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推行节能建筑不仅逐渐称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而且还符合全球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从节能建筑的相关概述出发,对于节能建筑存在的设计问题进行了辨析,最后对于节能建筑的应对措施进行总结和论述。
关键词:节能建筑;解决措施;能源;政府; 一.节能建筑的规划设计概述
节能建筑就是说在生产建筑材料、建造房屋、使用材料施工等方面,在以满足同等目的的前提下,最大可能的降低能耗,来确保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使用能源的合理性,使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具体来讲,节能建筑就是在建筑设计规划的过程中,按照节能的标准,使用节能型的材料、工艺、技术和产品等,在确保室内环境质量良好情况下,合理设计建筑结构的性能,提升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或者采暖供热等一些功能的运行效率,以此来减少供热系统、照明、热水供应产生的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由于大部分高能耗建筑的存在,国民经济负担很大,如果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就有可能加剧能源危机。因此推行节能建筑迫在眉睫,要使节能建筑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认真规划,从细节入手,付出时间与精力,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和基准,各个环节全方位贯彻执行节能方法,由国家和政府带领,在节能建筑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根据前几年实践效果来看,只有坚持踏踏实实的强力推进,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真正缓解资源供应和社会经济的矛盾,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保证资源节约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节能建筑存在的问题
(一)节能建筑观念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我国的节能建筑工程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尚未予以高度重视,从而导致了我国建筑从业人员节能意识淡薄,思想观念逻辑较差,对节能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尚未系统化、标准化。而人民政府也没有将节能建筑放在重点进行指导分析,没有意识到节能建筑对我国带来的巨大效益,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意识到节能建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无法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加上我国节能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基本上我国的节能建筑工作无法可依,有些地方则放任自流,这就导致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工程图深度不够,设计不科学,在实施过程中又不按照规范的工程图执行,与验收不匹配,有违设计部的节能标准,建造工作长期停滞,甚至出现偷工减料、以假乱真的违法行为。
(二)节能思想在建造设计中不能全面体现
节能建造的各项指标并没有标定为强制性条文,没有把审图、验收和检测严格控制。造成设计人员对国家规范和业主意识之间的矛盾左右为难。而节能建筑设计本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篇章,要求根据规范和条文的要求进行严格设计考虑,而设计单位的节能专篇过于简洁甚至没有专篇论述,因此不能反应建筑节能的相关技术要求。某些工程在保温设计时运用的材料及厚度表达不清,设计说明不明确,有的装饰材料明明是两种以上不同材料,却一概而论记录在同样的节能登记表中,使得节能布局在节能建筑设计中的展现不够切实。节能专篇若与做法说明脱节,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漏项或错位的可能。
(三)节能建筑技术水平落后
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先进成熟的技术。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能源危机发生后就开始注重研究分析建筑节能的技术,而我国当时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一方面的问题,以致于节能建筑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一段距离。我国属于正在起步发展的建筑节能产业,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产业中,起点低,水平差,创新弱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改进的问题。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需要大量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作为基础支撑,但是我国的支撑力度还明显不够。
(四)节能建筑的管理结构与管理体制不健全
长久以来,节能建筑机构没有强大的管理机构,一些建设部存在具有节能建筑协调的领导小组,但大多数地方仍然没有具体的相应管理机构,这导致节能建筑不能有效的实行。由于节能建筑市场是与管理,导致建筑工程的节能材料良莠不齐,产品质量存在诸多问题,使产品在生产流通等环节中的质量监管不合格,技术标准不完善,更使节能建筑工艺技术发展缓慢。而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和其他机构的分离,各方面关系不顺,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责不明确,没有完善的建筑节能执法机构,政府监督的考核不严谨,矛盾很多,导致节能工作发展缓慢。
三.节能建筑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
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全社会重视意识的提高。节能建筑必须做到以政府为核心,国家运用法律强制实行的相互配合实现。我国政府必须制定节能的专门法律,认真贯彻节能标准和法规,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要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当作一项日常的重要工作来抓。不能只单纯依靠建设商自发的行为,想要引导市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就要采取一些相应的决定性经济鼓励政策,可以学习国外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建筑节能资金的投入。
(二)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
想要尽量缩减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减少建筑设施运行的能量损失,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就必须重视高新技术的开发。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技术措施,如英国建筑研究院的节能办公楼,这个人工照明系统不仅减少能源消耗,而且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感受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如德国的外墙节能技术,利用外附发泡聚苯板,实现了废物利用、节能环保的目标。我国应该在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加大利用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生产二次再利用建材,加强再生节能建筑材料的再利用,同时探究先进的技能手段寻求开发利用新能源,不断完善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能源。
(三)建立权威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
节能建筑是一个复杂的运作过程,设计的部门众多,工作量大,想要使节能建筑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就必须要建立相应的权威管理机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强化考核监管,各地建设局和有关单位应符合各地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把资源节约和废物利用等要求严格纳入强制性内容,对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强制制止不得审批。对经审核严重不符的节能建筑工程不予销售使用。各大权威管理机构应对节能建筑工程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四.结束语
中国不仅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家,更是一个建筑大国。随着我国小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事业的不断崛起,建筑耗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弱点。想要大大缓解国家日益增长的能源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就必须推行节能建筑。相信在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下,一定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力减少能源的损耗,努力创造低成本、高效率的节能建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