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卷第1期 2015年2月 安顺学院学报  ̄OURNALOF ANSHI3NUNIVER ̄TY vO1.17№1 R 烈5 当 郭芳彭姝玲 (L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山西 阳泉O4500O) (2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太原ca3oo2) 摘要:当前,文学理论的主要问题在于与文学现实发生了脱节和疏离,因而缺乏必要的前瞻性。文艺学 为有效克暇危机,摆脱当前的困境局面,应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则作为指导,以新时期下形成 的文学理论作为基础,并对中国古代及西方文学理论中具有发展性的部分进行借鉴,在不断结合文学理论 与实践的过程中开拓创新,在促进新时期文艺学打造深厚现实基础的同时,使文学及文艺学达到一个崭新 的发展高度,呈现出全新的生枳.与活力。 关键词:文艺学;反思;建设 中图分类号:I糕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507(2015)01一OO14—02 近些年来,学术界高度关注文艺学反思的相关讨论, 且已逐步成为了学术热点之一。目前,讨论正朝着更深一 步的方向发展。这场文艺学反思的探讨非常及时,具有重 要的意义。我们应认真对待、思考讨论中涉及到的有关文 艺学学科的建设圾健康、长远发展的问题。 一3、文艺学科建设的创新时期 文艺学科建设创新时期是指扣世纪gO年代至今。这 、文艺学的发展情况 1、拟剖与反思时期 文艺学的批判与反思时期主要为1978至1984年期间。 在此时期,我国文艺界在政治方面拨乱反正的影响下,逐 步打破不适应文艺进一步发展的传统规律的束缚,比如文 学工作者首先就转变了文艺为当前政治管理工作中一项工 具这一工具论、服务论的束缚,并在触发性思考马克思主 义文学理论的过程中,开始觉醒 ’的意识,并确立了 文学即为^学的命题与理论观点。这一切均为新时期我国 文艺学的健康有序发展,以及文学观念朝着多元化的方向 发展奠定了岚好的 枣 1]。 2、文艺学逐步回归文学自身时期 即1985年到1990年,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学也为人学, 与之相关的文艺理论的思考逐步走向了对文学主体f生的具 体研究与论证。文学主体性这一理论为人道主义、人眭等 的延伸及结果,在破除庸俗反映论及“左”的政治功利主 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对文学的进一步 认识与重视,对学界相关学者提出的审美形态这一理论持 以认同的态度,这不但表明人们在突破与革新文学观念中 投入了大量的努力,并取得了理想效果。同时,这也证明, 文学在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创新的动态成果, 并逐步成为—项非常重要的理论成就。 收稿日期:觚4—09—18 时期,学界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与研究。其一,文学界 的学者及专家加大了对西方学术思想中先进部分的研究及 吸收力度,并提出了崭新的研究手段,在成功生成众多新 型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将我国文学理论进行了充实与完善。 其二,学界认真反思并清理了传统的理论资源,在现代与 古典两大传统的背景下,明确当代文艺学在建设过程中, 首要任务便是以长久以来形成的新的文论传统为基础,并 从当前社会文学语境中,有选择性地吸收、借鉴古典文学 中具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为现代文学发展提供有力支 持翔。基于此,学界在建设并发展文艺学的过程中,通过 将中西方文化进行融会贯通,对今古进行沟通,从而使得 文艺学不断朝着多元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二、对当前文艺学存在的问题和局部危机的反思 1、文学批l评理论的发展与当前文艺学脱节严重 我国文学界广大学者及专家在 世纪90年代便对文 学批评这—基础文学理论展开了双线平行研究。这里的文 学批评理沦指的是通过将美学、哲学等理念作为基础,进 而对文学作品及思潮做出阐述和评价,其以具体的批评作 为应用或例证,是介于文艺学理论研究与具体的文学批评 之间的一种理论形态 。此种批评理论将文学活动及文学 思潮作为关注重点。新时期以来,这种形式的文学批评理 论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活跃,例如新体验、新历史、新乡土 等新思潮论,消费时代的文学论,私人化写作论等,不但 参与到具体的批评中,使得这些批评理论的框架纳人多种 文学现象,而目还利用某些批评理论对时髦文学思潮进行 作者简介:郭芳(1g O2~),女,山西阳泉人,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文艺学及文艺^类学。 彭姝玲(1969.08~),女,山西榆次人,山 戏剧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学。 ・ 14 ・ 制造与推动。这些文学理论通常是人为炒作起来的,不具 备深厚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有一些青年批评家严厉批评此 种现象,认为这是一种理论的狂热症。尽管这些文学批评 理论存在着—定的不足之处,但其对当代文学不断变化的 新的思潮、现象及问题的关注,是值得肯定的。文艺学基 础理论的研究不应与文学批评理论产生隔离,前者应充分 关注不断发展的文学批评现状,并参与到文学批评理论的 建设当中,通 枥}取其中的营养,从而匕jF卜到理 仑的高度; 后者应当以相应的基础理论作为指导,努力从批评实践中 栩括出具 文 l竹i基础的于H阏勺里沦。 2、文艺学忽视我国当代通俗文学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的通俗文学发展尤为迅 猛,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悬疑小说这—类通俗文学(其 中多为网络文学)的风靡对严肃与高雅文学造成了不小的 冲击。这不仅是因为通俗文学在现代文学中拥有大部分阅 读人群,同时也因为通俗文学的繁荣发展及市场经济成熟, 导致都市民众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近加年 来,随着大众传媒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加大了对电视信息 传播功能的开发与扩大力度,文学传播方式也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改变,大众文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通俗文学 的发展及耋 羊式、形制的改变,我们应当将通俗文学充分 纳入研究领域。目前,已有学者明确指出通俗文学在与高 雅文学的对战过程中,占据了非常大的优势。然而实际上, 我国在研究通俗文学这—领域,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 。 在=i[艺理论界忽视通俗文学的原因中,精英主义倾向 为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大部分文学界的学者均赞成精英主 义的立场,对通俗文学的评价偏低。实际上,大众通俗文 学拥有更为广大的读者群,文学理论应当关注并研究通俗 文学,并对其进行公正的评价与正确的引导。除此之外, 文艺理论对经典文学同样缺乏动态、辩证的建构观点,经 三、对当 1、实行“文化研究转向”建设策略的不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学理方面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推进文艺学 研究的‘哎|化研究转向”来源于西方当代的文化研究及理 论,而这种研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同时也在不断 变化中得到发展。而我们缺乏对这种变动性的注意,在借 鉴及学习过程中常常跟不上其发展步伐。文学研究为文化 研究原来的学科基础,例如伯明翰学派早些时期的研究内 容,但后来逐步转向人类社会学与民族志,与文学研究的 距离越来越远。目前西方的文化研究由于不具备明确的学 科领域及界限,其优势也渐渐变为劣势,由于研究过于泛 滥,也未能采取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与手段,使得研究过 程不具备 牲质。如果我们依旧对这种存在不足之处的 文化哩沧展开学习与借鉴,势必会从将文艺学的独立性从 本质匕进行取消,进而导致其成为人们在研究文化理论中 的一项倒证。其次,文化研究及其理论在西方已逐步衰落, 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的开始就明确指明文化理论的黄 金时代已成为过去,这些文学理论创建的先行者已先后去 世,而当今文化理论中,最为感兴趣的话题便是‘‘1生”。由 安顺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此可见,西方当前的文化研究理论已面临危机,倘若我国 的文艺学依然借鉴西方狭窄的文化研究范畴,不仅不能解 决文艺 面临的问题,还会使得文艺学完全丧失自身的学 科性及存在的合理性。最后一点,我国虽然对西方文化理 论采取了引进的手段,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并没有全面考 虑到当前存在于我国文艺学中的各项问题。如果未做好准 备工作,便仅将文艺学的研究方向转为文化研究,那么, 就会难以有效解决文艺学中现存的危机与问题,甚至还会 使得文艺学转为不具备文学性质的文化研究形式。不可否 认的是,对文学展开文化层面的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但是如果只是盲目地将文艺学研究转变为对文化的研究, 那么就—定会对文学研究造成严重的削弱,这种做法是不 可取的。 2、如何做好文艺学学科的建设工作 为克服文艺学面临的危机,促进其学科建设工作的正 常进行,首先应对文艺学存在的问题,即文艺理论与当前 文学新现实发生疏离与脱节的现象,进行正确的认识。理 论一旦与实际H兑离,那么就会不断失去生命力。在文艺界 中,有不少学者学院气息过重,缺乏对文学现实的重视。 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促进文艺学学科的革新与建设,应当 对文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深^研究,将解答现实问题 作为主要目的。通过将马克思主=;c文艺理论的基本原则作 为指导,以新时期构建起来的文论传统为基础,借鉴中国 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理论这两大理论资源,从而对文艺学 的新现实及问题进行应对、回答及有效解决。在不断结合 文学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开拓创新,促进古今及中西文学 理论的融合,不但为新时期的文艺学提供充足的现实参考 依据,而且使文学理论建构摆脱传统束缚,在不断创新过 程中得到完善,在现实与实践的动态构建中达到相对平衡 状态,并赋予文艺学学利建 b崭新的生机,焕岌新的活力。 结语 综上可知,我国文艺学肴 葩的问题和危机的主要原因 便是文学理论缺乏必要的前瞻性,经常朝后看,难以跟上 文学现实的发展步伐。因此,为充分解决文艺学学科存在 的问题与危机,促进其建设工作的正常进行,学者们应正 确认识文艺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基本原则作为指导,充分借鉴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理 论,结合文学理论与实践的过程,开拓创新,赋予文艺学 学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廖恒・“文艺学的知识状况与问题”学术讦对会综述D 文艺 研究,2012(6):踅1—3纽 膊守祥・文艺学的拓疆与文化研究的崛起D]湖南文理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o0o(D:104一l0& [3]时胜勋・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反思的思想史意义D1理论 探索,2。l2(13):83一瓯 [4]朱立元.孙士聪・试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的大发展D1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zl一2& (下转第26页) ・ 15 ・ 安顷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打牢其思想道德教育功底;二要加强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者的敬业精神教育。总之,要通过高尚师德感化、引导、 教育当代大学生。 第三,强学生社区的文化建设。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影 响具有潜移默化的功效。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就 应让文化进入学生社区。为此,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优化校园和学生园区的文化环境, 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二要努力办好校园思 政教育网站,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优秀思想教育栏目,向 当代大学生介绍古代圣贤的优秀事迹和重要论述;三要加 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树立一批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优秀 学生典型,用大学生身边的典型感化学生心灵,引导社会 道德风尚,使大学生牢记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增强其 自觉抵御外来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四要用现代高新技术 手段丰富和提炼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使校园文化、 学生园区的文化活动得以丰富多彩地开展。 参考文献: [rDI=伍B】_9]金池・《论语》新译[M-J,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OO5:18、140、33、勰 [12】_6]蔡礼旭・《弟子规》四十讲 ̄-M3.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1:140、202、 [4]王红旗・屈原楚辞大全图解rM3.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68、71. 圈傅云龙・《中庸 华版[Ml华语教学出版社,2OO6:62、68. On the,Il of strc ̄,the,mg the Edll2atioll of C口 哪 Students’ 6onal Virtues College Zhang U min (College ofM3/-xisrn,AnshunUniversity,Anshun561000,Gtli ̄u,China) Ah 国旺:There are a series of moral al on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 ̄There are many traditional virtues in the tradiitonal Chinese nation culture,which are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eont ̄porary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 cation.aeol ̄ca]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 ̄3rkers of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teachers’virtues ̄Stren{丑瑚the cultural constn ̄on of college a:ma- ̄ty. gey、^ 凼:moral anonie ̄traditioml virtues ̄ideological and education (责任编辑:颜建华) (匕接第15页) Reflections on Contmloom'y Lit ̄ary Discioline of Reflection and C(ilstllJ ̄Oll (3Jo g Penq Shuli ,China) 一 (LSh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angqtma O45OOO-Shanxi,Claim) (2 Shanxi Drarm Vocational GD1lege-Taiyuan O3OOO2。 Abstr'dd."Literary theoryinorderto overeoI ̄the crisis。out of the ctn'r ̄t predicament situation shouldbe the basic咖ple ofMarxist literarytheory aSaguiaetobuildupthenewerabasedOnliterarytradition-by&awingOilChineseAncientLitera- ture and Western literary theoryI combined with the ̄ltinued process of ifte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rr ̄'ation-while pron ̄ ring the newera in literature and art to create a strong basis in reality,SO the reality of literature and practiceto achieve a relative- lY Manced state dynamically consmlcted in literature and art disciplines and give a删:the discipline of literature and art;reflection;eonstrt ̄on lease of life (责任编辑:颜建华)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