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徽省江淮地区环境投资效益分析研究

来源:一二三四网
2014年4月 绿色科技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4期 安徽省江淮地区环境投资效益分析研究 沙晶晶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指出了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 生存的基本条件,但随着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资源匮乏与环境污染 问题越来越严重。以安徽省江淮地菇为对象,在大量缜密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评估,提出了污染 防治与生态保护对策。 ’ 关键词:环境保护支出;排污强度;污染减排效果;环境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4—0238—03 南市环境保护局,率先开展环境保护支出统计调查,并 1 引言 环境保护支出,指政府与社会各界用于控制污染、 改善环境的支出总和,包括环境管理、环境监测与监察、 环境污染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天然林保护、生物 形成环境保护支出统计调查研究成果,即:《安徽省环境 保护支出统计调查研究报告》(以下称《研究报告》)。 本文是在《研究报告》数据的基础上,针对安徽省江 多样性与景观保护、土壤侵蚀/退化/盐渍化/风沙/荒漠 淮地区,即:合肥、淮南、蚌埠、滁州、六安和巢湖市,展开 的环境投资效益分析研究。 化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草、城乡环境综合 整治、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支出。环 境保护支出统计,对于全面反映环境保护支出规模、结 构及效益,评估环境与发展水平,制定资源环境保护法 规、政策、规划,有效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等具有重大 意义。 2数据评述分析 2.1环境保护支出 2OlO年,安徽省江淮地区环境保护支出840205.92 万元,占全省环境保护总支出40.42 ,比2009年增加 18.49 (表1)。 2Ol0年安徽省统计局协同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和淮 表1 安徽省江淮地区辖市环境保护支出汇总 合肥市 淮南市 蚌埠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巢湖市 21O2.10 508.8O 532.1O 576.2O 563.7O 529.60 1O062.8O 全省合计 其中:大气环境保护支出91313.35万元,水环境保 护支出199632.94万元,固体废物处理利用支出 45084.37万元,生态环境保护支出73817.77万元,生 物多样性和景观保护支出41 5641.02万元,环境噪声污 染防治支出1 769.2万元,辐射防护活动支出467.21万 表2 安徽省江淮地区地级市单位产值主要水污染物排 放强度分析 kg・万元 / 元,研发与其它环境保护活动支出12480.06万元,占地 区总支出10.89 、23.8 、5.38 、8.8 、49.47 、 0.21 、0.56 0、1.49 。 2.2排污强度 2O1O年,安徽省江淮地区地级市_[业CODCr排放 强度降Og>7o 排序:合肥、淮南、六安、滁州;工业氨氮 排放强度降幅>7O%排序:合肥、六安、淮南(表2)。 收稿日期:2Ol4一O2 24 2010年,安徽省江淮地区地级市工业SO 排放强 度降幅>7O%排序:淮南、滁州、六安;工业烟尘排放强 作者简介:沙晶晶(1984 ),女,江苏海门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监察工作。 238 沙晶晶:安徽省江淮地区环境投资效益分析研究 环境与安全 度降幅>7O 排序:六安、淮南、合肥市;工业粉尘排放 2010年,安徽省江淮地区合肥和六安市SO 排放 强度降幅>7O 排序:合淮南、蚌埠、六安(表3)。淮蚌滁六 肥南埠州安  量均有反弹,但总体均呈下降趋势(表4)。 2.3污染减排效果 市市市市市 表3安徽省江淮地区地级市单位产值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分析 ・万元 / 行政区 工业二氧化硫 ¨:宝¨ 工业烟尘 工业粉尘 2005 的 2010 ∞ 增减率 2005 2010 增减率 2005 2010 增减率 1 9 5 3 4 7 3 7 9 4 4 7 2 8 7 巢湖市 31.37 10.64 —66.08 23.74 12.42 —47.68 57.43 30.40 —47.07 5一  8一  5~  7一  7一  2 6 1 6 2 8 7 6 1 l 5 9 9 1 3 L &碍n ∞ 韶 L 7 4 6 9 0 7一  8一  6一  6一  8一  1 O 5 9 8 3主要环境问题 切实削减排污总量。 3 7 3 6 3 6 8 5 7 8 (5)加大投入,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深化投融资体 安徽省江淮地区地级市工业产值构成中,能源原材 制改革,积极引进外资,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持续推进 料工业占绝大比重,排污强度大。城乡社会生活污染点 M u 细 城乡污染处理设施建设。 多面广,水污染相对较重。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伯∞∞  (6)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深入 流域、区域环境压力增大。当前,安徽省江淮地区的环 贯彻落实清洁生产法律法规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积极 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压力较大,部分城市属水土流失重点 引进低碳产业实用技术,完善资源环境保护市场化体 m L 控制区域,水土保持任务艰巨。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资 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勰 ∞ 弘 源环境保护投入与需求矛盾较大,环境与发展威胁不断 增大。环境基础设施与生态保护投入影响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一一 一 一 一 改善。 [1]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环境保护支出统计调查研究报告[R].合 肥:安徽省统计局,2011. 列 4环境与发展对策 E2]赵旭.试论环境保护投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投资研究, 1998(1). (1)建立低碳经济发展决策机制。着力发展循环经 [3]张秋根.完善环保投资体制[J].中国环保投资产业,2003(2). 济,强化新兴产业减排、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环 E4]梁 劲,田 发,周琛影,等.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 选择EJ].现代财经,2003(7). 境质量。 [51郑易生.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2)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技术升级。优化产业 社,2001. 结构,强化产业转型与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结构调整与 [63马中,王耀先,吴健.建立环境财政体系,增加环保投入是落实 清洁生产改造。 国务院《决定》的关键[N].中国环境报,2006—09—07. (3)推行清洁生产。着力提高工业清洁生产水平, E73李向春.我国环境保护支出政策分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3). 改善能源结构,建立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机制。 E8]苏明,刘军民,张洁.促进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J]. (4)加强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工业企业排污总量, 财政研究,2008(7). 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节能减排投入措施, E93汤天滋.建立环境财政体系的几点构想EJ].财政研究,2006(1O). 239 2014年4月 熊色科技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4期 北疆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王亚敏,孜比布拉・司马义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摘要:以北疆地区11个主要城市2001 ̄2009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人口、经济、空间、生活城市化和生 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层面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加权 求和方法获得分指标和综合指标得分,构建了7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模型,并对其演化趋势 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北疆地区主要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以轻度失调与勉强协调发展 模式为主,总体经历了轻度失调发展模式到勉强协调发展模式再到轻度失调发展的演化过程。 关键词:北疆地区;城市化;生态环境;协调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9944(2014)04—0240—03 丰沛,年平均降水量299.7mm,年平均气温7.4℃,年平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进入了城市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在其 发展过程中,交通拥挤、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严重。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城市化 过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是否协调,有助于促进城市 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 均日照时数2751.4h,全年无霜期140~185d。 北疆总面积448803km ,主要城市总人口从2001 年的451.49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ll33.17万人,2OlO 年非农业人口比重为72.37 。截至2010年年底,北 疆地区主要城市国内生产总值(GDP)2870.0718亿元, 占全疆的52.78 。 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在对北疆11个主要城市 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的基础 3权重的确定 本文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活城市化这4个层 面,选取13项指标,从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和 生态环境响应3个层面选取6项指标分别对.该地区主 要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水平进行测度 表1是 各指标的权重。 上,结合协调发展系数,构建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 发展的7种模式,并对北疆各主要城市进行协调度分 析,得出其协调模式发展过程,为该地区制定城市化与 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2研究区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全区可划分 为北疆、南疆、东疆三个部分。天山以北吐鲁番以西地 4北疆主要城市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关系分析 4.1 北疆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水平的测度 区,俗称北疆地区。该区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但 是由于夏季有来自北冰洋的潮湿空气,水资源相对比较 收稿日期:2014—02 27 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北疆地区11个城市的城 作者简介:王亚敏(1989),女,河南三门峡人,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Benefit Analysis of Environment Investment in Jianghuai Areas of Anhui Province Sha Jingjing (School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 232001,China) Abstract: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re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human survival,but along with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ack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Taking the Jianghuai Areas of Anhui Province which are 1ocated between the Yangtze River and HuM River as the obj e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ituation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valuates the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benefits 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investigation data,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 for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Key word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xpenditures;pollution intensity;pollution reduction effects;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2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