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书》编制说明
孙文平
学校编制《任务书》——申请批复——专家复核——国家批复
修改完善
注意:
1.建设项目的现有基础—— “客观性”,改革创新的可行性——发展的“基础性”。
2.《任务书》与《实施方案》的“关联性”、“一致性”,目标增量及程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任务书》是固定的格式和模板,具体建设项目或内容是开放的,但要紧紧围绕《意见》中的“七项重点任务” 和《实施方案》的设计思路展开。
一、封面
1.首页填写要规范、齐全,其中“机构代码”是指按照(教发函[2010]117号)文件要求编订的教育统计学校(机构)代码。
2. “项目编号”的前2-3位字母为本省市简称汉语拼音的首字母,例如,北京“BJ”、内蒙古(NMG);最后两位编号由各省市按照项目学校在本省市的排序统筹填写。
3.学校、主管部门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盖公章。
二、“1.学校基本情况表” 1.“学校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应齐全、完整;联系人应为《任务书》主要编制人或主持人。 2.“建设总目标及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
建设总目标、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设定科学合理,与《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相互映衬,与专业建设项目和特色建设项目内涵相互关联,是“中央财政重点
1
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中三个领域建设项目和“特色建设项目”的高度凝练。
注意:
①“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应分两个年度分别编写,可将所有项目建设目标归类描述,高度提炼。
②具体目标内容、指标要准确精炼,是所有项目建设目标的“纲领”。 ③目标结果的呈现形式或载体可测量、可评价,内涵清晰。
三、“2.学校基本情况及项目进度情况表—1”
项目 现有基础 2012年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个 个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台(套) 万元 个/ 个 个 % 2013年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办学 办学主体单位(机构) 体制 合作办学单位(机构) 机制 其他: 地方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 办学 地方财政专项拨款 经费 行业、企业专项投入 贷款余额 其他: 教学仪器设备数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校内实训基地/室数 校外顶岗实习(10人以上)基地数 实习 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实训 平均比例 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50%以上的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数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比例 其他: ①% %
1.按规定填写,清晰、准确、全面。
2.符合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遴选基本条件,注意与《申报书》的一致性。 3.指标增量客观、科学、可行,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均可量化。
2
四、“3.学校基本情况及项目进度情况表—2”
项目 现有基础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工种数量 “双证书”专业占专业总双证书 数的比例 “双证书”专业中平均“双证书”获取率 2012年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3年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个/ 个 % % 人/ 课时 人/ 课时 个 % % 人月 人 万元 万元 人日 % 元 其他: 专任专业教师数/授课课专业 教师 时数 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专业教师数/授课课时数 其他: 签订合作协议的企业数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比例 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比例 合作企业接收的顶岗实校企 合作 习学生 合作企业接收就业的学生数 合作企业对学校投入的设备总值 学校对外技术服务到款额 学校培训企业员工数 其他: 就业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情况 薪 1.按规定填写,清晰、准确、全面。
2.符合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遴选条件,注意与《申报书》的一致性。 3.指标增量客观、科学、可行,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均可量化。
3
五、“4.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
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以上三个领域的建设项目应基本涵盖《意见》中“重点任务”七个方面,且与《实施方案》中确定的重点建设专业内容一一对应,是《实施方案》的具体化和细化、量化,有明确的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应主要包括以下有关内容:
1. 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模式及方案等建设(改革培养模式) 2.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创新
3. 教材建设、应用及更新(创新教育内容)
4. 教学模式(方式、方法、手段、技术等)改革创新 5. 评价模式改革 6.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7. 其他
以上几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互为支撑的,要系统策划和设计。
“改革培养模式”案例1分析: 重点专业名称:数控技术应用
建设内容:构建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教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2012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建立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咨询委员会,完成人才培养改革方案的制订,构建基于“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教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人才培养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强化职业素质教育。
验收要点:
①人才培养咨询委员会相关文件、活动记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企业调研报告、专家
4
研讨材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研究(报告);
②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职业岗位分布、核心能力构成分析报告; ③职业活动与工作任务分析报告;
④2010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及实施过程记录; ⑤与××机床集团、××等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培养”协议及方案;
⑥引进××企业的生产车间“6S”管理模式,实行工学结合 “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及特色;
2013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善“教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成效;并借鉴成功经验,在专业群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验收要点:
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标情况调研报告、跟踪和评估报告; ②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管理规范及实施过程记录、典型案例等; ③完善、充实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校外实习管理办法;
④专业群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专业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及阶段性改革成果。
⑤生产性实训达90%以上,顶岗实习时间达半年以上;
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其中,订单企业就业率80%以上,双证获取率100%。 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及特色。
“改革培养模式”案例2分析:
重点专业名称:数控技术应用 建设内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2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主导,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5
验收要点:
(1)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就业岗位进行调研。 (2)实施“职业导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完成教学资料总结。
2013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并将研究成果推广运用于相关专业。 验收要点:
(1)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总结。
(2)相关专业借鉴采用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研究成果。
“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创新”案例分析: 重点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
建设内容:“构建基于职业活动的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
“教材建设、应用及更新(创新教育内容)”案例分析: 重点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
建设内容:“开发建设与机电职业岗位对接的专业核心课程和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的校本教材”
“教学模式(方式、方法、手段、技术等)改革创新”案例分析: 重点专业名称:食品生物工艺
建设内容:实施“虚拟仿真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
“评价模式改革”案例分析: 重点专业名称:食品生物工艺
建设内容:“引进合作企业,校企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改革”
★师资队伍建设
6
应主要包括以下有关内容: 1.专业带头人培养 2.骨干教师培养 3.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4.兼职(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5.教师进修与培训
《意见》中:“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 。
“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校长培养,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要注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骨干专业均应培养在本地区职业教育领域影响力较大的名师或领军人才,并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的骨干教师团队,在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及教科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专业带头人培养”案例分析: 重点专业名称:服装设计与工艺 建设内容:“专业带头人培养”
2012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①创新培养机制:
实施企业兼职、承担企业项目等培养方式,落实校企合作绩效考核机制,提升专业带头人专业技能水平。
②参与企业生产实践:
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安排专业带头人赴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掌握服装行业生产一线先进技术和工艺;
③建立以专业带头人命名的名师工作室,引领专业建设:
7
筹划并建立名师工作室,带动教学团队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专业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验收要点:
①校企合作绩效考核办法,跟踪管理及考核记录; ②赴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企业兼职)1个月以上经历;
③名师工作室有关文件、资料,培养2名“双师型”教师及带动专业教学团队有关成效,与服装企业合作(产品开发)项目成果资料。
2013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①参与企业生产实践
专业带头人深入企业顶岗工作,提升其引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能力; ②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
继续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推进校企合作,带动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 验收要点:
①到企业参与服装设计工作经历,实施校企岗位互换兼职的绩效、成果等资料; ②名师工作室活动记录,与服装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将产品开发项目引入教学中; ③培养2名“双师型”教师的成果资料。
“教师进修与培训”案例分析: 重点专业名称:服装设计与工艺 建设内容:教师进修与培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建设(包括专业建设与管理机制) 2. 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3. 校企资源共享建设
4.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培训基地、项目研发和推广中心
8
5. 校企共建专业 6.顶岗实习新模式
7. 其他
案例分析:
重点专业名称:旅游服务与管理
建设内容:“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2012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与××国际旅行社、××旅行社、××旅行社等单位合作,按照旅行社经营管理和运行要求,建设旅游服务经营性实训基地——××教育旅行社,实训教学与经营服务有机融合、工学一体。 验收要点:
①合作共建协议,××教育旅行社运行规程(章程),管理制度;
②“××教育旅行社”组织管理机构(计调运营部、营销外联部、团组接待部和综合服务部)运行记录;
③生产性实训计划、实训大纲及实施过程记录、考核评价资料; ④生产性实训达实训时数的65%以上; ⑤“××教育旅行社”财务制度及账册; ⑥总结分析报告、成效及特色。
2013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继续完善 “××教育旅行社”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验收要点:
①“××教育旅行社”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②“××教育旅行社”对外经营记录及运行情况; ③实训教学与经营服务融合情况及运行、考核记录等;
④景点导游、团组接待、营销外联、计调业务和导游业务等经营服务型实训项目实录或有关资料;
9
⑤ 财务决算、账册、实训效果分析报告,有关特色说明。
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具体项目与《实施方案》中相应专业建设计划相对应,建设内容保持一致。2.子项目确定科学、合理,内容具体。要避免各子项目之间的内容、内涵交叉和重复。
3.子项目名称和建设内涵要协调一致、清晰明了。
4.预期目标清晰、明确、可行,验收要点可测量,可评价(可结论)。(要素和标准明了)
5.阶段预期目标(两个年度建设内容安排)科学合理、协调均衡,预期目标有成果或程度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六、“5.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
1.资金投入比例协调、合理,项目资金分配科学、准确、落实,符合规律、客观实际。
2.有地方和其他配套资金支持,表现出较强的拉动性。 3.预算精准,填写规范。
七、“6.学校其他特色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注意的几个要素:
1.具体项目与《实施方案》中相应特色项目建设计划相对应,建设内容保持一致。
2.体例格式与“4.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基本一致,子项目确定科学、合理,内容具体。
3.子项目名称和建设内涵要协调一致、清晰明了。
4.预期目标清晰、明确、可行,验收要点可测量,可评价(可结论)。(要素和标准明了)
5. 阶段预期目标(两个年度建设内容安排)科学合理、协调均衡,预期目标有成果或程度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6.资金投入比例协调、合理,项目资金分配科学、准确、落实,符合规律、
10
客观实际。
7.有地方和其他资金支持,资金来源清晰。 8.预算精准,填写规范。
八、“7.资金投入预算汇总表:”
1.中央财政资金用于硬件支出比例不超过中央财政投入项目资金总额的20%。(要避免“软”中隐含“硬”的现象)单位设备资金总值不超过20万元;
2.用于教师培训进修的费用不得超过中央财政投入资金总额的10%。 3.表中关联数据正确。
★《任务书》与《实施方案》中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和特色项目建设计划的关联性:
1.项目内容上一致。 2.逻辑关系上对应。 3.项目内涵上相同。 4.系统结构上相称。 5.目标进度上统一。 6.资金安排上相符。
7.《实施方案》:战略思维、建设思路,系统设计、总体策划、预期目标等; 《任务书》:建设项目、任务内容,目标成果、验收要点、验收标准等。
★第一批项目学校编制《任务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1.《任务书》与《实施方案》之间出现不一致。如项目设置、统计数据、文字表述、完成时间等方面不一致。
要准确理解《实施方案》与《任务书》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二者之间关联要素的高度一致。
2.总体目标文字过多或过少,要么不能完全反映总体目标,要么与具体目标重叠,层次和递进关系不清,详略不当。
3.预期目标、验收要点没有量化或无法测量,缺乏可监测、有载体、可推广
11
的物化载体。
4.预期目标、验收要点两年任务分配不科学或不合理或不可测,或与建设资金投入量无关联。
5.子项目内涵界定不清,问题较多的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改革、专业带头人培养、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等,缺乏上位设计,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不明确,只是简单的做法,不可测。
6.个别学校的中央财政支持资金使用不符合《管理办法》规定,如,硬件投入、教师出国培训等。
7.“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 中仅有中央财政投入,无其他投入;或有其他投入,但资金来源不清晰。
8.“学校其他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没有资金来源。
9.特色项目不具特色,简单潦草,混同与常规工作,没有学校发展积淀和基础,没有借鉴和推广价值,有的是为了完善或加强学校薄弱环节。
10.填写不规范、不严谨、不科学,如, (1)任务书存在缺项、漏项现象;
(2)建设具体目标定位存在过高或过低现象;
(3)建设经费安排中,项目支出的具体用途不清楚,没有“落脚点”,存在执行时的随意性、粗放性,资金安排比例不合理、不均衡;
(4)数字统计不准确,“资金投入预算汇总表”与其他表不吻合,项目名称和资金预算不一致;
(5)与《实施方案》中的数字、表述不一致。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