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小熊的尾巴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故事《小熊的尾巴》,帮助中班儿童巩固并扩大中文词汇量。
2.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提高儿童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
1.绘本《小熊的尾巴》一本。 2.手指剧场或毛绒玩具小熊一只。 3.石头、纸、剪刀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与儿童一起回顾上次阅读的故事,并询问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印象。 2.准备一个装满各种动物拼图的袋子,让儿童一个一个地从袋子里取出动物拼图,看看他们能不能说出每个动物的名字并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它们。
3.引出本节课的故事《小熊的尾巴》。 二、阅读故事
1.准备一本《小熊的尾巴》的绘本,向儿童展示绘本封面,让他们猜测故事内容。
2.逐页阅读故事,引导儿童仔细观察插图,配合动作和声音,讲述故事情节。 3.提问:
a.小熊的尾巴是什么颜色的? b.小熊遇到了哪些动物?
c.小熊的尾巴最后变成了什么颜色?
d.儿童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喜欢和不喜欢的故事情节。 三、活动展开
1.视觉辨别:将插图印制成卡片,让儿童将故事中的动物与对应的插图卡片进行匹配。
2.装模作样:利用手指剧场或毛绒玩具小熊进行角色扮演,让儿童模仿故事中的语言和动作。
3.创意绘画:准备纸、颜料和刷子,让儿童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小熊尾巴的颜色,并解释他们选择这种颜色的原因。
4.制作小熊面具:教师给儿童准备一张空白的面具模板和彩色纸、剪刀等材料,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一只小熊的面具。 四、教学总结
1.回顾本节课的故事内容和活动过程,鼓励儿童回答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2.对于有表现突出的儿童,给予肯定和奖励。
3.引导儿童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并以他们的话语进行总结。 五、作业布置
1.提醒儿童回家后,继续阅读绘本《小熊的尾巴》,并尝试用简单的中文手语或插图展示故事内容。
2.家长陪读,鼓励儿童使用中文与家人进行简单的对话,分享故事内容或自己的创意。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阅读故事《小熊的尾巴》,引导儿童巩固并扩大中文词汇量,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活动展开,帮助儿童提高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整节课的教学流程紧凑,能够有效地引导儿童参与到学习中,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教案中的活动设置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