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模拟试卷(答题时间为90分钟)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17、人际关系:指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
18、决策效能:所谓决策效能,是指决策对一个组织领导效率、直接效果以及社会环境所产生的作用或影响。 19、气质:是指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16、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17、领导效能:所谓领导效能,是指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即实现领导目标的领导能力和所获得的领导效率与领导效益的系统综合。
18、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19、组织文化:组织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组织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16、集权:指决策权力和行动决定完全保留最高管理者决定。
17、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
18、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19、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与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也就是说,工作设计是一个根据组织及员工个人需要,规定某个岗位的任务、责任、权力以及在组织中工作的关系的过程。
16、因果关系:指变量间的导引关系的方向性。当由于x的变化引起了y的变化,那么,x就是y的原因,它们之间就是因果关系。
17、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18、决策风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决策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决策倾向
19、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16、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17、行为塑造:采用有规律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出所需要的行为并使之固化的过程 18、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9、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