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我们经过激烈的讨论,我们确定的选题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在确定这个选题时,我们就有这样的疑问:这个村,会不会没有留守儿童呢?
我们刚刚来到劳七村时,就看到有很多户村民家的大门是紧闭着的,这也更增加了我们调查的难度。开始,我们走遍了整个村子,也没有找到一个小孩的身影,这让我们十分着急,甚至萌生了要自己前往下一个村子的念头。这时,在一旁一直给我们各种建议的郁总又发话了:“你们不一定只能采访留守儿童,可以适当的变通一下呀,可以采访一些大人,让他们假设一下,如果他们家有留守儿童的话他们会怎么处理,这样的话就不用去找留守儿童了,只用改一下调查的问题就行了。”
郁总的这番话让我们茅塞顿开,我们立即展开了行动。我和向文君组成了一个采访小组,她负责采访,我负责记录。就这样,我们展开了我们的调查行动。我们的第一个“客户”是一位骑助动车的女士,他家里也有小孩,但是不是留守儿童,于是,我们按照之前修改好的问题开始了对这位女士的调查。“请问您贵姓?”“我姓X” “那么X女士,你有孩子吗?”……“哦~那么您的孩子还挺乖的!”……就这样边聊天边采访,我们很快就采访完了第一位女士。看着手中的这份宝贵的第一份资料,我心中充满了喜悦。但更令我觉得新奇的是在做事的时候竟然还有这种变通的方法!
虽然在做事方面长了见识,但目前的主要任务还是采访村民。于是,我们又开始做采访下一个人的准备。在于总的指导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总算是完成了这次采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