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反思
谭珍香
今年暑假,荷塘区组织老师们进行了一次集体培训。英语方面的培训,请来了新课标编写成员及教育专家刘兆义,吕晓兰;来自外国语学院的校长罗军;教育闲谈专家张光明以及市英语教研员杨放老师。专家们以事实为依据,理论为依托,进行了很有深度的讲座,我也受益匪浅。具体反思如下: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而刘兆义提出的是:我们老师要不断地给学生注入水,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对自己的教有更加深度的认识。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的知识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的是新的时代,新的学生,新的教育观念等等,即我们作为教育者,要不断的学习,学会创新。教师的角色即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领者,应该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作为我自己,以后将更加关注自己的业务水平的学习,多关注教育时事,不断接收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
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对英语语言的体验,新课标强调了英语语言的应用,“即能用英语做事情”,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做中学”的习惯,让学生参与到英语语言的实践中来。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这种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呢?刘老师教导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设计一些任务,也就是我们提倡的任务教学法。有:听音想一想、看一看听一听、听音猜猜、看看听听指指、看看指指说说等等的循序渐进的任务设置,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和体验英语语言的魅力。
教师职业发展最主要的前提是对日常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吕晓兰。这是吕老师讲座中的第一句话,也是我十分赞同的一个观点,并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我想象就是在
上课后,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表现进行反思并记录下来,事后看看自己写的,感觉读自己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怎样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好的教学设计?课堂提问应该注意些什么?吕老师对这些方面都有很深刻的见解。
教育闲谈专家张光明老师的讲座,生动有趣。尤其是提出了:七案式备课——研读文本,酝酿构思;各抒己见,碰撞交融;斟酌打磨,体现特色;博采众长,小心应征;反复咀嚼,幡然悔悟;打磨整理,资源共享。
戏剧式教学——串词连接,情景交融;玩唱视听,掀起高潮;各有事做,各有话说,各有快乐,各有收获。
趣味导入主要有:1.图片,电影导入法2.简笔画导入法3.谈话导入法4.头脑风暴法5.情景导入法6.歌曲导入法等。
总之,这次的培训难忘而又有收获,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学习。
201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