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长期小剂量口服克拉霉素对稳定期COPD的疗效观察

来源:一二三四网
长期小剂量口服克拉霉素对稳定期COPD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3-01-16T17:22:46.9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6期供稿 作者: 荣凯 1 李来传 2 史有奎2[导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不完全可逆且呈进行性发展

荣凯 1 李来传 2 史有奎2

(1潍坊医学院 山东潍坊 261042;2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山东潍坊 261031)

【摘要】目的:通过口服克拉霉素,评测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除了给予基础治疗外,还给予克拉霉素口服,250mg/次,1次/天,共2个月,对照组只给予基础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痰液及血清中的炎性因子(IL-6、IL-8和TNF-a)的变化和两组肺功能的变化。结果:2个月治疗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血清及痰液中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克拉霉素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但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未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克拉霉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炎性因子 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089-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不完全可逆且呈进行性发展[1]。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目前认为炎性因子对呼吸气道、肺组织实质和肺血管等处的侵润和进行性气道阻塞是最主要的特点。近年来,炎性因子IL-6、IL-8和TNF-a对COPD的发生和发展的作用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克拉霉素是新一代的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它除了有明确的抗炎作用,体外试验发现可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减少中性粒细胞产生超氧化物酶的作用[2]。本研究旨在观察克拉霉素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抗炎作用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急诊科收治的60例COPD急性期患者经治疗后均处于COPD稳定期,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为(55.6±11.7)岁,所有病例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1]。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上述患者均已排除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

对于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克拉霉素(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口服,250mg/次,1次/天,共2个月。基础治疗包括吸氧、口服茶碱、吸人支气管扩张剂,但不允许使用其它大环内酯类药、组胺拮抗剂和激素。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 1.2.2标本采集及处理

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及痰液的标本(均不少于3ml),治疗2月后分别再采集空腹静脉血及痰标本(均不少于3ml),血标本送检后,分离血清,-20℃保存,备检。痰液标本的采集方法:患者于晨起咳痰后用凉开水漱口,吸入喘康速后,室温下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40mL,时间约20~30min。吸完5min后深咳深部痰液,每次间隔3~5min后咳痰液1次,总量不少于3mL送检。将收集的痰标本放人离心管加等量二硫苏糖醇磷酸盐缓冲液,于振荡器振荡至少3min后3000r/min离心取上清液,分装保存于-20℃冰箱待检。血清及痰标本IL-6、IL-8和TNF-a水平测定均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试剂盒由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均按试剂盒内所附说明书进行。 1.2.3肺功能测定

本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测定肺功能参数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I/FVC)。肺功能用日本捷斯特公司生产的H1801肺功能仪测定。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入选者的一般情况

实验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腹胀症状,继续口服药物后症状消失。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无人退出。两组在性别、年龄等各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入选者的一般情况(x-±s)

2.2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中IL-6、IL-8和TNF-a水平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中IL-6、IL-8和TNF-a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中IL-6、IL-8和TNF-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8和TNF-a水平比较(x-±s)

注:*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痰液IL-6、IL-8和TNF-a水平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痰液中IL-6、IL-8和TNF-a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痰液中IL-6、IL-8和TNF-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痰液中IL-6、IL-8和TNF-a

注:*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结果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指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结果比较(x-±s)

注:*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COPD发病的关键机制是外界致病因素在易患个体导致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肺功能受损等症状。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细胞与该病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中性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通过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而参与该慢性炎症的发生。呼吸道感染是COPD急性发作最常见的诱因,而急性感染的最主要特征是炎性因子的表达,如IL-6、IL-8、TNF-a的表达[3][4]。

克拉霉素是新型14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近些年来研究发现大环内酯类药物除了具有抗微生物作用外,还拥有独立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特别是对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有显著疗效[5]。从表2与表3可以看出,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液和痰液中的炎性因子IL-6、IL-8、TNF-a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别,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实验组炎性因子IL-6、IL-8、TNF-a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克拉霉素能有效的清除痰液及血浆中的炎性因子,故卡拉霉素有较为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主要有:①抗氧化作用,减少中粒细胞的聚集,降低其增加所引起的损伤;②抑制气道上皮黏蛋白的分泌并阻断氯离子通道抑制水分分泌,从而减少气道黏液的分泌;③抑制中粒细胞黏附于气道上皮,杀灭巨噬细胞与中粒细胞;④可有效的遏制炎症细胞因子,减少IL-6、IL-8、TNF-a等炎性因子的释放等[6] 。

克拉霉素能否通过影响气道炎症因子的水平改善肺功能,是本组试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经过克拉霉素治疗2月后,其肺功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并无明显改善。原因可能为COPD病理基础为气道壁重塑、气道固定性狭窄,气流阻塞为进行性、不可逆,本实验组患者虽给予克拉霉素治疗后痰液及血浆中的炎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但肺功能在2个月内变化不大,改善不明显。

克拉霉素是新型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本实验已证明该药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且对酸稳定,组织渗透性强疗效显著,且能减少给药次数,临床价值大,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但此项研究观察时间较短,不能判断克拉霉素对COPD患者的远期作用,进一步研究应加大样本量,在研究期间动态观察各指标及延长观察时间以取得更确切的资料。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l7.

[2]Pukhalsky AL,Shmarina GV,Kapranov NI,et a1.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modulating effects of clarithromycin in patients withcystic fibrosis lung disease[J].Mediators Inflamm,2004,13(2):111.

[3]牟小芬,田亚平,郭广宏等.探讨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C-反应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志.2005,15(6):615-617.

[4]杨永红,王导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TNF-a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探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0,26(9):887.

[5]Crosbie PA,woodhead MA.Long-term maerolide therapy in chronic inflammatory airway diseases[J].EurRespir J,2009,33:171-181. [6] 胡志雄,周海英,张熙,等。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27(2):120-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