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考点定位】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突出考查议会、内阁与国王之间的权力制约;1832年议会制改革进步性与经济背景。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着重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体系。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强调从两部宪法的内容引出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对国家元首、政府、议会权力的配置与制约。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从政治进步性和阶级属性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三年高考】
一.2011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
1.(2011年安徽省文综19)图6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通的自由主义,在在于强权” B.“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 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
D.“现在有效恶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
2.(2011年全国卷文综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 15 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洲权观念
3.(2011年广东省文综20)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4)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生存。”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5.(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6.(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1)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7.(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8.(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3—(2)、(3)、(4))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
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中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4分)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2分)
二.2010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
1.(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20)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司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C.议会拥用绝对权力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2010安徽卷文综18)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A. 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 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 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 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2010年北京卷文综21)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4.(2010年广东卷文综20)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5.(2010年山东卷文综15)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6.(2010年江苏卷历史15)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7.(2010年海南卷历史10)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曾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
A.代议制 B.分权制 C.共和制 D.联邦制
8.(2010年海南卷历史19)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9.(2010年浙江卷文综39)(26分)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其宪法在中央政
府的权利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
平》 材料三
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
(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要出自哪本著作,并请概括该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7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9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10分)
三.2009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
1.(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20)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 A.专制王权强化 C.国王权力旁落
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 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
2.(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21)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3.(2009年全国Ⅱ卷文综17)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C.忽视了以个人自由的保护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4.(2009天津文综历史9)1787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5.(2009海南历史10)英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
6.(2009广东理科基础66)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A.第一部成文宪法 B.多党制的议会 C.总统制 D.君主立宪政体 7.(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3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书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会议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8.(2009年广东历史18)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B.在法国建立了共和国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泻冲突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9.(2009年江苏历史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
——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
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及其政治根源。(4分) (2)据材料三 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6分)
【两年模拟】
一.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
1.(河北省石家庄市2011届高三一模文综)“„„意味着是臣民将管理国家的权力交给了国王,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王权的性质,这是英国从专制走向现代民主的一个重要转变。”材料中的“„„”应该是
A.议会选定国王 B.长子继承王位 C.内阁决定元首 D.民众选举国王
2.(浙江省台州市2011届高三调考文综)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 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B. 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C. 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D.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河南省2011年示范高中五校联考文综)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者组织邦联”,“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材料充分体现了 A.民主共和的原则 B.联邦制的原则 C.自由平等的原则 D.分权制衡的原则
4.(2011届新课标全国卷文综模拟三)“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的诞生”。这主要表明1787年宪法
A.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的诞生 B.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力,巩固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C.建立了有别于英国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D.正式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5.(江西省某校2011届高三六次月考文综)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追求。以下属于德意志帝国国歌的应是
A.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B.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二.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
1.(山东省实验中学2010届高三三诊文综)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D.法国共和制
2.(天津市南开区2010届高三一模文综)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之初,只有那些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导致英国选举资格变化的原因有 ①社会经济的进步 ②议会改革的推动 ③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 ④工人运动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山东省2010年高考预测卷二文综)易中天在《我们的反思》一书中说“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精巧的设计”是指 A. 英国的《权利法案》
B. 德国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C. 美国的《1787年宪法》 D. 法国的《1875年宪法》
4.(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2010届四次月考文综)《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评论道:《联邦宪法》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体现了该宪法的主要特点是 A.遵循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B.实行中央和地方权力互相制约 C.坚持大小州利益妥协的原则 D.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权力机构
5.(福建省龙岩市2010届高三二次质检文综)与英国相比,法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呈现的鲜明特点是
A. 政局动荡,进程艰难 C. 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B. 政局稳定,和平发展 D. 制定宪法,政党选举
6.(陕西省2010年高三第一次适应训练文综)(30分)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处于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正迈步走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这是时代和全球化大潮赋予中国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材料二 唐朝中央机构图(见右图)
(1)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各自特点。(4分)试分析其成因。(6分)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3分)
材料四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
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3)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2分)并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与黄宗羲思想主张的不同。(4分)
材料五 美国中央政府机构图(见右图) (4)材料二、五中,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3分)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4分)
【一年原创】
1.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对华作战问题上英国议会存在严重的分歧 B.决议通过反映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基本意志
C.表明英国决定以炮舰打开中国市场 D.说明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2.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美国独立战争获胜后,颁布了1787年宪法,建立起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制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迅速崛起成为一个大国。其主要原因是 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③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商路中心发生转移
②社会各种矛盾缓和,政治稳定 ④国家内部的制度创新
C.②③④ D.①②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4.美国1787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是 A.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 B.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 C.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5.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理论基础是启蒙思想
②政体性质相同
③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是资产阶级专政的立法保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预测】
纵观2009—2011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这一专题,以英国的《权利法案》及君主立宪制、美国的1787年宪法及三权分立架构、法国的共和制、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四个方面为主要考查内容,除选择题外,非选择题主要集中考查英国民主政治的进步(议会改革)、美国的1787年宪法及三权分立体制。在2012年的高考复习中,除上述主要考查内容外,还应注重英国的内阁与议会、美国从邦联到联邦、美国的两党制、法国艰难的共和之路、德国民主的脆弱性等知识点的复习与练习。
【高考母题】
1.查理二世不满一个乡绅在议会辩论中的发言,却又不能任意加以逮捕,只好雇佣一个刺客去撕裂这个人的鼻子。这说明
A. 国王权利受《权利法案》限制 B. 查理二世实行反攻倒算政策 C. 复辟后的国王权利受到议会一定限制 D. 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 2.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权力”。华盛顿在此非常强调的是
A.中央集权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司法独立原则 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B.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D.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C.实现三权分立
4.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威廉•李卜克内西说:“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是由它托着的。”它揭示了德国
A.经济基础薄弱 B.军国主义根深蒂固 C.社会保障落后 D.不重视教育 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四幅图片,请为其命名恰当的主题词
美国的三权分立 英国议会大厦 德国帝国议会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A. 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确立及扩展 B. 近代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C. 近代西方议会制度的确立 D. 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的趋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