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年度专稿 NNUAL FE URE 20 1 1—20 1 3年中国油气管道进展 高鹏’王海英 朱金华。王立献 2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3中国石油贵州销售公司4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 (1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摘要截至2013#-底,中国已建油气管道总里程约11万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6.4万千米,原油管道2.6 万千米,成品油管道2万千米。 “十二五”前三年(2011—2013g-),国家先后发布了天然气发展和能源发展的 “十二五”规划,同时下放部分管网项目审批核准权限,并出台了鼓励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油气储运设施公平开 放的政策,促使全国油气管网建设亮点频出:中缅、中贵管道投产,主要干线实现互连互通,天然气输配网络化格 局初步形成;地方“气化工程”加速,省域管网建设踊跃推进; “西三线”项目引入社会资本投资,管道建设资本 实现多元化;油气管道建设材料和装备国产化率大幅提高;管道运营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展望“十二五” 后两年,油气管道建设任务仍非常繁重,但要夯实管道安全生产工作,并加强对管道联网有关问题的研究,重点包 括:加强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扶持,制定统一的压力等级建设规范,统一规范入网气质条件、适时推行能量 计量.以及协调配套储库、枢纽站和分输站建设。 关键词 中国 油气管道建设进展管网格局 气化工程管道安全 201 1-2013年,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势头强劲,亮点纷 期,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建设平稳推进。 呈。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建成油气管道总里程约1l万千 米,其中天然气管道6.4万千米,原油管道2.6万千米,成 1.201 1—201 3年我国新建成的主要油气管道工程 品油管道2万千米。至此,西油东送、北油南运、西气东 在此期间,我国新建成油气管道工程管输总里程达到 输、北气南下、海上登陆、就近供应、覆盖全国的油气管 2.5万多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1.9万多千米,原油管道 道供应格局悄然形成,预示着我国稳步迈入油气管道网络 0.4万多千米,成品油管道0.2万千米。 化时代。 1)天然气管道。包括西气东输二线(以下简称“西 二线”)全线、中缅天然气、秦沈线、大沈线、中贵联络 一、201 1-2013年主要油气管道建设盘点 线、唐山LNG#b输管道、陕京三线良乡一西沙屯段、山 东管网泰安一青岛段、长庆气田一呼和浩特复线、西安一 3一盘锦联络 2011-2013年,中国天然气管道建设进入新一轮高峰 商洛、汉中一安康、广东管网一期工程、营1N0.6 2O 1 4 JI国际石油经济 iNTERNATIONAL PE'[ROLEUM ECONOMICS 线、西气东输三线(以下简称“西三线”)霍乌段、西二 二、201 1-2013年油气管道行业亮点扫描 线苍梧一贺州支线、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全线、西二线与 川气东送互联工程、新疆萨拉布雷克一吉木乃跨境管道国 1.油气管网有关政策相继出台 内段、内蒙古玛拉迪一上海庙、江西省管网二期赣州、樟 (1)天然气发展和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相继发 树等支线、湘潭一娄底一邵阳、大港一黄骅、肥西一六 布,管网建设政策方向更加清晰 安、武汉—咸宁、大唐克旗煤制气外输管道(克旗一古北 管道是油气能源长距离输送的大动脉,其布局和输送 口一高丽营)、西三线伊霍煤制气支干线、阜新一沈阳煤 规模成为助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节能环保高效发展的重要 制气、韩城一渭南一西安和“气化山西”煤层气等天然气 管道。 2)原油管道。包括日照一仪征、日照一东明、定 边一靖边复线、湛江一北海、兰成、独乌、长庆油田一呼 和浩特、仪长原油复线怀宁一安庆新支线、延长油田东仁 沟、黄岛一潍坊等原油管道。 3)成品油管道。包括武汉一广水一信阳、驻马店一 信阳、北海一南宁一百色、甬绍金衢、兰郑长成品油管道 阳逻一长沙段干线及长沙支线、福建成品油管道南线、石 太成品油管道晋中一太原段、莱州一昌邑等成品油管道。 2.2011—2013年续建或已开工、计划2014年以后建成 投产的主要管道工程 1)天然气管道。包括中亚C线,西三线乌鲁木齐一 中卫段和东段(吉安一福州),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江 西省管网二期九江、瑞昌、新余等支线,中缅管道云南支 线,浙江金丽温天然气管道,浙江甬台温天然气管道,江 津一纳溪,哈沈管道,兰州一定西,遵义一仁怀,长宁页 岩气试采干线,晋城一长治煤层气,博爱一郑州一薛店煤 层气等天然气管道。 2)原油管道。包括中缅原油、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 扩建工程、烟台西港区一淄博等原油管道。 3)成品油管道。包括锦州一郑州、南宁一柳州、呼 和浩特一包头一鄂尔多斯、吉林一长春、湖南管道二期 (长沙一郴州、湘潭一娄底)、百色一玉溪、天津一唐 山、苏北、浙江甬台温成品油、江西成品油管道二期(樟 树一吉安一赣州、樟树一抚州一鹰潭一上饶)、海南洋 浦一马村、安庆一合肥管道延伸工程(安庆一阜阳、淮 南一蚌埠)、宁夏石化成品油外输(银川一巴彦淖尔)、 云南石化成品油外输(安宁—保山、安宁一蒙自、安宁一 曲靖)、成都一乐山、贵阳一重庆等成品油管道工程。 因素。2011-2013年,我国油气管网建设决速推进,油气 供应规模大幅提高,促使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社 会经济高质量稳定增长。 2012年l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天然气发展 “十二五”规划》;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公布《能源发 展“十二五”规划》。两个规划明确“十二五”重点任务 是要加快油气骨干管网建设、抓紧建设储备调峰工程设 施,并提出“十二五”期间新增油气管道共计7I34万千米 (天然气管道4.4万千米、原油管道0.84万千米、成品油管 道2.1万千米),这给“十二五”期间油气管网的建设实 施指明了清晰的政策方向,预示我国油气管道建设高峰期 仍将持续至少5—10年的时间,并且以输气管道为主。这 表明,天然气已被看作是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最现实 的清洁能源,政府大力鼓励天然气管网、储气库、LNG接 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带动天然气下游利用行业的大 发展。因此,不久的将来,伴随着规划的逐步“落地”实 施,覆盖全国、更加完备的油气输送管网必将建成,将为 全面提升国家油气资源保障能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挥 基础性的作用。 (2)国家下放部分管网项目审批核准权限【1_z 2013年5月和12月,国家分别下发《国务院关于取消 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3] 19号)与《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 (2013年本)的通知》(国发[2013]47号),明确“跨 境、跨省(区、市)油气管网(不含油气田集输管网)项 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项目由省级政府核 准;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储运设施由国务院行业管理部 门核准”。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仍然以煤炭为主,大多数城市 频繁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环境压力骤增。为改善能源利用 结构,各类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将被大面积、大规模开发 J1年度专稿 , NNUAL FEATURE 和利用。然而,当前天然气主干管网尚不完善,大部分地 费,有助于各管网运营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整体 区管网建设与天然气供需不匹配的矛盾依然存在。各级政 运行效率和管道规模效益,继而提升油气管道行业整体水 府和企业对天然气及其最主要的运输方式——管道充满期 平【 。 待。未来国内输气管网建设仍将是油气管网建设的主要方 向,尤其以省内管网和区域性管网建设为重点。 2.天然气运输管网格局初步形成,各地“气化工程” 对照2004年和2013年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 加速建设 录》,新的核准政策将潜在的众多省内年输气能力5亿立 方米以上的输气管网都调整为省级政府审批,做到了项目 审批环节简化、权力下放,降低了省区内管道建设的难 度,这将调动更多企业投资天然气管网的积极性,有利于 推动各大地区级和省域级管网 决形成、不断完善。 当然,省内管网建设审批权限下放的同时,相应的安 全、规划选址、用地审查、环境评价和保护等的监管责任 也要由地方政府来承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注 意跟进宏观层面上的统筹规划,引导新建项目科学有序发 展,防止出现局部“管网过剩”。 (3)国家推出鼓励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油气储运 设施公平开放政策 经过2013年广泛征求意见,2014年2月,国家能源局 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公布《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 办法(试行)》(国能监管[2014]84号)和《天然气基 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发展改革委令第8号)两项 重要政策,明确指出国家鼓励、支持各类资本参与投资建 设纳入统一规划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并要求油气管网设施 运营企业在有剩余能力时,应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平等开放 管网设施,提供输送、储存、汽化、液化和压缩等服务。 《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的推出, 有利于各类资本参与投资管网建设,既能拓展大量社会 和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引导其积极进入“实业”领 域,又能为国家“调结构、稳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发 挥重要作用。 公平开放政策的提出,符合《能源发展“十二五” 规划》提出的“加强油气管网监管,稳步推动天然气管网 独立运营和公平开放”的要求,是油气领域改革的重大突 破,将持续引领全国主要油气管网实现互连互通,促使我 国油气管网运营开始与以第三方准入为核心的国际通行做 法接轨,有利于形成更加公平、开放的油气市场。该政策 还能有效避免管道重复建设、土地和投资等多方面资源浪 (1)中缅、中贵管道投产,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互 连互通,我国天然气输配初步形成网络化保障格局 近10年来,随着西气东输系统、冀宁、涩宁兰、永 唐秦、秦沈、大沈、川气东送、陕京系统、山东管网、中 缅和中贵等天然气骨干管道、管网相继建成投产,国产天 然气、陆上进口天然气、煤制天然气、煤层气和海上进口 LNG等各路资源进入管网,管道天然气已基本覆盖到了中 国大陆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全国基本 实现天然气输配管网化和气源多元化。尤其以2013年10月 地处西南地区的中缅天然气管道和中贵联络线的建成投产 为里程碑,我国基本形成“西气东输、缅气北上、海气登 陆、就近外供”的天然气资源流向格局【 ,初步建成纵贯 南北、横跨东西、连通海外、管网主导、规模庞大的全国 性供气网络。 2013年10月底,中国石油的西二线与中国石化川气东 送管道顺利完成互联工程动火连头作业。经过此次改造, 两大管网共有1O个联络站点可实现联络调气,包括西二线 干线姜家湾联络计量站、武穴站、南昌站、135号阀室、 137号阀室及上海支干线16号阀室、诸暨站、萧山站、抚州 压气站和泰兴一芙蓉管道芙蓉站。至此,西气东输与国内 其他主干管网的供气通道随之建立[6],这是中国石油和中 国石化所辖国内南北两大管网首次实现对接。如果加上西 气东输管道系统向中国海油参股建设的浙江、广东省网的 下载供气,国内天然气供应的三大主力公司已成功联手, 共同向全国主要市场常态化供气或应急保安调气,将为今 后国内天然气市场稳定供应发挥重要的“稳定器”作用。 今后,随着西三线、进口俄气管道、新粤浙煤制气等 一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我国将进一步形成资源多元、调 度灵活、设施完备、供应稳定的全国天然气管网格局。 (2)各地“气化工程”不断加速,省域管网建设踊 跃推进 为了改善民生、促进环保和拉动经济增长,全国多数 N。.6 2 0 1 4 JI国际石油经济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省级政府除了配合国家实施能源发展、天然气发展等规划 目运作,使多方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实现各种相关资源 以外,还纷纷跟进提出“十二五”期间气化全省的目标, 踊跃推进天然气省级区域管网建设。 “十二五”以来,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纷纷 的有效配置,最终实现项目运营盈利能力增强、参与方共 赢的结果【 。 (2)国有石油公司勇担社会责任,为“老少边穷” 启动“气化工程”。其中,北京、上海、陕西、江苏等省 地区建设供气管网 市利用各自有利条件,率先完成主要管网建设,有望提早 根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中国石油将新疆南 实现主要气化目标;广东、山东、山西、浙江、江西、天 疆天然气利民工程作为重点扶贫项目加紧建设。自1999年 津等省市不断加快实施省(市)内管网建设,预计能按期 实现主要气化目标;广西、贵州、云南、吉林、湖南、河 北、新疆、西藏等地加快启动“气化工程”,迅速推进天 然气管网或LNG、CNG等多种供气设施建设,促进主要地 市早日用上天然气。 此外,近年来“气荒”、“雾霾”、“PM 2.5”成为 社会高度关注的关键词,促使各地政府加快推进天然气基 础设施建设,加速气化进程,为调结构、转方式,实现节 能环保的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提供清洁能源保障。 3.管网建设引入社会资本,石油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1)西三线项目引入社会资本,管道建设投资来源 多元化 201卜2013年,西三线项目部分工程的开工建设成为 油气管道行业的一个亮点。项目实施单位中国石油除直接 投资外,还引入代表全民资本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 会、代表民营资本的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和代表其 他国企资本的宝钢集团等作为股东,中国工商银行私人理 财资金也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平台介入,共同出资建设国家 重点工程西三线,这开创了社会和民营资本参与国家重要 油气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模式,标志着中国石油对全民及民 营资本的开放迈出新步伐。 实际上,国家现行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油气管道的 建设和利用,对民营企业在管道建设和使用上没有限制。 早在2012年6月,国家能源局就已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 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明确提 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和天然气管网建设”。 依托中国石油管道建设的成熟技术、建设实力和管理 经验,社会资本广泛投资参与西三线项目建设,这种模式 不但能实现国家重点工程多元化投资,降低投资强度,还 能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引入其他股东的监督机制,规范项 先期建成轮南一库尔勒输气管道,向南疆的库尔勒市供应 管输天然气时起, “气化南疆”工程拉开序幕。2010年7 月,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在喀什开工,成为“气化南疆” 工程的延续和拓展。2013年10月,工程历经3年建设完成, 由4条主线和19条支线构成,与先期给库尔勒和喀什供气的 “气化南疆”管道对接,形成环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主干 管网。据报道,截至2013年,这条管道向南疆5地')1,130个县 (市)累计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56个企业和50万户家 庭享用到优质天然气。南疆在新疆率先实现气化,实现喀 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州所有县级以上城镇的全面气化, 同时解决沿线团场及人口聚集区的用气问题[8]。 20 1 2年2月,中国石油依托西二线广州一南宁支干线 和中缅天然气管道工程,启动了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项 目,主要规划建设14个地级市天然气专供管道和50条县 级天然气支线管道,为广西全区包括百色等老区供气。 目前,已向南宁和贵港平稳供气,预计梧州、玉林、贺 州、钦州、百色、防城港和桂林7条专供管道也将陆续建 成通气[9]。 2012年10月,中国石油与贵州燃气公司等几家单位共 同合资组建中石油贵州天然气管网公司,规 ̄2012—2020 年期间,在贵州省建设天然气支线管道37条,总长约2300 千米,覆盖全省九个州市,分三批建设,预计2015年前后 投运供气后,将极大造福贵州老区【l0]。 4.管材、装备国产化程度、运营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 步提高 (1)油气管网建设引领材料和装备大踏步进入国产 化时代 据统计,西一线、西二线使用的超过67台压缩机组 均为国外公司生产制造。由于过度依赖进13装备、不掌 握核心技术,造成在实际生产中常会出现维检修周期长、 , 1年度专稿 维护管理难度大、存在独立安全运行潜在风险等诸多矛盾 石油油气管道运营管理的高科技水平,有效帮助企业进行 和问题。为此,国家能源局在《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 管道安全管理,控制管道运行风险,而且反映了我国油气 规划》中,将长输天然气管道与站场关键设备国产化列为 管道行业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和紧跟当前世界信息化发展 “十二五”期间能源科技攻关的重中之重。 据报道,近年来随着西二线、西三线等超大型管道项 目的逐步实施,带动关键材料和设备国产化陆续取得阶段 三、对我国油气管道发展的思考 的步伐,不断发展和完善管道各项技术。 性成果:中亚天然气管道、西二线、西三线所需管道全部 应用国产X70、X80钢管等系列产品,节省了大量外汇; 国产高压大口径管道全焊接球阀成功研制并得到应用,比 进13产品节约资金1/3以上;首台20兆瓦级电驱压缩机组 研制成功,并在西二线高陵压气站Jlb ̄,N投运,30兆瓦级燃 驱压缩机组已研制成功,将按计划进行工厂台架测试,西 三线工程配置的压缩机组国产化率可达70%以上;自主研 发的SCADA系统即将完成1.0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国产化X90、X100钢级钢管成功实现小批量生产和 单炉试制。这些重大装备及高钢级管材的国产化,对带动 我国冶金、钢铁、制管、装备、机械、电子等行业转型升 级和降低管道投资,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国家综 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11】。 (2)管道运营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2013年5月,经过两年多的试运行,中国石油管道完 整性管理系统(PIS)顺利通过验收。该系统是基于管道完 整性管理这一世界先进管理方法而开发的,是中国石油在 经历多年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后,为管道企业量身 打造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填补了国内管道完 整性信息化管理的空白。系统按功能划分为业务管理、技 术支持、效能管理和基础信息管理4个子系统,包括工作管 理、管道完整性管理方案、风险管理、腐蚀防护、灾害防 治、管道保护、维修维护以及事件管理等183个功能模块。 该系统以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和中国石油管道业务为基 础,实现了管道数据集中管理存储和完整性管理业务流程 信息化,为保证管道始终处于可控状态提供了技术支撑。 随着中国石油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的逐步推进, PIS系统已成为基层管道工作的主要业务管理平台,对推 进精细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减轻基层人员负担发挥 了巨大作用_12]。 PIS系统的应用对管道数据管理具有革命性意义,使 油气管道走进了“大数据”时代。该系统不仅能提升中国 1.“十二五”后两年油气管道建设任务繁重 据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201卜2015年 将新增油气管网总里程达7.34万千米,平均每年接近1.5 万千米,而目前我国管道建设能力约0.8万 1万千米/年, 两者相差0.5万~0.7万千米。据统计, “十二五”前三年 已建成投产管道仅2.5万千米,对比规划发展目标,即使 考虑到在建部分完成项目,后期管道建设任务仍将极其繁 重,可能导致不少规划管道不能如期开工或建成。 因此,建议从我国管道建设能力的实际出发,对规划 管道项目按照紧迫程度和建设条件的成熟情况逐步实施, 合理安排工期,科学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并视资源和市 场的发展情况,适时优化调整规划,从而实现油气管网建 设质量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高效的目标。 考虑到管道建设点多线长,涉及可能要进行报批的 主管部门和单位非常多,其中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包括发改 委、国土、规划、环保、质监、消防、安监、林业、水 利、文物、道路交通等,甚至到乡镇一级行政单位;各相 关行业单位包括电力、铁路、通信、公路、煤矿或其他矿 产、供水公司等。由于目前不完全规范的法制环境、地方 保护主义,以及其他行业问题,导致管道工程建设手续极 为繁杂,经常受到干扰而延误工期。为此,建议政府在依 法依规的前提下,在核准审批方面优化程序、简化手续, 为建设单位赢得宝贵的科学施工时间,以利于尽可能按期 实现油气管网“十二五”规划主要建设目标。 2.管道安全生产工作没有终点 2013年11月22日,中国石化青岛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 故不幸发生,给我国油气应急体系建设和管道保护等安全 生产相关工作敲响了警钟。 尽管目前全国油气管网管输总里程已达到l1万千米, 油气管输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我国各地油 f61 N。.6 2 0 1 4 Jl国际石油经济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气资源禀赋、能源需求规模、地理环境等差别较大,为了 针对我国油气管网现状,管道联网主要应重视以下几 更加节能环保、经济高效地运送能源,仍需建设大量管 个方面。 道。因此,今后我们的油气管道安全生产形势将更为严 峻,安全生产工作没有终点[13]。 从这次事故中我们需要进行深刻反思。首先,目前刻 (1)从国家层面进行协调,统筹规划,政策扶持, 加强油气管道建设 国家“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将于2014年下半年至 1 5年初正式启动,建议在新版规划编制阶段,广泛征集 不容缓地是要建立一套全国油气管道应急抢险体系。真正 20 做到从国家安监总局到省、地市、县级政府与企业间紧密 联动、政府高效协调、企业有力执行、通信畅通、职责明 确,实现维抢修中心配置齐备、跨企业互为备用、跨区域 分布合理,确保应急预案科学有效、滚动更新升级,切实 提高我国油气管道事故应急抢险救援水平[14】。 其次,我国油气管道保护仍受到不少地方政府的忽 视。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建设越来越多, 极有可能逼近、占压已有的管道线路,严重影响管道维 护,威胁正常安全生产。另外,仍然有不少市政管线与油 气管道等各种线路纵横交错,隐患重重。全面排查隐患, 及时落实治理,势在必行【13】。为此,建议各级政府履行职 责、加强监管,科学制定规划,规划有效期内不随意进行 调整,全面协调、支持管道企业依照管道保护法等法律法 规,清理占压、破坏、危害、干扰管道正常运行的行为; 对于新建管道,建设单位应从人员和经费上加强前期研究 中的路由规划选址工作,注意环境评价提早介入,紧密结 合各地政府规划,做到依据各地规划和各类标准规范科学 合理选线、选址,及时规避和降低环境风险,保护生态, 为今后油气管道安全运行打好基础。 3.管道联网问题须引起关注 分散独立的的管道一旦连通成网后,尤其是形成国家 级一省级一地市级的多级复杂拓扑结构的管网以后,建设和 运行难度会大幅度加大,规划、建设和运行的规范要求将 更高。 对l:blL美、西欧和俄罗斯等世界管网发达地区的发展 经验,当前我国油气管网正处于快速建设期,经过l0~20 年的发展,终将形成资源多元化、高度市场化、调运灵 活、规范运行、互连互通、储存设施完备的数字信息化原 油管网系统、成品油管网系统和天然气管网系统。届时, 我国管道才算真正成为节能、环保、高效、灵活、开放、 经济的油气资源运输工具。 行业建议和意见,突出“经济高效、公平开放”的原则, 在对管道建设的保障措施上,出台支持政策,对纳入规划 的国家跨省管道,在建设施工满足国家有关建设法规、规 范和程序的前提下,维护沿线各地公平建设环境,打破地 方保护主义,减少地方各种干扰,避免影响国家规划实施 进程;在实施管道基础设施互连互通以及向第三方提供准 入服务方面,及时研究提出有关具体政策法规作为保障措 施;在财税政策方面,研究支持油气管网建设的扶持性政 策,减免有关税收,有条件地扶持管道建设企业“轻装上 阵”,为推动规划顺利实施,尽决构建我国更加完备的油 气管网,尽早为国民经济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 条件。尤其是在成品油和原油运输方面,建议研究支持有 关专门配套政策,让管道在“经济、高效、灵活”上更有 竞争力,服务的用户面更广,用户“希望用,方便用”, 提高管道利用率,最终实现管道运营商和用户双赢,实现 输油管道可持续发展。 (2)制定统一的压力等级建设规范,有助于统筹管 网建设 目前我国管网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压力等级系列,应 借鉴国外成熟的管网管理经验,超前研究,合理确定管网 中新建管道的压力等级。管网压力等级不宜过多,要形成 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标准。压力等级的制定主要考虑如下 因素[15】:1)各级压力管道的可靠性、相互匹配性以及对 整个系统可靠性的影响;2)各压力等级在技术上实现的 可行性;3)今后10~20年问冶金工业和制管工艺水平; 4)各压力等级的节能降耗特性。例如,对天然气管道建 议可初步考虑的管道压力等级分为4个等级:12兆帕(跨 国管线、西部一中部)、10兆帕(主干线)、6.3兆帕(支 干线)和4.O兆帕(支线、配气管网),联络线压力等级则 根据两端所联络的管道压力等级进行匹配。 (3)统一规范入网气质条件,适时实行能量计量 国内外不同气田所产天然气组分一般都有所差别, , 』年度专稿 3]渠沛然.天然气市场运营有了规则[N].中国能源报, 通过管网外输时必须考虑天然气气质条件。当气质条件满 【足天然气管网的输送要求和用户对天然气的互换性的要求 2014—3—24(14). 4】李良.聚焦《84号文》——解读《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 时,才能实现全国范围的统一运行调控。尤其是在进口管 [道气、进ElLNG、煤层气、煤制天然气、页岩气和国内自 办法(试行)》[J/OL].中国石油石化,2014—03—2112014—4—20], http:Hchinacpc.tom.cn/info/2014-03—21/news880.htm1. 产常规天然气同网运行时,天然气气质问题就更为关键。 目前美国和欧洲国家都有专门的机构在长年研究天然气的 [5】蒋万全,权太峰,徐瑛.我国天然气输送形成网络保障格局[N]. 互换性问题,我国有关部门也应重视对于该问题的研究, 提前做好配套政策、技术标准和措施准备[16】。 与此同时,我国天然气管网经过快速建设,将更加 成熟和完善。国家应适时推进天然气按能量计量和计价交 接,这不仅是与国际惯例接轨和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的必 然要求,而且能充分保护天然气生产商、供应商和消费者 的利益,体现天然气的市场价值及其与其他可替代能源的 竞争力【- 。 (4)协调配套储库、枢纽站和分输站建设 为确保管网安全平稳运行,不断消除管网输送瓶颈 问题,须重视配套地下储气库或管道油库建设,增强管网 调节、调峰能力。加强管网重要节点站场的枢纽站建设规 划,必要时增加设施和能力预留。分输站方面,要加强管 道与用户及时有效衔接,尤其是大量市场用户要提前申报 用气项目和规模量,通过合同条款约定,减少运行站场频 繁动火改造,确保管网安全平稳、油气供应畅通无阻。 (注:文内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或 单位。文章管道信息来自 中国石油报))、 ((中国能源 报 、(《国际石油经济》等媒体以及新华社、国家能源 局、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等有关单位官 方网站的公开报道,由于涉及较多,恕不一一列出。) 参考文献: 【1】刘一丁.发改委开多项油气项目投资“快通车”[N】.中国能源 报,2013-7-8(14). [2]康逸梅,熊聪茹,邓侃.市场政策双重利好天然气管网建设面临 新机遇[N/OL].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5—2312014—4—20],http:// neWS.xinhuaO8.corn/a/20130523/1179428.shtm1. 中国石油报,2013—10—29(001). [6]罗梓荣.西二线与川气东送成功对接【N】.中国石油报, 2012—12・28(003). 【7】张立岩,崔茉.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开工建设IN].中国石油报, 2012—10—17(01). [8]熊聪茹.“气化新疆”改善自然环境造福各族居民[N/OL].新华 网,2013—5—21[2014—4—20].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5/21/ cl 1 5848434.htm. [9]覃星星.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工程开工有望缓解广西能源短缺 现状[N/OL]新华网广西频道,2012—3—112014—4—2o1.http://www. 12—03/01/content 24807658.htm. 李勇.中石油贵州天然气管网公司成立【N].贵州日报, 2012—10—1 1(07). [11]李毅,郝一博.我国首座国产压缩机场站投运【N】.中国石油报, 2013・5-29(03). [12]孙兆光,黄军.走进“大数据”时代[N].中国石油报, 2013-5—22(03). [13]林伯强.减少油气管道事故亟待建立长效经济机制[N].中国电 力报,2014-1—21(oo5). [ 于万斯年.青岛“l 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 重大事故反思[N/OL].共识网,2013-1 1-2812014—4—20].http:// www.21ccom.net/articles/dip1/szpl/2013/1128/article 96075.htm1. [15]田瑛,单蕾,孙春良,魏开华.国外天然气管道建设历程及对我 国的启示【J].石油规划设计,2010,21(5):1—6. 【1句罗东晓.实施全国天然气管网大联通的战略构想[J]_天然气工 业,2006,26(10):154-156. [17】李鹭光,周志斌.中国天然气按能量计价实施方案研究[J].天然 气工业,2011,31(12):l1O—l14. 收稿日期:2014-04—20 编 辑:庞孟昌 编 审:萧芦 I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