观察及询问: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施灸过程中出现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心慌出汗等不适分 值 5 3 3 5 8 2 9 评分要求 一项未做到-2分;未洗手或者不正确—2分;戴口罩不正确-1分 一项未核对 -1分 未沟通 —2分 目标未说 -2分 一项未评估 -2分 物品缺一项 -2分 检查缺一项 -1分 一项未核对-1分;解释不到位-1分 体位不正确—1分;未保暖-1分 未洗手—2分;定位不正确—5分;未做标记-1分;未清洁—2分 施灸过程少一项-5分 流程错误 -10分 未记录艾柱 -2分 未观察患者病情-5分 操作方法与程序55分 3 5 12 5 5 现象,及时告知护士。 7、施灸完毕:灸完3壮后取下姜泥。用湿热毛巾轻轻擦干静灸后姜泥及艾灰.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施灸部位皮肤情况,交待注意事项。 8、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置舒适体位,保暖,整理床位,酌情开窗通风。 9、再次核对:治疗卡、床头卡、患者腕带。 10、物品处置、洗手、记录(施灸部位、治疗壮数、患者皮肤情况). 5 3 5 7 未交待注意事项—2分 未清洁皮肤 -2分 一项未核对 —1分 用物处置不正确-2分未洗手—2分;未记录—2分 一项不合格-1分 衣物污染—2分 皮肤烫伤—5分 效果评价10分 1、 患者:体位合理,衣物无污染,皮肤无烫伤,症状改善。 2、 护士:态度亲切,操作方法正确,施灸部位正确。 5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