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过程
古诗词复习教案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古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领略古诗的魅力。(板书课题:古诗苑漫步)
二、欣赏图画,背诵诗篇
我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老师准备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看大屏幕!
1、出示图,(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看到此图,你想起了哪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写春景的诗词?
学生朗诵。
预设:杜甫《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咏柳》、《春夜喜雨》、《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 (1)一年四季,季季如画,你还知道有关其他季节的诗词吗? 学生朗诵。
夏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秋季:《山行》、《枫桥夜泊》、《山居秋暝》 冬季:《江雪》、《元日》、《梅花》
(2)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大自然的美景、祖国的大好河山令人回味无穷,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挥毫舞墨,你还知道哪些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词?(《望庐山瀑布》、《鹿柴》《浪淘沙》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早发白帝城》唐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第一幅图,居然由一幅画联想到了这么多有关联的诗词,同学们真了不起啊!老师真佩服!下一幅图是什么呢?请看 2、出示图,(《赠汪伦》背景图)看到景,你想起了—— A、让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从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这是一首送别诗,它们有的幽怨有的豪放有的深情,你还知道有哪些?
预设:《送元二使安西》《山中送别《别董大》《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出示图,《静夜思》插图,看到此图,你想起了——
A、从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这是一首思乡诗,它们都表达了孤身在外的游子对家乡及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你还知道有哪些?预设:《天净沙·秋思》《泊船瓜洲》《秋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出示图,(《登鹳雀楼》书中插图)看到此图,你仿佛想起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A、这首诗让你领悟了什么道理?站得高,才能拨开弥雾,看清事物的真实面目。
B、像这样蕴含人生哲理的诗你还知道哪些?预设: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 王安石《等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5、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赏画面,回忆古诗,并展开想象,归类整理出了学过的诗:写景、送别诗、思乡诗、哲理诗等相关诗句,还有哪些类别的诗?预设:爱国诗、边塞诗、……
爱国的诗:
《示儿》宋 陆游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己亥杂诗》清 龚自珍
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边塞诗:
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总结:从古诗描写的内容分类
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山水„„ 送别、思乡、爱国、边塞„„
过渡: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古诗的记忆,特别是对古诗中的千古名句的记忆,老师还准备了系列话题,让我们通过这些话题感悟古诗中的诗情诗境。
作练习题增加记忆
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诗题是什么?作者是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 张继 秋)《枫桥夜泊》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 贺知章 春)《咏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 柳宗元 冬)《江雪》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 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 王安石 冬)《梅花》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 杜牧 春)《清明》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 杜牧 秋)《山行》 读下面的诗句,想一想,带点的词语在诗中指的是谁,填在括号里。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送元二使安西 )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赠汪伦 ) (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示儿 陆游 ) (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
四、理解诗意,迁移运用
1.过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如果我们在说话、习作时能恰当运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请看下列情境,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2.出示情境题,指名回答。
能力提高训练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用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祝你来年学习进步。
(2)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 朝诗人苏轼在《题西岭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3)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4)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 _ 唐__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照着大地,清风拂面,不由撩起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8)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9)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山重水复疑无路 ”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4.总结:今天的复习课,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不但复习了学过的内容,还领悟了不少的复习方法。但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只不过是古诗园的一角,要想对古诗有更多的了解,我们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功夫。我相信,只要同学们一起努力,一定能大有收获。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漫步古诗园,丰富古诗积累,以各种形式加以整理归类。 2.自主编制古诗练习,与同学互相交换进行考查。
附板书设计
漫步古诗园
写景诗——送别诗——思乡诗——哲理诗—— 爱国诗——边塞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