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数控加工与编程项目三圆弧加工教案
学习情境三带圆弧阶梯轴的加工 学习情境 带圆弧阶梯轴的加工 参考 学时 1.圆弧顺时针插补指令G02、圆弧逆时针插补指令G03; 教学内容 2.圆弧顺时针插补、逆时针插补的方向判断; 3.圆弧插补指令的俩种编程方式; 4.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制订; 1.职业能力目标 (1)具有和设计人员、工艺人员、操作人员沟通的能力; (2)具有分析零件图、掌握设计意图和零件工艺分析的能力; (3)具有数控编程和数控机床操作的基本能力; (4)查阅资料及相关应用手册的能力; (5)善于观察、思考、自主学习及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目标 2.专业知识目标 (1)掌握圆弧面零件的数控程序编制; (2)掌握车床孔的加工方法; (3)能够对轴类零件进行数控程序编制和加工。 3.社会能力 (1)团队协作意识及方法; (2)语言表达能力。 1.教学重点 (1)圆弧插补指令的编程方式; 教学重点 难点和解决方法 (2)圆弧插补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判断。 2.教学难点 (1)圆弧顺/逆插补方向的判断; (2)I、K指定圆心方式编程。 3.解决方法 (1)图形示例,零件加工仿真; (2)查阅专业书籍及相关设计手册; (3)咨询企业相关人员或教师; 1.教室、多媒体; 教学 条件 2.校内实训机房、数控加工仿真软件; 3.生产性实习车间、数控车床。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理论知识;仿真软件练习掌握数控机床操作面板及基本指令加工;数控机床实际操作练习掌握基本能力。 学习情境三:带圆弧阶梯轴的加工(详案)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时间 情景描述 1.给出零件图; 2.给出零件的信息及加工要求; 3.分析零件特点,指导学生教师介绍 0.5课时 (咨询) 自学内容。 教 学 1.工件的装夹和定位; 2.加工路线的确定; 学生自学 教师辅导 1.5课时 过 制定加工工3.切削用量的选择; 艺 4.刀具的选择; 5.机床及数控系统的选择。 1.G00/G03圆弧插补指令编学生为主 程; 2.F、S、T代码的合理使用; 3.内部轮廓加工刀具的工件坐标系建立; 4.编程分析、编写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5.查阅资料、进行讨论。 数控仿真和1.零件数控仿真加工; 实操加工 (实施) 检测加工零1.零件的尺寸精度检测; 教师点评 0.5课时 2.零件实操加工。 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 1课时 教师点评 5课时 程 (计划) 的 实 施 编制零件加工程序 (决策) 件 (检查) 任务扩展 2.零件加工质量评估; 3.总结。 1.圆弧插补I、K编程方式;; 教师讲授 2.车床上孔的加工; 3.学习应用 课后自学 1.5课时 评价 完成情况(60%) 方法能力创新意识(20%) (20%) 壹、学习情景描述
给学生发放零件图,给出该零件的信息和加工要求。
图示零件为简单阶梯轴,结构要素有外圆柱面、倒角和圆弧面。毛坯为φ38mm的棒料,材料为45钢,要求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车削尺寸至图中要求。
图3.1零件图
图3.2三维图
二、制订加工工艺 (壹)引入新知识 1.数控车削刀具的分类 (1).按车刀结构分类
①整体车刀:用整体高速钢制造。
②焊接车刀:焊接硬质合金或高速钢刀片。
③机夹车刀:硬质合金刀片用机械夹固的方法固定在刀杆上。 ④可转位车刀:使用可转位刀片的机夹车刀。
图3.3车刀按结构分类
(2).按加工内容分类
按车削加工内容分为端面车刀、外圆车刀、内孔车刀、切槽刀、螺纹车刀等。
图3.4车刀按加工内容分类
(3)按车刀的形状分类
①尖形车刀:以直线形切削刃为特征的车刀,刀尖由直线形成的主副切削刃构成。
②圆弧形车刀:以圆弧形切削刃为特征的车刀,车刀圆弧刃每壹点都是车刀的刀尖。
③成形车刀:其刀形根据工件轮廓设计。 2.车刀材料
车刀材料是指刀头部分的材料,在数控车床上常采用高速钢、硬质合金或涂层刀具。
(1).高速钢
高速钢是壹种含有钨、钼、铬、钒等合金元素较多的材料。高速钢刀具制造简单,
刃磨方便,韧性较好,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但其耐热性较差,因此不能用于高速切削。
(2).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中高熔点、高硬度碳化物含量高,因此其常温硬度很高,热熔性、热硬性高,切削速度比高速钢提高4~7倍。其缺点是脆性大,抗弯强度和抗冲击
韧性不强。
(3).涂层刀具
涂层刀具是在韧性较好的硬质合金或高速钢刀具基体上,涂覆壹层耐磨性较高的难熔金属化合物。常用的涂层材料有TiC、TiN、Al2O3等。涂层刀具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加工材料硬度越高,涂层刀具效果越好。 3.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及几何参数
(1).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
车刀的构造如图12.4所示,其组成包含刀柄和切削部分,切削部分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前刀面:刀具上切屑沿其流出的表面。 ②后刀面:刀具上和工件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 ③副后刀面:刀具上和工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④主切削刃:前面和后面的交线,担任主要切削工作。 ⑤副切削刃:前面和副后面的交线,担任少量切削工作。 ⑥刀尖: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连接处的壹小部分切削刃。
图3.5车刀构造图
(2).车刀几何参数
车刀的几何角度如图12.5所示,主要包括主偏角kr、副偏角kˊ、前角r0、刃倾角xxs、后角0、副后角0。
图3.6车刀几何角度
①前角:对切削难易程度有很大影响。增大前角使切削刃锋利,减小切削变形,
切削容易,提高表面加工质量。但前角过大,会使散热条件变差,切削温度升高,刀具磨损加剧,刀具寿命降低。
②后角:主要作用是减小后面和工件过渡表面之间的摩擦,减小后面的磨损。增大后角,可减少刀具后面和工件的摩擦,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改善加工表面质量。但后角过大,刀具易损坏,切削温度升高,刀具寿命降低。
③主偏角:影响刀具寿命、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切削力的大小。在背吃刀量和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主偏角,可使刀尖角增大,对提高刀具寿命有利。但主偏角较小时,工件易变形及产生振动,切削厚度小,断屑效果差。
④副偏角:用来减少副切削刃和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减小副偏角,可显著减少已加工表面的残留面积,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增大刀尖角,提高刀具寿命。但副偏角过小,使工件易产生振动,降低加工表面质量。
⑤刃倾角:影响切削刃的锋利性,刀头的强度和散热条件,切削力的大小和方向,切屑流出的方向。当刃倾角为正值时,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不易被划伤,但刀尖强度较差;当刃倾角为负值时,切屑流向已加工表面,易被划伤,但刀尖强度提高。增大刃倾角可使切削刃锋利,降低切削力,提高刀具寿命。但过大会使散热不利,造成非正常损坏。 4.车刀的选用
(1).按工件材料选择刀具
①铜、铝:这种材料比较软,比较好加工,壹般各种刀具都能加工。 ②钢料:对于软钢,如45钢、50钢,比较好加工,用高速钢车刀可方便加
工;对于硬钢,如738、p20、S136、油钢及五金模用的合金钢等,可用合金刀具加工。
③淬火后的材料:壹般不允许用高速钢刀具加工,应用合金刀具加工。 (2).根据加工种类选择刀具
①外圆加工:壹般选用外圆左偏粗车刀、外圆左偏精车刀、外圆右偏粗车刀、外圆右偏精车刀、端面车刀等类型。
②切槽:选择外(内)圆车槽刀。 ③螺纹:选择外(内)圆螺纹车刀。
④内孔:主要选择麻花钻、粗镗孔刀和精镗孔刀、扩孔钻、铰刀。 (3).选择刀具的大小
①尽可能选择大的刀具,能够采用大的切削用量,提高效率,加工质量有保证。
②根据加工的背吃刀量选择刀具,背吃刀量越大,刀具越大。 ③根据工件大小选择刀具,工件大的选大刀具,反之选取小刀具。 (4).机夹可转位车刀的选用
为了减少换刀时间和方便对刀,便于实现机械加工的标准化,数控车削加工时,应尽量采用机夹可转位车刀。数控车床常用的机夹可转位车刀结构形式如图3.7所示。
①刀片材质的选择
常见刀片材料有高速钢、硬质合金、涂层硬质合金、陶瓷、立方氮化硼和金刚石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硬质合金和涂层硬质合金刀片。
②刀片尺寸的选择
刀片尺寸的大小取决于必要的有效切削刃长度L。有效切削刃长度和背吃刀量ap和车刀主偏角kr有关,使用时可查阅有关刀具手册选取。
③刀片性质的选择
刀片形状主要依据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形状、切削方法、刀具寿命及刀片的转位次数等因素选择。在机床刚性和功率允许的条件下,大余量、粗加工应选用刀尖角度较大的刀片;小余量、精加工时宜选用较小刀尖角的刀片。
图3.7机夹可转位结构
2.圆弧常用加工方法
①阶梯法
图3.8为车圆弧的阶梯切削路线:先粗车阶梯,最后壹刀精车圆弧。
图3.8阶梯法
②同心圆法
图3.9为车圆弧的同心圆弧切削路线:用不同的半径圆来车削,最后将所需圆弧加工出来。
图3.9同心圆法
③车锥法
图3.10为车圆弧的车锥法切削路线:先车壹个圆锥,再车圆弧。
图3.10车锥法
(二)零件具体加工工艺制定 1.装夹和定位
该零件为轴类零件,轴心线为工艺基准,加工外表面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φ34mm外圆壹次装夹完成加工。 2.加工顺序
按先主后次,先粗后精,先外后内的加工原则确定加工路线。 ①装夹φ34mm外圆、找正,手动车削端面;
②粗加工φ34mm、φ26mm、φ16mm外圆,留精加工余量0.5mm; ③精加工R5、R10圆弧面和φ34mm、φ26mm、φ16mm外圆; 3.选择刀具
壹把外圆车刀 4.确定切削用量
车削用量的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性能、加工工艺、相关手册且结合实际经验确定:
①机床转速:外圆粗加工时为800r/min,精加工时为1000r/min; ②进给速度:粗加工外圆面时进给速度为0.5mm/r,外圆面精加工时进给速度为0.3mm/r。
5、确定加工路线
加工路线如图3.11所示
图3.11加工路线
6.选择机床和数控系统
①机床型号
机床型号为CK6132-Ⅱ型数控车床。 ②数控系统
采用广数928TD、KND数控系统。 三、编制零件加工程序 (壹)引入新知识 1.编程指令
(1)圆弧插补指令---G02/G03
顺时针圆弧插补指令:G02X(U)_Z(W)_R_F_; 逆时针圆弧插补指令:G03X(U)_Z(W)_R_F_;
参数:X、Z为绝对编程时,圆弧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值;U、W为增量编程时,圆弧终点相对于圆弧起点的位移量;R为圆弧的半径;F为进给速
度。
(2)圆弧顺逆的判断
①圆弧插补的顺逆方向判断原则:沿圆弧所在平面(XZ平面)的垂直坐标轴的负方向见去,顺时针方向为G02,逆时针方向为G03;
②根据刀架的位置判断圆弧插补的顺逆如图3.3所示。
图3.12圆弧的顺逆方向和刀架位置的关系
2.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①编程分析
该零件结构要素有圆柱面、圆弧面等,为减少热变形和切削力变形对工件尺寸的影响,应将粗加工、精加工分开进行。
采用直径编程方式,直径尺寸编程和零件图纸中的尺寸标注壹致,编程较为方便。
②加工程序清单 O0001;程序名 N01T0101;换01号刀
N02G00X100Z100;快速接近工件
N03M03S800;主轴正转,转速为1000r/min N04G01X29Z5F0.5;快速走刀至起到点 N05Z-30;粗车外圆第壹步 N06X40;X向G01退刀
N07G00Z5;Z向G00回起点 N08G01X24;X向G01定位 N09Z-16;粗车外圆第二步 N10X34;X向G01退刀 N11G00Z5;Z向G00回起点 N12G01X19;X向G01定位 N13Z-15;粗车外圆第三步 N14X25;X向G01退刀
N15G00Z5S1000;Z向G00回起点 N16G01X14F0.3;X向G01定位精加工 N17Z0;G01倒角起始点定位 N18X16Z-1;加工倒角 N19Z-15;φ16外圆加工
N20G02X26Z-20R5;R5圆弧加工 N21G01Z-27;φ26外圆加工 N22G03X34Z-35R10;R10圆弧加工 N23G01Z-45;φ34外圆加工 N24X40;X向G01退刀 N25G00Z5;Z向G00回起点 N26X100Z100;快速退刀至起刀点 N27M30;程序结束 4.加工程序的检验、修改
学生讨论、自评、检验、修改。 教师指导、讲解。 四、数控仿真和实操加工 1.零件的数控仿真
使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对加工程序进行检验,正确进行数控加工仿真的操作,完成零件的仿真加工。 2.零件的实操加工
通过仿真加工,确定零件程序的正确性后,在实训车间对该零件进行实际操作加工。
五、加工零件的检测
1.利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表面粗糙度工艺样板等量具测量工件,学生对自己加工的零件进行检测,包括尺寸精度的检测和零件加工质量的检测。
2.教师对学生加工零件进行检测,且做出点评。 六、任务扩展
针对用圆弧插补指令加工该零件的学习情境,进行扩展创新,由教师讲授,学生课后学习、应用。
1.圆弧插补I、K指定圆心位置方式
(1)编程格式
圆弧顺时针插补:G02X(U)_Z(W)_I_K_F_; 圆弧逆时针插补:G03X(U)_Z(W)_I_K_F_;
参数:I、K表示圆弧起点到圆弧圆心矢量值在X、Z方向的投影值,它们是增量值,且带有正负号,即圆心的坐标值减去圆弧起点的坐标值,在绝对、增量编程时都是以增量方式指定,在直径、半径编程时I都是半径值。
(2)编程说明
①I、K方向是从圆弧起点指向圆心,其正负取决于该方向和坐标轴方向的异同,相同为正,反之为负,如图3.7所示。
图3.7圆弧起点和矢量方向
②若在程序中同时出现I、K和R时,以R为优先,I、K无效,即以半径R方式编程。 七、学习应用
加工图所示零件,零件毛坯为φ55mm的棒料,材料为45号钢,完成零件的 数控加工,车削加工至图纸尺寸。要求: ①对零件进行简单加工工艺分析;
②要求使用刀尖半径补偿指令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③进行数控加工仿真。 附件1:
学习任务单
图示零件为简单阶梯轴,结构要素有外圆柱面、倒角和圆弧面。要求最后切断。毛坯为φ38mm的棒料,材料为45钢,要求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车削尺寸至图中要求。
附件2:
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名称或代德州 单位 名称 科技 职业 学院 夹具名称 工步内容 刀具号 刀具类型 主轴转速 使用设备 进给速度 背吃刀车间 号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工步号 /(r·min-1) /(mm·min-1) 量/mm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附件3:
评分表
数控车工考核评分表 班级姓名学号 检测项目 机 床 操 作 1 2 3 4 5 6 7 外圆 8 9 技术要求 按步骤开机、检查、润滑 回机床参考点 按程序格式输入程序,检查及修改 程序轨迹检查 工、夹、刀具正确安装 按指定方式对刀 检查对刀 Φ340-0.1Ra1.6 Φ160-0.1Ra1.6 配分 2 2 2 2 2 2 2 评分标准 不正确无分 不正确无分 不正确无分 不正确无分 不正确无分 不正确无分 不正确无分 检测结果 得分 10/6 超差0.01扣5分,降级无分 10/6 超差0.01扣5分,降级无分 8/5 8/5 8 8 8 2 2 超差降级无分 超差降级无分 超差无分 超差无分 超差无分 不符无分 不符无分 违反扣总分10分/次 圆弧 10 R10Ra3.2 11 R5Ra3.2 长度 12 45 13 20 14 15 其它 15 0.5х45° 16 未注倒角 17 安全操作规程 总配分 100 图号 总得分 加工日期 年月日 检测 评分 零件名称 加工开始 时分 加工结束 时分 停工原因 停工时间分钟 加工时间 实际时间
附件4:
学习应用
加工图所示零件,零件毛坯为φ55mm的棒料,材料为45号钢,完成零件的 数控加工,车削加工至图纸尺寸。要求: ①对零件进行简单加工工艺分析;
②要求使用刀尖半径补偿指令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③进行数控加工仿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