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能够识别显微镜的结构,并能灵活使用高倍显微镜
2.能够列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3.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并交流感想。
4.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学习难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预习案】
一、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结合知识链接完成)
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请指出左图中1—9分别对应的结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2、显微镜的使用:
首先,在 倍镜下观察清楚并找到 ,把要放大的 移到视野中央。其次: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若视野较暗,可调节 和 。 3、特别提醒:
⑴必须先用_ __倍镜观察后,再转动转换器换成____倍镜观察。
⑵低倍镜观察时,粗、细准焦螺旋都可调节,高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_____________。 ⑶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变____,视野内细胞数目变_____,每个细胞的体积变_____。 ⑷目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呈____比;物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呈 __比。 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 的放大倍数。
⑹物象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像是倒立的像,若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装片中细胞的位置则偏 。所以,物象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
向是_________的。
⑺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①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 与视野范围成 的规律计算;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 的规律计算。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 ,同时也看到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 、 和 ,这反映了细胞的 。
2、根据细胞内有无以 为界限的 ,把细胞分为 和 。 3、原核生物中除了分布广泛的各种 外,还有 (也称 )。常见的蓝藻有 、 、 、 。 蓝藻细胞内含 有 和 ,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当 、 会长出讨厌的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 。
4、原核细胞具有与 相似的 和 ,没有由 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 ,但有一个环状的 ,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 。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也是 ,这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 。
探究案5:请完成以下表格,归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
类别 细胞大小 细胞膜 细胞器 细胞核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遗传物质的存 在形式 生物类群 三、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_________和 共同建立了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 的___ __和生物体结构的____________。
2、细胞学说的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 都由 发育而来,并 由 和 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的整体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 中产生。
【探究案】
1:仔细观察显微镜的1与6结构,观察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之间的关系?
2:仔细观察显微镜的9结构,观察正反面有何不同?
3: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的过程中,视野变大还是变小了?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视野是变亮还是变暗了?物镜与载物台的距离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4: 在实际操作中,若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视野中的像如何移动?怎样才能让视野变亮?
【典型分析】
例1、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丙、丁无螺纹,丙较长。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大的细胞,宜选用( )
A.甲与丙 B.甲与丁 C.乙与丙 D.乙与丁
答案:B。解析 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要想看到较大的细胞应选择最大的放大倍数。
例2、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A、变形虫、水绵、香茹B、烟草、草履、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答案:C。解析 C组全为真核生物中的植物。
【练习案】
1.使用高倍镜的观察顺序是( )
①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调清物像为止 ②转动转换器,调至高倍镜 ③在低倍镜下看清4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物像,要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
A.④①②③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2.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A.酵母菌 B.发菜 C.HIV D.乳酸菌 3.叶肉细胞和大肠杆菌细胞相比,其主要区别是( )
A.有细胞壁 B.有细胞膜 C.有细胞质 D.有细胞核膜 4.用显微镜一个目镜分别和四个
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起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5.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源关系
C.说明了动植物的细胞是一样的 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6.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7.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不清的 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C.蓝藻的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D.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 8.SARS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酸 【知识链接】
显微镜的使用:
1.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移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打开光圈,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装片:取一装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压片夹夹住,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地下降,至装片0.5厘米处停止下降。应注意在下降镜筒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筒下降,以免下降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台缓慢上升,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移动玻片的方向实现视野物象移动。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调细准焦螺旋,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调粗准焦螺旋),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反光镜和光圈加以调节。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选择题
做题的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
(1)读题,标出关键词:如“正确或错误”“可或可能”“一定”“主要”等。 (2)读完所有的选项:一是防止遗漏,一是进一步验证所选答案。
(3)不确定的先随意选一个,做需要做标记:一防涂卡出现错误,二是有时间后可以快速找到不确定的试题重新检查。
(4)做完所有选择题,就转涂好答题卡。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理综选择21个共126分,若最后涂卡,可能会因为心急造成的紧张导致涂卡出现严重的错误。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图表题
1、借助示意图这一截体,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某些生物学原理,同时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识图、分析和综合等方面的能力。因此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1)首先要读懂题干文字,要充分利用题干文字给予的提示和说明;(2)要仔细审读图示中的各个细节部分包括图示标题、计量单位、指示线及标注名称、箭头或连线、题注说明等;(3)严密分析设问,有针对性的从图示中寻找有关信息,并应用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回答问题。
2、表格是标书生物学内容的常用方式,它具有信息密集、比较性和条理性强的特点。在解答此类是提示要注意一下技巧:(1)弄清楚表格材料的描述对象或范围,包括看清题干的文字说明,看清表格名称,看清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看清有关说明等;(2)筛选信息,就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有选择的注意表格中的相关内容;(3)信息的处理和转换,即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求总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处理频率的高或低的数值等,有时可对表格中数据进行信息转换,如作图等,以便使结果更加清晰。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简答类大题
(1)文字信息迁移题:解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针对材料提出的设问认真推敲,把握有效信息,找出真实内涵,揭示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答题时要紧扣题意,观点准确,要点全面。
(2)曲线信息迁移题:解题时要通过阅读和分析图像,正确识标、明点和析线,理解图像中所表达的生物学内涵,将提取的有效信息转换为可利用的信息,最终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回答问题。
(3)图示信息迁移题:一要认真阅读,弄清图示的内涵和外延;二要挖掘图示中的隐含条件,找出解题所需条件;三要运用已有生物学知识进行辨析,以获得准确答案。
(4)表格信息迁移题:首先要看表格的名称、数据和备注等内容,明确解题所需的知识要点;再通过对表格中列举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最后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分析表格中已存在的文字信息,然后根据所示信息,利用设问中的关键语句,搜索相应的信息,提取问题的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