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现状分析

来源:一二三四网


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现状分析

统计2001~2005年本院门诊5年间人流总数、未婚人流数、年龄与职业的构成以及各年龄组反复人流情况。分析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现状,倡导安全、健康的性行为,正确引导、教育青少年,尽量减少未婚性行为,提高有效避孕措施的使用率,避免未婚先孕、未婚人流,保护她们的身心健康是当前社會的重要任务。

标签: 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

人工流产(简称人流)作为意外怀孕的一种补救措施,在妇科门诊手术室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人们性观念的逐渐开放,婚前性行为的不断发生,导致未婚先孕、未婚人流日渐增多,严重危害着年轻妇女的身心健康。鉴于上述情况,我们总结了2001~2005年本院5年间门诊未婚女青年人流资料,现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5年间未婚门诊人工流产386例,孕周为妊娠12周内,年龄14~18岁48例,19~24岁292例,25~30岁46例。

2 结果

2.1 各年度人流分布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未婚人流有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

2.3 各年龄组反复人流情况

见表3。

3 讨论

未婚先孕、未婚人流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1]。在美国,自1973年以来15~19岁的青春期少女中每年有100万例妊娠,约10个青春少女中每4个至少怀孕1次,其中40%选择人流[2]。我国平均每年有1 000万例人工流产,未婚人流占人工流产总数的20%~30%[3]。尽管人流手术安全可靠,但未婚人流不仅对术后月经、排卵恢复、婚后妊娠等有较大影响,而且人流综合征、子宫穿孔、宫腔内粘连等发生率都明显增加[4],甚至受到性传播疾病的威胁,严重影响着未婚女青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到她们未来的家庭生活和生育。因此,正确引导教育青少年,尽量减少未婚性交,提高有效避孕措施的使用率,避免未婚先孕、未婚人流,保护她们的身心健康是当前社会的重要任务。

3.1 扩大性知识教育的覆盖面

我国受千年传统性文化的束缚,尽管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结婚生育,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处于性无知状态。对于学生、子女的性问题,老师和家长更多是采取回避态度,对性错误则是打骂和鄙视,不懂得怎样引导和教育。因此,转变性教育观念,将生殖健康和性教育的服务对象逐渐扩大到未婚青少年和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育龄人群。

3.2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倡导女青年自尊自爱

由于就业渠道的扩展,进城务工人员增多,作为城市的弱势群体,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照应,她们往往更倾向于同居和发生婚前性行为。农村历来有早婚的习俗,因受国家结婚年龄的限制,她们往往以定亲的理由公开同居。当出现意外怀孕后,只能以人流为结局。因此,倡导女青年自尊自爱,提高防护意识,避免同居和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给自己造成的身心伤害。

3.3 正确引导变化中的性观念

由于各种渠道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性观念正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性开放、性无罪、性自由在大、中专学校中遍地开花。她们认为性行为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但是不受保护的性行为永远使她们处于被动地位。当出现意外怀孕后,只能选择对身体有伤害的人流。

3.4 提供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

未婚女青年因其排除在我国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范围之外,因此获得避孕知识和药具的渠道不畅。另外,从本次调查中看出,19~24岁女青年因其年轻,处于性活跃期,更易发生婚前性行为,由于难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生殖健康信息和避孕药具,她们通常在无保护的情况下发生性行为,或使用低效的避孕方法、不能正确使用避孕方法而导致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大力普及避孕知识,提高对避孕药具的可及性和可得性,鼓励女青年坚持、正确使用安全有效的现代避孕方法以减少避孕失败,避免不必要的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

[参考文献]

[1]Bong Soo Kang.Adelesceni′s sexual problems in Kore[J]. Integration,1990,24:23.

[2]周荣庆.青春期流产[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4,21:251.

[3]吕岩红,李颖,郭欣,等. 人工流产女青年性行为和避孕现状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 2956.

[4]韩学研.人工流产的有关问题[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2,8:29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