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分析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带动下,各个学科教学工作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在这种发展形势下,诸多新型教学理念被人们研发出来,并且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双减教育理念的出现,切实地扭转了我国以往老旧的教学思想,为社会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打下来良好的基础,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实施,这也是当前教育工作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双减”;教育环境;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引言
“双减”教育理念的出现为学生的刻下作业设置以及睡眠的时间提出了专门的要求,再加上校外诸多培训机构的退出,从而导致人们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就使得人们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更好的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那么教师还需要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加以综合分析,从各个细节入手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样也可以为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给予良好的辅助。这篇文章主要针对双减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
1 “双减”教育环境概述
在课程教学中作业的设置属于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并且可以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加以掌握,从而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实施进行优化完善。长时间以来,小学、初中教育工作逐渐的加强了校内减负工作的实施,而对于校外培训工作的管控缺少基本的重视。在我国教育改革工作全面实施的形势下,教育部门明确的提出了控制学生学习负担的主要根源就是提高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务必要积极的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提高学校教学工作的水平,对于校外
线上、线下培训工作制定针对性的规范要求,在各项实践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务必要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核心。在推行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教师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不断的提升作业管理工作的力度,加强课后服务的工作的实施,带动课程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才可以保证双减政策的作用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1]
2 “双减”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2.1 部分教师未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在“双减”教育理念全面推行的形势下,以往老旧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模式很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需要了,所以还需要教师积极的进行创新和完善。但是就当下实际情况来说,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彻底的摆脱老旧的教学思想的限制,没有及时的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完善,导致教学思想十分的落后,对于实际教学工作的发展必然会造成一定的限制。
2.2 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于课程教学的效果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因为教师没有有效的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出来,所以经常会出现厌学的心理。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积极的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创设高效的课堂,所以无法切实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再有,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较多,导致学生无法更好的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并且自身也不具备良好的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制约。[2]
3 “双减”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3.1 优化总体思路
在小学课程结构中语文课程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实践中还需要加以重点关注。就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实施情况来说,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方法能够促使学生对社会发展加以正确的理解,不断的充实学生的情感,与此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情操进行切实地
陶冶,为学生后续身心成长创造良好的基础。在当前我国全面推进双减教育理念的形势下,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实施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务必要对双减教育理念加以正确的理解,积极的运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3.2 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输出途径
在现如今双减教育理念大范围推进的过程中,减负提效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不但需要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并且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的实质加以更深入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知识形成深入探究的欲望,将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的挖掘出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3.3 制定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机制
在全面推进双减教育理念的形势下,教师还需要切实地扭转老旧的教学思想,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运用到课堂教学评价之中,这样对于完善语文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小学教学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良好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秉承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创建完善的学生身心发展评价机制。教师还需要重视将评价机制引入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各个细节之中,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不断提高,并且指导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积极的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3]
3.4 创新导学教学方法
就以往教师教学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当下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双减政策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缺少正确的理解,在进行课堂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还在沿用以往老旧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与当前我国全面推行的双减教育理念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限制。为了从根本上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教师还需要积极的对教学工作进行创新和完善,对于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之间所存
在的关联关系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的促进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从而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完善和创新,更好的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
4 结语
在“双减”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已成为教师需要思索的重要课题。现阶段,大多数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尚不具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亟须培养学生的交流互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进而使学生具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庄秀芬.“双减”教育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3年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学术研究论坛论文集(三).[出版者不详],2023:179-181.
[2]康艺慧.“双减”教育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J].亚太教育,2023(01):168-171.
[3]钱文英.“双减”教育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社会形态基础教育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1948-19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