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把、 被 、对、 在”介词教学
“把、 被 、对、 在”,是对外汉语教师介词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易错点,以下作以详解。
(1)把 “把”“将”的主要作用是把动作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前头去,同“把”结合成介词短语,用来做状语。
① 我把电话打通了。
② 船里装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底。
③ 这样简直把唱歌变成了一种思想。
④ 科学工作者同志们,请你们不要把幻想让诗人独占了。
这四句,大致能体现“把”的各种使用规则:
第一,由“把”字组成的介词短语,它所修饰的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如果能将“把”的介词宾语移到动词后头去,动词一定能支配它。如①的“打通”能支配“电话”, ②的“压”能支配“船身”。
第二,把字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动词不带宾语的,如①②④。另一种类型是动词后头有宾语的,如③的“变成”后头的宾语是“一种思想”。这种把字句的动词往往是“变为”“变成”“看成”“说成”等。
第三,动词后头应当有补充成分,或者有动态助词,或者动词本身就是动补式动词,或者是动词的重叠形式。第二种类型的把字句,动词后头有宾语,可以不用补充成分。
第四,在介词短语“把……”和动词之间尽量不插入其他成分,否定词“不”要放在“把”之前而不能放在“把……”之后,④就是如此。
(2)被
第一种用法:“被”后边可能没有介词宾语而只有动词,也可能有介词宾语。
时间不长,她又被抬回来。②千人万人能被歌声团结起来。
第二种用法:“被……”之后的动词,后边要有补充成分,而不能是简单的一个动作。
③我正被这些鱼群吸引着,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清亮的歌声。④潮洲平原上的土地被整理得像棋格一样整齐。
第三种用法:宾语要么是主语的一部分,要么是主语受动作支配而产生的结果。
⑤李春生被绑着两手站在一旁。⑥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
(3)对
“对”和“对于”大体上有两种用法,它们构成的介词短语,一是表示动作的对象,二是表示同动作有关的事物。也就是说一种可能受句中主要动词的支配,一种不受句中主要动词的支配。如:
①他也不止一次和战士谈过话,但似乎都没有和这个青年战士共同劳动的几个钟头中,对一个战士的思想感情了解得这么真切。(受主要动词支配)
②我想起这些往事,心情激动,对未来充满了无比的信心。(不受主要动词支配)
(4)在 “在”主要用来表示时间、处所、方位、范围、条件、状况等。“在”经常同方位名词配合组成“在……上”“在……下”“在……中”的短语。
A“在……上”表示方位时,要注意避免歧义,如“在飞机上写字”“他在水中做实验”等。
有时“名词+上”的含义会发生变化,如“组织上”、“领导上”实际的含义是“组织方面”、“领导方面”,于是“在……上”的用法也会跟着改变。这就容易引起混乱,以致使“在……上”用在不该用的地方。
灵渠的开凿,在统一南岭和开发南岭上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国内卫星通讯网的建立,在四化建设上有重要的作用。
(“在”均应改为“对”,并删去“上”)
B“在……中”主要也是用来表示处所、方位。有些“在……中”也离开了原意,如“在谈话中”相当于“在谈话时”。这种用法最好限制一下,不要在“在……中”里天津“动词+宾语”的短语和复杂的动词短语。如:
③在筹备此次年会中,他们决心节约开支。
④胖嫂在来他们家谈心中,发现他心神不定。(“中”均改为“时”)
C“在……下”的用法更复杂,用得也最为混乱。
“在……情况(条件)下”中的情况条件等名词不能随便省去。
⑤在我军的被迫反击下,敌人仓皇逃走。
⑥在相同的视角下,卫星拍摄一张照片所覆盖的地面面积,是航空摄影的几千倍。
(⑤的“下”前应加上“的情况”,⑥应改做“在视角相同的情况(条件)”下。
“在……情况(条件)下”还有个用法,就是“情况”或“条件”的定语还常常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的词或短语。下面的句子不合要求。
⑦气轮机在不同进气量的情况下,将有不同的内在特性曲线。
⑧在展销会的情况下,该厂产品也同样不受欢迎。
(⑦的“不同进气量”是名词短语,应改为主谓短语“进气量不同”。⑧的“展销会”可改为“举办展销会”或“展销”。)
“在……下”的“下”前,能填入的动词为数不多,如“领导、组织、帮助、教育、支持、指导、协助、带领、坚持、关注”等,而多数动词都不能放在“下”之前。
⑨在大家的阅读下,墙报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改为“由于大家阅读,墙报发挥了重
要作用”。)
使用“在”,还有一种十分常见的错误,就是用“在”框住主语。⑩在这部优秀电影里,塑造了牛百岁这个优秀农村干部的形象。(删掉“在”、“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