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路分类按电路参数分有 BD ,按电路性质分有 AC 。(A.线性电路 B.集总参数电路 C.非线性电路 C.分布参数电路)
1-2.实现信息的传送和处理的电路称为_B_电路。(A.电工 B.电子 C.强电 )
1-3.实现电能的输送和变换的电路称为__C__电路。(A.电子 B.弱电 C.电工 D.数字)
1-4.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远小于其工作信号波长,这种电路称为 B 电路。(A.分布参数 B.集总参数)
1-5.若描述电路特性的所有方程都是线性代数方程或线性微积分方程,则这类电路是 A 电路。(A.线性 B.非线性)
2-1.电压的单位是 B ,电流的单位是 A ,有功功率的单位是 D ,能量的单位是 E 。(A.安培 B.伏特 C.伏安 D.瓦 E.焦耳 F.库仑)
2-2.某元件功率为正(P0),说明该元件__B__功率,则该元件是__D__。(A.产生 B.吸收 C.电源 D.负载 )
2-3.电容是 BC 元件,电容上的电压 F ,流过电容的电流 E 。(A.耗能 B.储能 C.记忆 D.无记忆 E.能跃变 F.不能跃变)
2-4.图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阻Rab在开关K打开与闭合时分别为 A 。 A. 10 ,10 B. 10,8 C. 10,16 D. 8,10
4
a
4
b
16
2-5..电位的单位是 A ,无功功率的单位是 E ,视在功率的单位是 C ,电荷的单位是 F ,电流的单位是 B 。(A.伏特(V) B.安培(A) C.伏安(VA) D.瓦(W) E.泛尔(Var) F.库仑(C)) 2-6. 电容电压uc具有连续性,所以电容上的电压 B ,电容具有记忆 C 。(A.能跃变 B.不能跃变 C.电流作用 D.电压作用)
2-7.独立电源有 A 和 B 两种。(A.电压源 B.电流源 C.受控源)
2-8.电感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 A ,在高频交流电路中相当于 B 。(a.短路 b.开路)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2-9.电压和电流的关联方向是指电压、电流 B 一致。(a.实际方向 b.参考方向 c.电位降方向)
2-10.两个电容C1=3μF,C2=6μF串联时,其等效电容值为__D__μF
A.9 B.3 C. 6 D.2
2-11.某元件功率为负(P0),说明该元件__A__功率,则该元件是__C___。(A.产生 B.吸收 C.电源 D.负载 )
2-12. 图示(a)电路中端电压U为 A ;(b)图中U为 B 。 A. 8 V B. -2 V C. 2 V D.-4 V
3A
1
4A
+ U -
3 V 1Ω 5 V U
+ 5V -
(a) (b)
2-13. 已知图b中的US1 = 4 V,IS1 = 2 A 。用图b所示的等效理想电流源代替图a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 C 。 (A. 6 A B. 2 A C. -2 A)
图a 图b
12-14. .电 容 器 C 的 端 电 压 从 0 升 至 U 时,电 容 器 吸 收 的 电 能 为 A 。(A.CU22U22 B.2CU C. )
C2-15. 下图所示 电 路 中 A、B 两 点 间 的 等 效 电 阻 与 电 路 中 的 RL 相 等,则 RL 为 C 。 (A. 40
B. 30
C. 20 )
AB....RL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2-16. 在下图所 示 电 路 中,电 源 电 压 U = 6 V。若 使 电 阻 R 上 的 电 压 U1 = 4 V,则 电 阻 R 为 B 。 (A. 2
B. 4
C. 6 )
+U-2R+U1-
2-17.电感L是 BC 元件,流过电感的电流 F ,电感上的电压 E 。(A.耗能 B.储能 C.记忆 D.无记忆 E.能跃变 F.不能跃变)
2-18.流过电感的电流具有连续性,因此 B ,电感具有记忆 D 。(A.能跃变 B.不能跃变 C.电流作用 D.电压作用)
2-19.电容器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 A ,容量足够大时在交流电路中相当于 B 。(A.开路 B.短路)
2-20.求下图U= C ,(A.16V B.4V C.-10V),A元件是 A (A.负载 B.电源),该元件是 A (A.消耗 B.产生)功率。
2-21. 图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D 。 (A.1A B.2A C.3A D.4A )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2-22.图示电路中,流过元件A的电流I= C ,该元件在电路中 A 功率(A.吸收 B.发出 C.2A D.-2A )。
2-23. 图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阻为 A 。 A. 2B. 6 C. 8 D.10
3
a
2
12
2
2
b
3
3-1. 图示电路中节点a的节点电压方程为 B 。 A. 8Ua-2Ub=2 B. 1.7Ua-0.5Ub=2 C. 1.7Ua+0.5Ub=2 D. 1.7Ua-0.5Ub=-2
1A
5
+ 15V -
a
21
b 4
3-2. 图示电路中网孔1的网孔电流方程为 A 。 A. 11Im1-3Im2=5 B. 11Im1+3Im2=5 C. 11Im1+3Im2=-5 D. 11Im1-3Im2=-5
8
+ 5V
_
Im1
+
Im2
_
6V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3-3.列网孔方程时,要把元件和电源变为 B 才列方程式。 A. 电导元件和电压源 B.电阻元件和电压源 C.电导元件和电流源 D.电阻元件和电流源
3-4.列节点方程时,要把元件和电源变为 C 才列方程式。 A.电导元件和电压源 B.电阻元件和电压源 C.电导元件和电流源 D.电阻元件和电流源
3-5.列网孔方程时,互电阻符号取 A ,而节点分析时,互电导符号 C 。 A.流过互电阻的网孔电流方向相同取+,反之取- B.恒取+ C.恒取-
3-6.理想运放在线性运用时,同相端电压u+与反相端电压u-,可认为是 C ;而同相端电流i+与反相端电流i-,可认为是 A 。 A.等于0 B.等于无穷大 C.相等
3-7. 在有 n个结点、b条支路的连通电路中,可以列出独立KCL 方程和独立KVL方程的个数分别为 D 。
(A. n ;b B. b-n+1;n+1 C. n-1 ;b-1 D. n-1; b-n+1) 3-8. 某电路的图如图所示,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C 。 A. 该电路独立的KCL方程为4个 B. 该电路独立的KVL方程为2个
C. 该电路的图是连通图,它的一个树具有3个树枝,3个余枝 D. 利用回路电流法求解该电路,需要列出4个独立回路电流方程
4-1. 下图电路中,Is = 0 时,I = 2 A , 则 当Is= 8 A 时,I 为 C 。 (A. 4 A B. 6 A C. 8 A D. 8.4 A)
(提示:Is = 0 时,该支路断开,由叠加原理考虑)
4-2. 图示电路中2Ω电阻的吸收功率P等于 B 。 (A.4W B.8W C.0W D.2W )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4-3.应用叠加定理求某支路电压、电流是,当某独立电源作用时,其他独立电源,如电压源应 B ,电流源应 A 。
(A.开路 B.短路 C.保留)
4-4.戴维宁定理说明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等效为 B 和内阻 C 连接来表示。 (A. 短路电流Isc B. 开路电压Uoc C.串联 D.并联)
4-5. 诺顿定理说明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等效为 B 和内阻 D 连接来表示。 (A.开路电压Uoc B.短路电流Isc C.串联 D.并联)
4-6. 求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内阻时: (1)无源网络的等效电阻法,应将电压源 B 处理,将电流源 A 处理;(2)外加电源法, 应将电压源 B 处理,电流源 A 处理;(3)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法,应将电压源 C 处理,电流源 C 处理。 (A.开路 B.短路 C.保留)
5-1. 正弦波的最大值是有效值的 B 倍。(A.
1 B.2 C.22) 25-2. 一个交流RC并联电路,已知IR=6mA, IC=8mA,总电流I等于___B____A。
(A.14 B.10 C.2 )
5-3. 一个交流RC串联电路,已知UR=3V,UC=4V,则总电压等于 C V。(A. 7 B. 1 C. 5) 5-4. 一个理想变压器,已知初级电压为220V,初级匝数N1=660,为得到10V的次级电压,则次级匝数N2为 C 匝。(A.50 B.40 C.30 D.20)
5-5. 如下图,将 正 弦 电 压 u =10 sin ( 314t + 30 ) V 施 加 于 电 阻 为 5 的 电 阻 元 件 上,则 通 过 该 元 件 的 电 流 B 。
(A.2 sin314t A B.2 sin( 314t+30 ) A C.2 sin( 314t-30 ) A)
i+u-
5-6. 表示交流正弦波特征的三要素是 ACE ,求瞬变过程的电压、电流表达式的三要素是 BDF 。(A.快慢(ω,f,T) B.初始值y(0+) C.大小(瞬时值、有效值、最大值) D.稳态值y(∞) E.相位 F.时间常数(0))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5-7. 在三相交流电路中,当负载Y形连接时,线电压是相电压的___B____倍。 (A. 1 B.3 C.
2 D.23 )
5-8. 已 知 某 正 弦 电 压 的 频 率 f = 50 Hz ,初 相 角=30,有效值为100 V,则 其 瞬 时 表 达 式 可 为 D 。
(A. u = 100 sin( 50t+30 ) V B. u = 141.4 sin( 50t+30 ) V C. u = 200 sin( 100t+30 ) V) D. u = 141.4 sin( 100t+30 ) V
5-9. 图示电路中uS (t) = 2 sin t V,则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阻抗等于 A 。 (A.(1-j1)Ω B.(1+j1)Ω C.(1-j2)Ω D.(1+j2)Ω)
5-10.有功功率的单位是 B ,无功功率单位是 C ,视在功率单位是 A 。 (A.伏安(VA) B.瓦(W) C.乏(Var) D.焦耳
5-11.一个交流RL串联电路,已知总电压U=10V,UR=6V,电感上电压UL= C 。 (A.4V B.16V C.8V)
5-12. 一个交流RL并联电路,已知流过电阻的电流IR=3A,流过电感的电流IL=4A,则总电流I= C A。(A.7 B.1 C.5)
5-13. 一个交流LC并联电路,已知流过电感的电流IL=5A,流过电容的电流IC=3A,则总电流I= B A。(A.8 B.2 C.4)
5-14.在三相交流电路中,若电源是Y形连接,负载∆形连接,则负载线电压是相电压的 A 倍,线电流是相电流的 B 倍。 (A.1 B.3 C.2 D.23)
5-15. 理想变压器实现阻抗变换,次级接RL,变比为n,这初级输入电阻等效为___A___。
A.n2RL B.RLn2 C.2nRL D. RL2n
6-1. RLC串联回路谐振时,阻抗 B ,总电流 A ,回路品质因数Q越高,通频带 D ,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选择性 E 。(A.最大 B.最小 C.越大 D.越小 E.越好 F.越坏)
6-2. GLC并联回路谐振时,导纳 B ,总电压 A ,回路品质因数Q越高,通频带△ω则 D ,选择性 E 。(A.最大 B.最小 C.越大 D.越小 E.越好 F.越坏)
6-3. 图示串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Q等于 B 。 (A.1 B.10 C.100 D.200 )
6-4.有用信号频率465KHz,选用 C 滤波器;有用信号低于500Hz,应采用 A 滤波器;希望抑制50Hz交流电源的干扰,应采用 D 滤波器;希望抑制1KHz以下信号,应采用 B 滤波器。
(A.低通 B.高通 C.带通 D.带阻)
6-5.RLC串联回路谐振时,ULUC A , GLC并联回路谐振时ILIC B ,在相位上,它们是 D 。
(A.Q0US B. Q0IS C.同相 D.反相)
6-6.交流电路中,在相位上,电感上的电压uL B 电感中电流iL,电容器上的电压uC A 流过电容的电流iC。
(A.滞后90 B.超前90 C.保持不变)
7-1.双口网络的输入阻抗Zin是 B 阻抗,它是不考虑 C 的;双口网络的输出阻抗Z0是 A 阻抗,它是不考虑 D 的。
(A.从输出端看进去的 B.从输入端看进去的 C.信号源内阻抗ZS D.负载阻抗ZL) 7-2.双口网络有四种转移函数或传递函数:
电压增益函数Ku(jω)是 B 之比, 电流增益函数Ki(jω)是 C 之比, 转移阻抗ZT(jω)是 A 之比, 转移导纳YT(jω)是 D 之比。
(A.输出电压U2与输入电流I1 B. 输出电压U2与输入电压U1 C.输出电流I2与输入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电流I1 D. 输出电流I2与输入电压U1) 8-1.分析瞬变过程的三要素法只适用于 B 。
(A.一阶交流电路 B.一阶直流电路 C.二阶交流电路 D.二阶直流电路)
8-2.求三要素法的初始值时,应用换路定律应将 B 作为电压源,将 A 作为电流源,电路结构不变,求出其他初始值y(0+)。
(A. iL(0+)=iL(0-)=IS B. uC(0+)=uC(0-)=US)
8-3.求三要素法的稳态值y()时,应将电感L B 处理,将电容C A 处理,然后求其他稳态值。 (A.开路 B.短路 C.不变)
8-4.时间常数0越大,表示瞬变过程 B 。 (A.越快 B.越慢 C.不变)
8-5. RC电路初始储能为零,而由初始时刻施加于电路的外部激励引起的响应称 为___C____响应。 (A.暂 态
B. 零 输 入 C. 零 状 态)
9-1.非线性电阻是指 B 关系满足非线性函数; 非线性电容是指 A 关系满足非线性函数; 非线性电感是指 C 关系满足非线性函数。
(A.电压——电荷u-q B.电压——电流u-i C.电流——磁通i-Φ) 9-2.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相当于开关 B ,截止时相当于开关 A 。 (A.断开 B.接通短路) —1、图1电路电流I等于
(A) -2A (B) 2A
(C) -4A (D) 4A 解:(1)用叠加定理作:
186 I34A
3636(2) 节点法求解:列节点方程
a63AII13I218V题1图U1118 ()Ua3 Ua12V Ia4A
3366(3) 网孔法求解:列网孔方程 I13A
9I23318 I21A II1I24A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 2、图2电路,电压U等于 (A) 6V (B) 8V (C) 10V (D)16V 解:(1)节点法求解:列节点方程
22I6V5I2IUU26V10I题2图题2图116()U5I222U6I 2解得U=8V
(2) 电源互换等效求解(将受控电流源互换为受控电压源。注意求解量U的位置!参看题2图) 10I64II1AU2I68V —3、图3电路,1A电流源產生功率Ps等于 (A) 1W (B) 3W (C) 5W (D) 7W 解: U=1×3-3+1×1=1V 所以
PsU11W
33V3U1题3图1A—4、图4电路,电阻R等于 (A)5 (B)11 (C)15 (D)20 解: 30-18=10I I=1.2A
18 R=15
1.218V5AR64618VRI30V4—5、图5电路,电容Cab等于 (A)1F (B) 4F (C) 9F (D) 11F 解: Cab36211F
题4图a3F6F题4图2Fb题5图—6、图6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S闭合,则t=0时电容上的 (A) 13.5J (B) 18J (C) 36J (D) 54J 解: 6u(0)96Vc 36 uC(0)uC(0)6V 112wC(0)CuC(0)36254J 2239VS63储能wC(0)等于
3FuC题6图—7、图7电路,节点1、2、3的电位分别为U1,U2,U3,则节点1的节点电位方程为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A) 4U12U2U34 (B) 7U12U24U34 (C) 4U12U2U34 (D) 2.5U10.5U2U34 解: G110.52V20.5931A10.516V8题7图11114S G122S
0.50.50.510.5116 G131S Is114A
0.50.50.50.51200H所以答案A正确。 1010150H—8、图8所示电路,其品质因数Q等于
M50H50H (A) 40 (B) 50
800pF50H (C) 80 (D) 100 800pF100H题解8图题8图解:画等效电路如题解8图所示。
L C QR20010680010125010160A—9、图9所示正弦稳态电路,已知Is (A)2180A (B)20A (C)8180A (D) 80A
Is等于 则电流II142 :1I3IsI14Zin题9图题解9图参考方向如图中所标。将电路等效为题解9图。图中 解:设电流I12 Zin()2312
1 I144Is16040A 4Zin412应用变流关系,得 2I8180A I11—10、题10所示滤波电路,取电容电压为输出,则该电路Is (A) 高通滤波电路 (B) 低通滤波电路 (C) 带通滤波电路 (D) 全通滤波电路
解:画相量模型电路如题解10图。由分流公式,得 Is211FUC为
题10图21UC1j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题解 10图 .WORD完美格式.
I1jC12j1Is1j3Is
U11CjIC1j3Is H(j)UC1I H(j)s1j3故知该滤波电路为低通滤波电路。
1、 图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
1)1A
2)2A 3)3A 4)4A
2、图示单口网络的短路电流isc等于( )1)1A
2)1.5A 3)3A
4)-1A
3、图示电路中电压 u等于( ) 1)4V 2)-4V
3)6V 4)-6V
4、图示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uoc等于( )1)3V 2)4V 3)5V 4)9V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10,H(j0)1192,H(j)0 i 7A42122+ 6V isc4_4- 10V +-1222u+++- 2V ++6Vuoc3V_-_
.WORD完美格式.
5、图示电路中电阻R吸收的功率P等于( ) 1)3W
+2)4W
3)9W
3V4)12W
_
6、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 RL吸收的最大功率等于( ) 1)0W 2)6W 3)3W 4)12W
7、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等于( ) 1)2Ω
2)4Ω 3)6Ω 4)-2Ω
23AR135:1+RL6V_4a-2i+b8、图示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的电容电压uc(0)等于( ) 1)2V 2)3V 3)4V 4)0V
9、图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的电压uc()等于( ) 1)2V +2)4V 6V3)6V 4)8V _
10、图示电路在开关断开后电路的时间常数等于( ) ++t0+24V_1Fuc-+_2V222+t01F2u1+ -uc-42- +u1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2F2+t01F .WORD完美格式.
1)2S 2)3S 3)4S 4)7S
11、图示电路的开关闭合后,电感电流i(t)等于() 1)5e2t A
2)5e0.5tA
3)5(1e2t) A
4)
5(1e0.5t)A
12、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压u(t)的振幅等于() 1)1V 2)4V 3)10V 4)20V
13、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压u(t)的初相等于() 1)36.9
2)36.9 3)53.1
IIR4)N
14、图示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阻抗等于() 1)(3+j4) 2)(0.33-j0.25) 3)(1.92+j1.44) 4)(0.12+j0.16)
15、图示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导纳等于() 1)(0.5+j0.5) S 2)(1+j1) S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t0i5A21H10s1H+u+s0.25F_u_us(t)cos(2t)V3+u+s2H_u_us(t)5cos(2t)Va+3_j4b1a j1j2b .WORD完美格式.
3)(1-j1) S 4)(0.5-j0.5) S
16、图示单口网络的功率因素为() 31)0.8 a2)0.707 3)-0.6 0.25F4)0.6 b w1rad/s
17、图示电路中电阻R吸收的平均功率P等于() 41)12.5W +2)16W 3)32W u3Hs4)25W _ us(t)102cos(2t)V
18、图示电路中负载获得的最大平均功率等于() 51F1)2.5W 2)5W +3)10W 4)20W usZL _ us(t)10cos(3t)V
19、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感为() 1H1)1H
2)2H
a3)3.5H 4)4H 4H1H b
20、图示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为() 1)0.01 2)1 3)10 is1001H1F4)100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1H .WORD完美格式.
二、 选择填空题(在每小题的三个备选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空格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计算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和电压u。
i+288V_4u+-0.5i
2、计算图示电路的电压u1和u2
6V+ -+u1-36+u2-1A
3、计算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获得的最大功率。
+ -9V36RL63
4、图示电路原已稳定,t0闭合开关,求t0的电容电压uc(t)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2+1F+ -uc6V_t043A
5、图示电路中电流iL(t)2cos(2t)A,求稳态电流i(t)。
i+2iL0.5H+_1Fus_uL
四、计算题
1、用网孔分析法计算图示电路中的网孔电流i1和i2。
i12154Vi110Vi2i23i34A2
10t)V,求电流i1(t)和i2(t)。 2、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已知us(t)162cos(0.3HUS3i10.1F0.1H0.2H2i2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参考答案—III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2. (1); 3. (2); 4. (1); 5. (3); 6. (3); 7. (1); 8. (2); 9. (4); 10. (2); 11. (3); 12. (4); 13. (1); 14. (3); 15. (4); 16. (4); 17. (2); 18. (1); 19. (3); 20. (4)
1、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B ) A、一定为正值 B、一定为负值 C、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
2、已知空间有a、b两点,电压Uab=10V,a点电位为Va=4V,则b点电位Vb为( B ) A、6V B、-6V C、14V
3、当电阻R上的u、i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B ) A、uRi B、uRi C、uR i
4、一电阻R上u、i参考方向不一致,令u=-10V,消耗功率为0.5W,则电阻R为( A ) A、200Ω B、-200Ω C、±200Ω
5、两个电阻串联,R1:R2=1:2,总电压为60V,则U1的大小为( B ) A、10V B、20V C、30V
6、已知接成Y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Δ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C ) A、全是10Ω B、两个30Ω一个90Ω C、全是90Ω 7、电阻是( C )元件,电感是( B )的元件,电容是( A )的元件。 A、储存电场能量 B、储存磁场能量 C、耗能
8、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 C ) A、负载电阻增大 B、负载电阻减小 C、电源输出的电流增大 9、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B )
A、有等效变换关系 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 C、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 10、当恒流源开路时,该恒流源内部( B )
A、有电流,有功率损耗 B、无电流,无功率损耗 C、有电流,无功率损耗 1、叠加定理只适用于( C )
A、交流电路 B、直流电路 C、线性电路 2、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 B ) A、支路电流法 B、回路电流法 C、结点电压法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3、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 C ) A、支路电流法 B、回路电流法 C、结点电压法 4、必须设立电路参考点后才能求解电路的方法是( C ) A、支路电流法 B、回路电流法 C、结点电压法 5、只适应于线性电路求解的方法是( C )
A、弥尔曼定理 B、戴维南定理 C、叠加定理
1、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瞬时值伏安关系可表达为( C )
A、uiXL B、u=jiωL C、uLdi dt2、已知工频电压有效值和初始值均为380V,则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B )
A、u380sin314tV B、u537sin(314t45)V C、u380sin(314t90)V
3、一个电热器,接在10V的直流电源上,产生的功率为P。把它改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使其产生的功率为P/2,则正弦交流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 C ) A、7.07V B、5V C、10V
4、已知i110sin(314t90)A,i210sin(628t30)A,则( C )
A、i1超前i260° B、i1滞后i260° C、相位差无法判断
5、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6、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7、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B )。 A、最大值 B、有效值 C、瞬时值
8、314μF电容元件用在100Hz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所呈现的容抗值为( C ) A、0.197Ω B、31.8Ω C、5.1Ω
9、在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伏安关系表示错误的是( B ) A、uiR B、U=IR C、UIR
10、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Ω、2.5W”,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A ) A、50mA B、2.5mA C、250mA
11、u=-100sin(6πt+10°)V超前i=5cos(6πt-15°)A的相位差是( C ) A、25° B、95° C、115° 12、周期T=1S、频率f=1Hz的正弦波是( C )
A、4cos314t B、6sin(5t+17°) C、4cos2πt
1、标有额定值为“220V、100W”和“220V、25W”白炽灯两盏,将其串联后接入220V工频交流电源上,其亮度情况是( B )
A、100W的灯泡较亮 B、25W的灯泡较亮 C、两只灯泡一样亮
2、在RL串联的交流电路中,R上端电压为16V,L上端电压为12V,则总电压为( B ) A、28V B、20V C、4V 3、R、L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为( C )
A、ZRjL B、ZRL C、ZRjXL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 .WORD完美格式.
4、已知电路复阻抗Z=(3-j4)Ω,则该电路一定呈( B ) A、感性 B、容性 C、阻性 5、电感、电容相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为( C ) A、UI B、I2X C、0 6、在右图所示电路中,R=XL=XC,并已知安培表A1A2、A3的读数应为( C )
A、1A、1A B、3A、0A C、4.24A、3A 7、每只日光灯的功率因数为0.5,当N只日光灯相并联( C );若再与M只白炽灯并联,则总功率因数( A ) A、大于0.5 B、小于0.5 C、等于0.5
8、日光灯电路的灯管电压与镇流器两端电压和电路总电压的关系为( B ) A、两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B、两电压的相量和等于总电压
1、RLC并联电路在f0时发生谐振,当频率增加到2f0时,电路性质呈( B ) A、电阻性 B、电感性 C、电容性
2、处于谐振状态的RLC串联电路,当电源频率升高时,电路将呈现出( B ) A、电阻性 B、电感性 C、电容性 3、下列说法中,( A )是正确的。
A、串谐时阻抗最小 B、并谐时阻抗最小 C、电路谐振时阻抗最小 4、下列说法中,( B )是不正确的。
A、并谐时电流最大 B、并谐时电流最小 C、理想并谐时总电流为零 5、发生串联谐振的电路条件是( C ) A、
u A1 A2 A3 的读数为3A,则安培表C 时,总的功率因数
L R 0LR B、f01LC C、01LC*
6、正弦交流电路中,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C ) A、RLR0 B、ZLZS C、ZLZS 1、符合全耦合、参数无穷大、无损耗3个条件的变压器称为( B ) A、空芯变压器 B、理想变压器 C、实际变压器
2、线圈几何尺寸确定后,其互感电压的大小正比于相邻线圈中电流的 ( C ) A、大小 B、变化量 C、变化率 3、两互感线圈的耦合系数K=( B ) A、
MMM B、 C、
L1L2L1L2L1L24、两互感线圈同侧相并时,其等效电感量L同=( A )
L1L2M2L1L2M2L1L2M2A、 B、 C、
L1L22ML1L22M2L1L2M25、两互感线圈顺向串联时,其等效电感量L顺=( C )
A、L1L22M B、L1L2M C、L1L22M 6、符合无损耗、K=1和自感量、互感量均为无穷大条件的变压器是( A ) A、理想变压器 B、全耦合变压器 C、空芯变压器 7、反射阻抗的性质与次级回路总阻抗性质相反的变压器是( C )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A、理想变压器 B、全耦合变压器 C、空芯变压器 8、符合无损耗、K=1和自感量、互感量均为有限值条件的变压器是( B ) A、理想变压器 B、全耦合变压器 C、空芯变压器
1、某三相四线制供电电路中,相电压为220V,则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为( C ) A、220V B、311V C、380V
2、在电源对称的三相四线制电路中,若三相负载不对称,则该负载各相电压( B ) A、不对称 B、仍然对称 C、不一定对称 3、三相对称交流电路的瞬时功率为( B )
A、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量 B、一个常量,其值恰好等于有功功率 C、0
4、三相发电机绕组接成三相四线制,测得三个相电压UA=UB=UC=220V,三个线电压UAB=380V,UBC=UCA=220V,这说明( C )
A、A相绕组接反了 B、B相绕组接反了 C、C相绕组接反了
5、某对称三相电源绕组为Y接,已知UAB38015V,当t=10s时,三个线电压之和为( B ) A、380V B、0V C、380/3V
6、某三相电源绕组连成Y时线电压为380V,若将它改接成Δ形,线电压为( C ) A、380V B、660V C、220V
7、已知XC6的对称纯电容负载作Δ接,与对称三相电源相接后测得各线电流均为10A,则三相电路的视在功率为( A )
A、1800VA B、600VA C、600W
8、测量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有很多方法,其中三瓦计法是测量( C )电路的功率。 A、三相三线制电路 B、对称三相三线制电路 C、三相四线制电路
••••9、三相四线制电路,已知IA1020A,IB10100A,IC10140A,则中线电流IN为( B ) A、10A B、0A C、30A 10、三相对称电路是指( C )
A、电源对称的电路 B、负载对称的电路 C、电源和负载均对称的电路 1、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在电路中产生的零输入响应中( B )
A、仅有稳态分量 B、仅有暂态分量 C、既有稳态分量,又有暂态分量 2、在换路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电感电流不能跃变 B、电感电压必然跃变 C、电容电流必然跃变 3、工程上认为R=25Ω、L=50mH的串联电路中发生暂态过程时将持续( C ) A、30~50ms B、37.5~62.5ms C、6~10ms
4、图3.4电路换路前已达稳态,在t=0时断开开关S,则该电路( C ) A、电路有储能元件L,要产生过渡过程 B、电路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 C、因为换路时元件L的电流储能不发生变化,所5、图3.5所示电路已达稳态,现增大R值,则该电路A、因为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
B、因为电容C的储能值没有变,所以不产生过渡C、因为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 6、图3.6所示电路在开关S断开之前电路已达稳态,若电路中L上通过的电流
0•R1 + US - S (t=0) R2 R图 3.4 L
以该电路不产生过渡过程。 ( B ) 过程
+ US - C
在t=0时将开关S断开,则
00为( A )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图 3.5
.WORD完美格式.
A、2A B、0A C、-2A
7、图3.6所示电路,在开关S断开时,电容C
+ 10mH S 5Ω (t=0) A、10V B、0V 图3.6
- 10V 10μF
两端的电压为( A ) C、按指数规律增加 你能否确定其傅里叶级数
1、任意给出几种常见的非正弦周期信号波形图,展开式中有无恒定分量( B )
A、不能 B、能 C、不确定
2、某方波信号的周期T=5μs,则此方波的三次谐波频率为( C ) A、106Hz B、2×106Hz C、6×105Hz
3、周期性非正弦波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中,谐波的频率越高,其幅值越( B ) A、大 B、小 C、无法判断
4、一个含有直流分量的非正弦波作用于线性电路,其电路响应电流中( A ) A、含有直流分量 B、不含有直流分量 C、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直流分量 5、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等于它各次谐波( B )平方和的开方。 A、平均值 B、有效值 C、最大值
6、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下的线性电路分析,电路响应等于它的各次谐波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响应的(A、有效值 B、瞬时值 C、相量
7、已知一非正弦电流i(t)(10102sin2t)A,它的有效值为( B ) A、202A B、102A C、A 8、已知基波的频率为120Hz,则该非正弦波的三次谐波频率为( A ) A、360Hz B、300Hz C、240Hz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B )的叠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