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IDC机柜冷通道密闭系统技术规范书

来源:一二三四网
IDC机柜冷通道密闭系统技术规范书

⽬录1 总则 (2)2 引⽤规范 (2)3 总体要求 (2)4 环境要求 (3)

5 冷通道密闭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3)5.1外观与结构 (3)5.2材料要求 (5)5.3表⾯质量要求 (5)5.4电⽓防护性能 (6)

5.5冷通道密闭组件抗震强度 (6)5.6冷通道密闭系统功能要求 (6)6 冷通道密闭组件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8)6.1通道活动门 (8)6.2天窗 (8)

6.3天窗电控组件 (10)6.4⾻架 (10)

6.5节能照明装置 (11)6.6环境信息采集组件 (11)6.7中央控制单元 (12)6.8冷通道供电 (13)

7 货物需求⼀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8 场地布局图 (14)9 技术⽂件 (15)10 ⼯⼚监制、检验 (15)1 总则

本规范主要针对⼴州电信沙溪IDC项⽬冷通道系统与机架相关部分的规划、设计,数据中⼼机房的扩建或改建也可参照此规范执⾏。

⼴州电信沙溪IDC项⽬冷通道密闭系统在“满⾜现在、适应未来”的总体建设策略上,其设计、建设坚持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持续发展性、易管理维护性、开放性、实⽤性和舒适性的原则,以最终实现运营⼀个⾼能效、低能耗的绿⾊数据中⼼。

冷通道密闭系统的设计、安装必须符合国家技术政策及现⾏相关消防、安全、抗震、环保节能等标准规定。2 引⽤规范

GB 50174-93 《电⼦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中国电信[2005]741号《关于发布中国电信数据中⼼机房电源、空调、环境设计规范(暂⾏)》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件;

中国电信[2005]741号《关于发布中国电信数据中⼼机房电源、空调、环境验收规范(暂⾏)》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件;中国电信[2005]658 号《关于印发中国电信IDC 产品规范(试⾏)的通知》。3 总体要求

⽤于⼴州电信沙溪IDC项⽬系统⽹络数据中⼼⼤楼机房的冷通道密闭系统,其使⽤的材料和器件、紧固件、密封件的机械、化学、电⽓性能以及各种性能的检测⽅式均应符合中国国家标准、通信⾏业标准及IEC 的有关标准,各安装组件应模块化设计和固定,各类相同的组件须具备通⽤性、互换性,便于组件的安装和维护。4 环境要求

1)⼯作温度:-5℃~40℃2)贮存温度:-20℃~+55℃

3)⼯作相对湿度:不⼤于80%(+30℃时))4)贮存相对湿度:≤90%~96%(40℃±2℃)5)⼤⽓压⼒:76~106kpa

6)运输:⽕车、轮船、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具的正常运输。经包装的产品能适应于正常运输条件,不会出现有损设备外观及性能的情况。

5 冷通道密闭系统基本技术要求5.1外观与结构

1)冷通道上部顶盖应采⽤平顶结构,要求⽐机柜顶部⾼350mm,顶盖总宽不超过1300mm,整体要求采⽤栅格设计,宽度⽅向均匀分布。

(此图只作功能参考,不作为产品标准样式.) 冷通道图例说明:

○1冷通道活动门、○2活动天窗、○3冷通道龙⾻、○4通道门组件、○5前送风机柜、○6 600x600mm全钢抗静电活动地板、○7冷⽓送风位

2)冷通道顶部天窗应设计有三种类型:固定型天窗、活动型天窗,功能型天窗。根据使⽤天窗类型,活动天窗开启后要求确保冷通道的净⾼⼤于2⽶或以上,不影响⽇常维护⼯作和维护⼈员安全。

3)冷通道密闭系统应为单元模块式设计,安装机柜正⾯的顶部,每个单元均能独⽴安装,并能与相邻的单元连接。框架需与机柜⽔平⽀架以特殊连接孔连接,以增加整体稳固效果;除了起到加固通道本⾝,还需起到⽅便扩展的功能;以≧25mm栅格⽅式布置安装⽀架上的安装孔,万能组装。

4)列头与列尾间要求设置活动门,成⼀个密封的空间,让冷空⽓流有效地在进⼊设备。活动门应带有透光观察窗⼝,窗⼝材料必须符合GB 15763.2 -2005《建筑⽤安全玻璃》国家标准。观察窗⼝尺⼨应满⾜⽇常巡检、维护需求。⼚家须提供所选⽤玻璃材料的第三⽅检测报告。

5)冷通道的活动门必须设计为常闭状态,应安装⾃动闭门装置。门均制有缓冲密闭装置,提供较好防护。要求双向安装推拉把⼿,开关门应有良好的⼿感,门与机架的密合度要求严密。

6)冷通道密闭系统应预置端⼝与机房消防整体联动,应根据不同形式的机房消防信号进⾏⾃动打开活动天窗,消除通道内险情。

7)冷通道密闭系统所有单元组件应采⽤独具良好耐磨性、耐蚀性,精细加⼯,整体冲压成型,⾼可靠接触,单元开启寿命试验均在5000次以上,应安全耐⽤要求⽆松动现象,确保⽓流输出的密封性。

8)单条冷通道必须具备独⽴的环境检测,应达到实时检测通道内的温度、湿度值,同时满⾜通过回差值设置,要求防⽌当前温湿度值达到临近控制值时产⽣控制振荡,应将产⽣的振荡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9)不规则通道处理,当冷通道两侧机柜⾮⼀⼀对应时,应在相关机柜对⾯(1200mm处)安装隔墙,要求隔墙材质应为全钢板或钢板与玻璃组合,隔墙龙⾻应与冷通道其他相邻的龙⾻整体固定。整体要求牢固、美观。

10)冷通道柱⼦处处理,当冷通道两侧的机柜中间有柱⼦时,若柱⼦凹进机柜内,要求在垂直⾯柱⼦两侧(齐机柜正⾯)加装、隔墙;若柱⼦凸出机柜正⾯,要求在垂直⾯柱⼦与机柜之间加装隔墙。隔墙材质应为全钢板或钢板与玻璃组合,隔墙龙⾻应与冷通道其他相邻的龙⾻整体固定。整体要求牢固、美观。

11)冷通道密闭系统各个⾦属部件均应接地,以实现整体接地,⽽且接地应通过接地铜带上的接地引出线接⾄机房的接地铜排上。

12)冷通道⾸、末两端应提供位置⽤于安装通道内摄像机。

13)冷通道密闭系统必须合理设计环境检测位置,5~10位通道要求⾄少1个采集点,11~15位通道要求⾄少2个采集点,16~20位通道要求⾄少提供3个采集点。5.2材料要求

1)冷通道密闭系统所有零部件(通道天窗除外)应采⽤优质冷轧钢板,承重零部件(龙⾻、⽀撑架等)所使⽤的材料厚度要求不少于2.0mm,其它材料厚度应≥1.5mm。

2)冷通道门应与相邻的门框组件固定,应采⽤开合铰链联接。门框组件应具备藏线和⾛线功能,应安装照明开关和急停控制装置。

3)天窗和观察窗⼝应使⽤不少于5mm厚的附膜钢化玻璃,透光度要求达到99.5%,所使⽤的材料必须符合GB 15763.2 -2005《建筑⽤安全玻璃》国标标准,增加玻璃强度及玻璃粉碎从⽽造成对数据机房及维护⼈员的影响,⼚家须提供所选⽤玻璃材料的第三⽅检测报告。

4)所使⽤的信号线缆和电源线应符合YD/T 1173的要求,要求为绝缘阻燃耐⽕材质,电缆和母线绝缘层或外护套颜⾊应符合GB7947 的相关要求。

5)各零部件所有选⽤的材料应相容,所采⽤的⾮⾦属材料结构件必须具备阻燃性,其燃烧性能应符合:⽕焰⾼度20mm±2mm,施加⽕焰2次,每次30s,间隔10min,每次离⽕后的有焰燃烧时间不⼤于10s的要求。5.3表⾯质量要求

1)颜⾊:要求与机房机柜颜⾊⼀致,配合美观,应机房灯光下⽆晕眩。

2)表⾯应进⾏脱脂、酸洗、防锈磷化、纯⽔清洗、静电喷塑等处理,要求不脱漆、耐酸碱、耐溶剂、耐腐蚀、耐指纹不受⼿汗影响、附着⼒应100%附着、抗冲击,安全防护达到IP2X标准。3)表⾯处理应采⽤⾼硬度粉沫静电喷涂和⾼温烤漆处理⼯艺,表层外观表

⾯应光洁、⾊泽均匀、⽆露底、⽆流积、⽆起泡、⽆裂纹、⽆桔⽪、⾦属件要求⽆⽑刺和锈蚀、应防静电。

4)焊缝要求整齐均匀,不允许有裂缝、咬边、豁⼝,烧穿等缺陷,焊缝不能出现外表物夹渣、⽓孔、焊瘤,凹坑等缺陷,焊后进⾏打磨,表⾯粗糙度应符合⾏业相关标准。

5)各项指标(包含但不限定于上述)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家必须提供投标产品的第三⽅检测报告。5.4电⽓防护性能1)绝缘电阻

各带电回路(该回路不直接接地)对地和冷通道地之间,绝缘电阻≥10MΩ(500V 兆欧表测量1min 后读数)。2)绝缘强度

各带电回路对地(或柜体)以及两个⾮电⽓连接的带电回路之间,应能承受2500V、50Hz正弦试验电压1min,不出现击穿或飞弧现象,漏电流≤10mA。

3)防护等级

在正常使⽤条件下,机柜内电⽓部分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2X。5.5冷通道密闭组件抗震强度

冷通道抗震强度参照机柜抗震强度要求,应符合《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98) 的要求,当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按当地地震强度提⾼⼀度进⾏抗震设防。5.6冷通道密闭系统功能要求

冷通道密闭系统必须是在防⽌出现设备运⾏故障或设备⼯作环境及⼈为因素导致异常事件所设定出的主动式监测系统⽅案。当通道内部环境超过预设阀值时,密闭系统的活动天窗应实现⾃动翻开,要求同时打开声光报警器并通过中央控制单元通知现场⼯作⼈员处理;当通道内部出现⽕警等紧急情况时,应能受控

消防中⼼信号控制并⾃动翻开,保证⾜够⼤的⾯积⽤于消防⽓体迅速喷⼊,要求同时打开声光报警器并通过中央控制单元通知现场⼯作⼈员处理。

密闭系统应满⾜遏制⽓流功能要求,将冷、热⽓流完全隔离。⾸、末两端通道门应常闭设计,天窗、⾻架等密闭组件⽆明显的缝隙,⾻架须具备理线、藏线功能,密闭系统所有敷设的线缆不能外露。

1)环境管理主机应⽤于控制通道内所有监控设备的监控、联动和供电,要求实现多种报警逻辑和处理机制⾃由切换功能。同时要求具备收集通道内的烟感、温湿度感、环境信息采集等多种数据,应同时联动天窗、声光报警器等功能。

2)供电单元要求是可独⽴⼯作的智能设备,应达到通过磁吸供电实现天窗固定。能同时与控制主机或消防信号联动,要求实现⾃动翻开顶盖功能。应快速反应微环境监控。

3)开启式天窗应具备独⽴监控管理功能,可通过中央控制单元采集信号反馈到监控中⼼,实时监控天窗的状态。同时,也可以通过⼿动强制停⽌装置打开天窗。

4)所有天窗应设计免⼯具快速安装或拆卸,满⾜⽇常维护和更换。

5)冷通道密闭系统应设计冷光源照明,冷光源要求200个流明或以上,满⾜通道内设备上架及⽇常维护⼯作。6 冷通道密闭组件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6.1通道活动门

1)通道两端应采⽤对开推拉门设计,门上设置透视观察窗⼝,窗⼝材料为附膜钢化玻璃,厚度不低于5mm,透光度必须达到99.5%以上。所使⽤的材料必须符合GB 15763.2 -2005《建筑⽤安全玻璃》标准,防⽌玻璃粉碎⽽造成对数据机房及维护⼈员的影响。⼚家须提供所选⽤玻璃材料的第三⽅检测报告。

2)活动门要求常闭状态设计,安装缓冲⾃动闭合装置,双侧应合理设置推拉把⼿,开启灵活,并提供较好防护。门与机架间的密合度要求严密,有效遏制⽓流。6.2天窗

1)天窗应采⽤钢制框+附膜钢化玻璃的形式,钢制框材料厚度要求不少于

2.0mm,附膜钢化玻璃的厚度不低于5mm,透光度必须达到99.5%以上。所使⽤的材料符合GB 1576

3.2 -2005《建筑⽤安全玻璃》标准,防⽌玻璃粉碎⽽造成对数据机房及维护⼈员的影响。⼚家须提供所选⽤玻璃材料的第三⽅检测报告。

2)天窗要求根据机柜的宽度进⾏模块式单元设计,每个单元应能独⽴安装,并能与相邻的单元连接,通过承托侧梁安装机柜正⾯的顶部,互换性⾼、安装简易。天窗与其它组件配合必须⽆空隙泄漏,不透光,全密闭处理,有效遏制冷通道内的⽓体组织。

3)活动天窗要求通过窗磁控制打开,能根据机房消防提供的联动信号⾃动打开,须达到⽆间断级联⽅式控制,感应开启时间不能超过3S,打开⾓度应≥88°,活动天窗占冷通道总⾯积不少于60%以上,应满⾜通道内的消防要求。4)应根据冷通道天窗组件使⽤需求,应具有三种类型选择:

活动天窗,应采⽤电磁⼒锁控组件固定,具备天窗状态实时监控功能,由中央控制单元集中供电和控制。活动天窗能根据机房消防提供的联动

信号⾃动打开,感应开启时间不超过3S,打开⾓度≥88°。电磁⼒锁控组件参数

●技术参数:

●⼯作电压:12V或24V DC●额定功率:≤2.5W

●吸附⼒F≥10KG@D=0MM,12VDC(可吸附起表⾯平整10KG物体)

固定天窗,应采⽤卡接式固定,整体天窗免⼯具应快速装、拆,⽅便⽇常清洁和维护。

控制⾯板天窗,要求安装环境控制组件,应为冷通道组件的控制核⼼,应设置在冷通道顶部的⾸位、末端或正中间的其中⼀个天窗。

5)天窗应独具良好耐磨性、耐蚀性,精细加⼯,整体冲压成型,⾼可靠接

触,单元开启寿命试验满⾜在5000次以上,要求安全耐⽤⽆松动现象,保证⽓流输出密封性。6.3天窗电控组件

冷通道的活动天窗应采⽤模块电控组件进⾏统⼀供电,每个天窗应间级进式联接,要求固定于冷通道⾻架。1)电控组件应具备两路电源接⼝,⽅便级联,单个电控组件应满⾜不少于两个天窗的供电需求。2)对通道的天窗应采⽤宽电压供电,电控组件具备稳定⼯作电压应在18V ⾄28V之间。3)电控组件电源输⼊应具有反接功能,防⽌误接。应带有电源输⼊和输出⼯作指⽰灯。4)天窗电控组件指标参数:电源接⼝数量:2个

电源输⼊:DC 24V输⼊,电源具有防反接功能驱动输出:DC 12V输出,额定电源500mA⼯作温度环境:-5℃~40℃

6.4⾻架

1)⾻架材料采⽤优质冷轧钢板精⼯制造,材料厚度达到2.0mm或以上,全模块预制式结构,单个模块均以N×2(N为模块单元的宽度,N≤1000mm)长度设计,拼装灵活、简便,结构牢固、可靠、安全。

2)每个模块单元合理设计的⾛线空间,⾻架提供藏线、理线位置,满⾜冷通道内所有传感器、控制组件的线缆管理需求。3)⾻架满⾜消防系统空⽓采样管⽹的敷设要求,并设计预留式采样孔位。

4)⾻架与天窗、⾻架与机柜配合严密,⽆空隙泄漏,不透光,全密闭处理,有效遏制冷通道内的⽓体组织。6.5节能照明装置

通道内要求提供节能低功耗的照明装置,通过遏制⽓流组件⾻架安装,间隔天窗平均分布。灯具必须为冷光源,使⽤DC 12V供电。冷光源要求200个流明或以上,满⾜通道内设备上架及⽇常维护⼯作。照明装置应满⾜如下参数:⾼光效、低能耗

每个单元应达到200Lm(流明)或以上,要求⽆需过滤可直接发出有⾊可见光。RA显⾊指数应≥85%。应使⽤DC 12V供电,应在同等的发光亮度时耗电量⽐传统照少低三倍以上。超长寿命全安性⾼

使⽤寿命应长达50000⼩时以上,稳定性强,⽆热辐射、冷光源、低电压,当受到冲击和振动不易破碎,维护成本极低。绿⾊环保光⾊选择多

全固体发光体,应不含汞、铅、纳元素等有危害健康的物质。应提供⾄少七种光⾊选择,应通道⾊彩丰富。6.6环境信息采集组件

冷通道内的环境值应采⽤模块化单元进⾏统⼀采集和传输,要求标准化插⼝,应实现快速扩展和级联,应⽀持温度、湿度、磁碰、烟感等环境信息的实时检测。1)应模块化结构,要求即插即⽤。

2)应宽电压供电,可稳定⼯作在18-28V,具防反接功能。3)配电源接⼊及输出⼝,应实现快速扩展和级联。4)应具备两路通信接⼝,实现快速扩展和级联。

5)采集端⼝应为标准RJ45,应⽀持温度、湿度、磁碰、烟感各⼀路信号检测及12V驱动输出。6)配件接⼊应带指⽰灯,安装检测应体现⽅便。7)温湿度传感器应为数字型,距离达3⽶应信号⽆衰减。8)应设有单元地址的拨码开关,主机应凭单元地址寻址。9)输⼊电源具有反接功能。10)环境信息采集组件指标参数RS485接⼝数量:2个

速率:可选范围从300bps到115200bps保护:ESD15KV,过压,过流

电源:接⼝数量:2个 DC24V,可稳定⼯作在18-28V,防反接

驱动输出:DC12V, 500mA⼯作温度环境:-5℃~40℃6.7中央控制单元

应为模块集成机架式设计,安装尺⼨应符合IEC297-2、GB/T 3047.2-92等相关标准,应配备RS485通信管理接⼝和基于TCP/IP⽹络通信接⼝。

1)要求为1U标准19⼨嵌⼊模块化设计。

2)冷通道监控单元应⾄少具备15路的数据采集,收集的指标应可扩展到45路。3)应基于TCP/IP⽹络通信管理,要求打开浏览器能远程监控。4)应配备RS485通信管理,电脑直联进⾏控制。5)应带液晶显⽰,要求实时显⽰各路单元数据信息。6)本地设置阀值及⼯作模式设定应通过按键输⼊。

7)要求根据消防中⼼信号进⾏联动,应达到消防信号的⽆源(常闭)和有源(12V)输⼊。8)应具备向消防中⼼发出报警信号功能,应达到消防信号的⽆源输出(常闭/常开)。9)要求根据设定的温湿度、烟感等阀值,应驱动声光报警及蜂鸣器报警。10)输⼊电源带反接能⼒。11)中央控制主机指标参数:

通信接⼝:10M/100M⾃适应以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