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8-2019年人教版初中化学冲刺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来源:一二三四网
2018-2019年人教版初中化学冲刺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冲刺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2015年5月,某养老院发生火灾,导致38人遇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下列自救措施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B. 赶快乘电梯逃生

C. 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D. 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

2.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 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B. 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 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 在天然气燃气罩下方安装报警器

3.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点燃火柴的时候要将火柴头向下倾斜,燃烧会很顺利,如果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请你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 A. 火柴梗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B. 火柴梗没有接触氧气 C. 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 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4.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

B.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C.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 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5.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1 / 8

2018-2019年人教版初中化学冲刺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B. 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 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 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 B. 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C. 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 D. 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7.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 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68% C. 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 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8.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 ) A. 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B. 白色污染——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 C. 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 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

9.2015年8月,天津一集装箱码头发生危化品大爆炸,再次提醒了人们对易燃易爆品的安全常识要有足够的认识,下列安全标志中,可用于危化品的是( )

A. 当心火灾一氧化物

B. 禁止燃放鞭炮

C. 禁止烟火

2 / 8

2018-2019年人教版初中化学冲刺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D. 禁止放易燃物

10.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 B. 碳酸氢钠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D.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 11.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

A. 火力发电 B. 风力发电 C. 氢燃料客车 D. 太阳能电池路灯

1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 氢气 B. 天然气 C. 酒精 D. 汽油

13.2015年5月25日,河南鲁山县老年公寓发生特大火灾,着火房屋的墙体均为由泡沫塑料填充的铁皮夹层,俗称“铁皮泡沫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但不属于易燃物

B.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 C. 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 可燃物燃烧的同时一定还会发生爆炸

14.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原理解释均正确的是( ) A. 在煤中掺入适量生石灰再燃烧可以减少SO2气体的排放 B.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总悬浮颗粒物、PM2.5和CO2等 C. 电池可分为一次电池、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只能使用两次 D.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的乳化功能

3 / 8

2018-2019年人教版初中化学冲刺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15.下列灭火方法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这一原理的是( ) A.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

C. 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D.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①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②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有(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常用于扑灭档案资料、贵重仪器、设备的失火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和天然气,它们都 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7.林林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的白色固体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和。他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居然能在氮气中燃烧!于是他做起了这个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叫氮化镁(Mg3N2)的粉末。(1)根据实验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反应;(2)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的作用是;(3)这个实验给你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些新的发现:①;②。

18.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1)能燃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

4 / 8

2018-2019年人教版初中化学冲刺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___________(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管口的小气球可防止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5 / 8

2018-2019年人教版初中化学冲刺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火灾发生时,消防人员首先要切断电源,若乘电梯逃生可能被困在电梯内不能脱身,造成危险。 2.【答案】D

【解析】A.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正确; B.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可以避免呼吸到烟尘和有毒的气体,正确;

C.加油站中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加油站要严谨烟火,正确; D.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泄漏后向上扩散,天然气报警器要安在灶台的上方,故错误。 故选D。 3.【答案】A

【解析】火柴竖直向上时,仍然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产生的热量向上散逸,使火柴梗得不到充足的热量,温度达不到火柴梗的着火点,观察选项,故选A。 4.【答案】A

【解析】A.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物质的体积就变大,遇冷时缩小,物质的体积就变小。所以,水的沸腾现象是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在这一变化中,分子的体积、质量、分子本身都没有变化,故错误;

B.水蒸气从铜管中冒出时温度较高能够使火柴达到着火点,故正确;

C.在铜管口水蒸气多,而氧气少,所以移离蒸气是为了有充足的氧气,从而燃烧,故正确; D.火柴中含有碳、氢元素,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5.【答案】D

【解析】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浇水,汽油也会在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 6.【答案】B

【解析】一般说来,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A.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燃烧可以发光或火星四射,所以A是正确的,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也可以是缓慢氧化,不一定就是燃烧,B是错误的,C.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正确,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也是正确的。 7.【答案】D

【解析】A.煤、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A错误;B.由图可知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90%,B错误;C.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空气污染,应减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提高新能源的使用,C错误;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D正确。 8.【答案】C

6 / 8

2018-2019年人教版初中化学冲刺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解析】将烟囱加高不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不能减少酸雨的形成;将废弃塑料集中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应使用可降解塑料或减少塑料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减少烟尘的排放,能有效防止雾霾;为减少富营养化污染,应合理使用化肥,但不可能禁止。 9.【答案】C

【解析】可以根据图标表示的意思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C是禁止吸烟。 10.【答案】B

【解析】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钢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用途更为广泛,故选项说法错误。 11.【答案】A

【解析】火力发电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12.【答案】A

【解析】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无污染。 13.【答案】B

【解析】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可燃性,故错误;

B.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故正确; C.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并且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二者缺一不可,故错误;

D.要发生爆炸需要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发生爆炸,故错误。 14.【答案】A

【解析】A、在煤中掺入适量生石灰再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与生石灰反应,从而减少SO2气体的排放,故A正确; B、大气污染物除包括总悬浮颗粒物、PM2.5和CO2以外的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故B错误; C、二次电池是充电电池,可连续充电多次使用,故C错误; D、汽油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但不具有乳化功能,故D错误。故选:A。 15.【答案】B

【解析】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隔绝了空气;

B.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会吸收热量,使纸箱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C.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是设置隔离带;

7 / 8

2018-2019年人教版初中化学冲刺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隔绝空气。 16.【答案】① 硬度大 导电性 吸附性 ② AB ③ CO2+ 2NH3

CO(NH2)2+ H2O ④石油 不可再生

【解析】(1)①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性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硬度大;石墨作电极是利用导电性;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吸附性;②A、液态二氧化碳会直接汽化,不会留下任何的残留物,故常用于扑灭档案资料、贵重仪器、设备的失火,正确,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温度,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而不是降低着火点,错误,故选AB;③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2NH3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7.【答案】(1)3Mg+N2

Mg3N2;化合(2)防止反应生成的高温物质掉下来炸裂集气瓶瓶底

CO(NH2)2+ H2O;④化石

(3) ①N2在一定条件下支持燃烧②燃烧不一定需要在氧气中进行

【解析】(1)根据实验可得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氮化镁,化学方程式为:3Mg+N2

Mg3N2;属于化合反应;(2)镁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物质掉下来炸裂集气瓶瓶底;(3)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看出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也可以是氮气参与燃烧。

18.【答案】(1)a B (2)P2O5

【解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确定只有Y形试管的白磷才能满足条件燃烧,燃烧会消耗氧气,氧气没有了就会停止燃烧,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烟P2O5会污染空气,所以小气球防止白烟进入空气。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