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Fe 56 Zn 65
第 I 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光导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光缆通讯,其主要成分是
A.CuO B.Fe2O3 C.Al2O3 D.SiO2 2.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CO2 B.N2 C.SO2 D.NH3 3.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
A.SO2 B.Cl2 C.NO2 D.N2 4.下列金属在冷浓的硝酸中最难溶解的是
A.Cu B.Ag C.Al D.Mg 5.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可能是
A.主族 B.副族 C.Ⅷ族 D.Ⅶ族
6.为了防止吸入氯气中毒,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这种物质可以是 A.NaOH B.Na2CO3 C.CH3COOH D.NaCl
7.施用碳酸氢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能够促进农作物生长,但是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如草木灰
混合使用,其原因是铵态氮肥
A. 易溶于水 B.能与碱反应 C.受热易分解 D.在水中易发生电离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0.2NA个NH3分子的质量为3. 4g B.标准状况下,22.4LO3含有2NA个原子
C.7.1 g Cl2变为氯离子时,得到的电子数一定为0.1NA D.1L 0. 2mol/L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SO4离子数目为0.2NA
9.某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发现钾和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最好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A.都是金属元素 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最高化合价相同 10.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 > HCl > HBr B.氧化性:Na>A1 > Fe C.碱性:Al(OH) 3 >Mg(OH)2 > NaOH D.酸性:H2SO4> H2SiO3> H3PO4 11.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位素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 B.水和重水 C.纯碱和烧碱 D.氕和氘
1
+
3+
3+
2-
12.美国科学家将铅和氢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质量数为293的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47 B.175 C.61 D.57 13.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2O>HF>H2S B.最高正化合价:F>N>C
C.酸性:H2CO3> H3PO4> H2SO4 D.非金属性:Cl >S>Si 14.Na和Na两种粒子中相同的是
A.核内质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外电子层数 15.下列四种元素中,单质的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B.第三周期Ш A族元素
C.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3倍 D.第16号元素
16.二氧化锰和足量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当有4mol HCl被氧化时,生成氯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是 A.11. 2L B.22. 4L C.33. 6L D.44. 8L 1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钠与盐酸反应:CO3十2H===H2O十CO2↑ B.铁粉与稀硫酸反应:2 Fe十6H=2Fe+3H2↑ C.盐酸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HC1十OH==H2O十C1 D.稀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O3十2H== H2O十CO2↑ 18.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A.Cl B.F C.S D.C
19.根据C含量,能测出古代物品所处的年代。C中的“14”是指碳原子中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质量数 20.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 21.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A.制催化剂的材料 B.半导体材料
C.制农药的材料 D.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22.下列第IA族元素中,金属元素最弱的是
A.锂 B.钠 C.钾 D.铷
23.2016年底,中国多省(市、区)出现连续严重的雾霾天气,部分地区甚至出现PM2.5指标爆表的极端情况,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和热议。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对表中3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14142-
+
-
-十
3+
2一
十
十
2
A.焚烧垃圾 B.使用含磷洗衣粉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用煤和石油产品 24.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氧 B.碳 C.氟 D.氮 25.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是的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活泼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不是共价化合物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二、填空题(共50分):
26.(12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请回答下列问题 I.根据图示,结合生活常识回答问题:
(1)图中所说的“碱”即纯碱,它的化学式是____ 。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图丁中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 __ 。
(3)患胃溃疡病人不能服用含小苏打的药片来中和胃 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患胃溃疡病人可以服用胃舒平[其中含Al(OH)3],相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钡餐造影即消化道钡剂造影,是指用造影剂,在X线照射下显示消化道有无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在对胃肠做X射线透视时,需要服用一定量的硫酸钡,也就是俗称的“钡餐”透视。而可溶性的钡离子对人体是有毒的,因此做“钡餐”透视的物质必须进入人体仍然不溶于水。请你想一想:
(1)碳酸钡也是不溶于水的,为什么不能用碳酸钡来做钡餐呢?(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慎将氯化钡误作“钡餐”服用,可以服用泻药(主要成分是硫酸镁)解毒,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7.(12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隐含着许多信息和规律。现有元素:氧、镁、铝、硫、氯。
(1)上述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作答) (2)铝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
(3)某同学将氯水加入Na2S溶液中验证硫和氯的非金属性强弱,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
(4)上述五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5)写出铜和硫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写出镁和氯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28.(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标出的①~⑩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2 3
(1)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 .......
(2)表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可作半导体材料的是 元素的单质;
(3)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___,写出该元素的单质与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含化学键类型 ; (5)①、⑥、⑦三种元素的氢化物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9.(14分)亚硝酸钠有咸味,又是被用来制造假食盐,同时亚硝酸钠是重要的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ⅠA ⑨ ⅡA ④ ⅢA ⑤ ⅣA ① ⑩ ⅤA ② ⅥA ⑥ ⅦA ③ ⑦ 0 ⑧
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且无气体生成。 ③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4
-
-
2+
实验操作:
①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硝酸,加热; ②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③从C中取少量固体,检验是否是亚硝酸钠。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中观察的主要现象是 , D是 。
(3)经检验C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
a. 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生成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生成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是 。为排除干扰,甲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 (写名称)。
b.除上述干扰因素外,还会有空气参与反应导致产品不纯,所以在实验操作①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
5
装置的作用
高一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111111111222222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D B D C A B B A C A D D D A C D A A D C B A B C A 1、D 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 2、B N2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 3、D N2是无色无味 4、C Al遇冷浓的硝酸钝化
5、A 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可能是主族 6、B 氯气是酸性,需要碱性物质,但是氢氧化钠碱性太强 7、B 铵根与碱反应
8、A B中应是2NA,C可能是0.2 NA,D应是0.6 NA 9、C 钾和钠的性质相似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0、A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得 11、D 氕和氘属于同位素
12、D 根据题目中子数等于175,核外电子数118 13、D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得 14、A Na和Na十
只有质子数相同 15、C 略
16、D 4mol HCl被氧化时,生成2mol氯气 17、A 略 18、A 略 19、D 略
20、C 门捷列夫绘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1、B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容易找到半导体 22、A 略
23、B 使用含磷洗衣粉引起水体污染 24、C 略
25、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二、填空题(共50分) 26、(共12分,每空2分) I
6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 (1)Na2CO3
(2)2H +CO3 ===H2O+CO2↑
(3)H +HCO3 ===H2O+CO2↑;Al(OH)3+3H ===Al +3H2O II
BaCO3与胃酸反应易使人体中毒 (1)BaCO3+2H===Ba+H2O+CO2↑ (2)Ba+SO4===BaSO4↓
27、(共12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Mg >Al >S >Cl (2)三 IIIA (每空1分) (3)Cl2+S=S↓+2Cl(4)HClO4 (5)Cu+2H2SO4(浓)(6)
28、(共12分)
CuSO4+SO2↑+2H2O
2--
2+
2-+
2+
+
-
+
3+
+
2-
(1)(2分)
(2)Na(1分) Cl (1分) Si(1分)
(3)Al (1分) 2Al+2NaOH+2H2O=2NaAlO2+3H2↑(2分) (4)离子键、共价键(2分)(少写得1分) (5)HCl(2分) 29、(共14分,每空2分)
(1)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与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 4NO2↑+2H2O;
(2)A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氮进入B装置中,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硝酸具有氧化性,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因此实验现象为铜片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导管口有无色气体冒出;通过装置C中的过氧化钠吸收一氧化氮、二氧化碳,但由于NO是大气污染物,需要尾气处理。根据NO能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可知,最后通过酸性高锰酸
CO2↑+
7
钾溶液可除去剩余一氧化氮防止污染空气;
(3)a、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通过装置C中的过氧化钠吸收一氧化氮制备亚硝酸钠。但由于过氧化钠也能吸收CO2生成碳酸钠,所以为排除干扰,应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用来除去CO2。CO2是酸性氧化物,可用碱石灰来吸收二氧化碳;
B、要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利用氮气即可,即打开弹簧夹通入氮气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1)C+4HNO3(浓)
4NO2↑+CO2↑+2H2O
(2)溶液变蓝,铜片溶解,导管口有无色气体冒出(未答全得1分);
除去未反应的NO,防止污染空气或尾气处理
(3)a、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碱石灰
b、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答排空得1分)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