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能源管理专业自学考试
--《能源管理概论(二)》复习资料
根据能源管理专业命题中心老师宣讲材料整理
2013/4/22
辽宁省能源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办公室
用于2013.05证书课程考试复习
考试题型及分数
单选70分 70题
简答10分 四选二
论述10分 二选一
计算题10分 一题
能源管理概论(二)
P2
1.1.1
·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量居世界前三位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和俄罗斯。
P3
·合理开发和使用能源,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对于中国来说,更是一项迫切任务。
·200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合计30.6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分别占总量的70.3%、18%和3.9%,煤炭的消费量占第一位。
1.1.2
·我国煤炭储量位居世界第三,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
P4
·中国形成了大规模的北煤南运、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等基本格局。
P5
·能源资源短缺及浪费是构成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P7
1.1.3
·政府能源管理部门从过去的煤炭、电力、石油等多家部级机构,精简组建为国家能源局,2010年成立了国家能源委员会,基本形成了能源宏观管理体系。
P9
1.1.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的经济发展预期下的能源环境目标,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
P10
·2010年能源消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电耗,中国是1.19千瓦时/美元,而日本是0.2千瓦时/美元,英国是0.21千瓦时/美元,德国是0.28千瓦时/美元,美国是0.35千瓦时/美元,印度是0.79千瓦时/美元。能效水平分别是中国的5.95倍、5.67倍、4.25倍、3.4倍、1.5倍,由此可见,我国能耗和能源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能效水平亟待提高。
P11
1.1.6
·*节约资源为什么是基本国策:1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2节能是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重要手段3节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小对环境负
面影响的有效途径4节能是推动低碳经济体系建立的重要抓手5节约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6节能是增强用能单位竞争力、提高用能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P14(表1-1)
·常用化石能源使用后对环境影响对比,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有害燃烧产物中天然气很少,天然气对环境的影响是化石能源中较为理想的燃料。
P15
1.2.2
·2009年,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是我国二氧化硫第一排放大户。
P16
·1.3节约能源主要途径:1结构节能2技术节能3管理节能。
P20
·输配电系统节能和余热余压利用是技术节能。
1.3.3
·实施节能目标责任制和政府节能考核评价制度是管理节能。
P29
2.1.1
·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按能源消耗之后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分类:1污染型能源,包括煤炭、石油等
2清洁型能源,包括水利、电力、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等。
P30
·风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也是新能源。
·耗能工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那种不作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但制取时又需要消耗能源的工作介质如新鲜水、软水、除氧水、压缩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气、乙炔和电石等。
P31
·天然气成因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生物气,以含甲烷气为主;2油型气,包括湿气、凝析气和裂解气;3煤型气。
·水能利用最主要的形式是水力发电。
P32
2.1.3
·生物质能是一次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资源。
P36(表2-2)
2.3.1
·能源统计中的原始单位燃料(能量)形式中电力的单位是千瓦时。
P37
2.3.2
·能源所含热量换算成某种燃料量1吨标准煤=7×106千卡。
P38
·能量、功、热的法定计量单位为焦[耳]。
P39
2.4.1
·能源计量器具是指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的计量器具。
2.4.2
·能源计量器具按机构特点分类:竹木直尺是量具不是计量仪器仪表。
P44
2.5
·*能源利用状况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5个内容。
P58
2.5.2
·能源统计原始记录是实现用能单位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基础,是编制能源统计报表和加强能源管理的依据。
P59
·能源统计原始记录的要求:1种类齐全2统一管理3准确及时。
·能源统计台账是编制统计报表的基础,用能单位能源统计应严格遵循\"原始记录→统计台账(计算表)→统计报表\"工作步骤。
P60-P65
·了解能源统计报表
P64(图2-3)
·基建能耗是总综合能耗中的\"非生产综合能耗\"不是\"(生产)综合能耗\"。
P66
2.5.3
·原煤生产和电力企业综合能耗的有关计算。
P81
3.1.1
·*企业能量平衡是对企业用能过程进行定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与手段,更是企业能源管理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
·企业能量平衡模式按照能源流向依次分为购入仓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4道环节。(图3-1)
P82
·能源的购入仓储环节是企业能源的进口,一般包括企业的供销、计划、财务、储运等部门,是了解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的关键环节。
P83
3.1.1
·加工转换包括一次转换和二次转换。一次转换部门如发电站、锅炉房、炼焦厂、煤气站等;二次转换部门有输变电站、空气压缩站、制冷站等。
P83
·通过能量平衡来改善能源利用状况,目前有:能耗量、利用率和回收率三种技术指标。
·能耗分为三类:1单项能耗2综合能耗3可比能耗
·可比能耗在产量计算时应是合格品,而不能包括次品、等外品和废品。
P85
·企业能源利用率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指标,是企业真正用能水平和实际能效的集中表现。
P86
3.1.2
·企业电能平衡是能量平衡不是功率平衡,企业进行电能平衡时需用电能(千瓦时)为基本单位。
P90
3.1.3
·空气按体积比分为氧气21%,氮气79%。
P91
·有效利用能量:在输出能量中,输出的电能、输出的机械能、能量转换产生的其他形式的能量和化学反应吸热属于有效利用能量。
·损失能量:在输出能量中,体系排除的废物带出的能量、体系对环境的散发辐射的热量、用能设备的蓄热、能量转换中其他形式的能量损失和其他热损失属于损失能量(又称损耗量)。
P106
4.1.2
·节能监测分为定期监测和不定期监测。定期监测须在执行监测10天前通知被监测单位。
·节能监测和检测的相同点是:它们所采用的测试依据是一样的。
P109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适用范围:适用于额定热功率大于0.7MW(1t/h)、小于或等于24.5MW(35t/h)的工业蒸汽锅炉和额定供热量大于2.5GJ/h的工业热水锅炉。
P111
4.1.3
·考核合格指标线损率应符合以下要求:对于一级变压,α≤3.5%,对于二级变压,α≤5.5%。
P112
·用电体系中单条线路的损耗电量应小于该线路首端输送的有功电量的5%。
P113
4.1.3
·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适用范围:公称容积流量不小于6立方米的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
·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测试项目包括:1压缩机排气温度2压缩机冷却水进水温度3压缩机冷却水进出水温差4空气压缩机组用电单耗。
P130
5.0
·节能评估针对拟新创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技术改造、扩产项目,从源头上杜绝浪费,提高能效。
·能源审计则是针对既有企业(工程、项目)开展的能源管理活动,确定能耗指标,淘汰高能耗、落后产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P132
5.1.3
·节能评估文件分类表
文件类型
综合能源消费量(tce)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E≥3000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表
1000≤E<3000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登记表
E<1000
P135
5.1.4
·项目(工程)建设方案的技能评估
1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对能源消费的影响2项目工艺流程、技术方案对能源消费的影响3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4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5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
1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分析评估2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分析评估3能效水平分析评估。包括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主要工序(艺)单耗、单位面积分品种实物能耗和综合能耗、单位投资能耗等。
以上两点会进行区分。
P137
5.2.1
·能源审计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初步能源审计2全面能源审计3专项能源审计(指根据政府和用能单位的要求,针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技术和结构的某方面或环节进行能源审计。)
P140
5.2.3
·*为实施能源管理用能单位应建立健全能源管理系统,包括:1完善组织结构2落实管理职责3配备计量器具4制定和执行有关文件5开展各项管理活动。
P143
·综合能耗指标按《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标准计算。
P145
·用能单位能源审计结束后,一般要求在15个工作日内编写出能源审计报告书。
P149
5.4
·按照我国煤炭质量现状,每燃烧1吨标准煤,就能产生二氧化碳2500千克。
·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从当前看,节约能源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
P150
·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
P153
6.1.1
·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标志中间包含一个变形的汉字\"节\",寓意为节能。
P155
6.1.2
·能效限定值是产品允许的最大能耗(效)值,是强制性指标。
P160
6.2.1
·能源效率标识与节能产品认证的区别:1类别不同2性质不同3先进性不同4标志不同
P161
6.2.1
·中国能效标识中间为能效等级和其他性能指标,能效等级分为1、2、3、4、5,共5个等级。等级1表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省电,即耗能最低。等级5是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P164
6.3.1
·*合同能源管理的特点:1商业性2整合性3多赢性4技术风险趋于零5客户可以零投入
P165
·*合同能源管理的类型:1节能效益分享型2节能量保证型3能源费用托管型4节能设备租赁型。
P170
6.3.3
·节能量计算方法:1设备性能比较法2能源消耗比较法3产品单耗比较法4模拟分析法。
产品
·单耗比较法适合于负荷变化较大、生产品种单一的用能场合。
P173
6.4.2
·清洁生产审核的目的是节能、降耗、减排、增效。
P176
6.4.3
·审核程序评估阶段实测时间和周期:对周期性(间歇)生产的企业,至少实测三个周期。对于连续性生产的企业,应连续(跟班)监测72小时。
P178
·*清洁生产的审核程序可行性分析阶段的工作重点是:1进行市场调查2进行技术评估3进行环境评估4进行经济评估5推荐可实施方案。
P179
6.5.1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国家通过政策措施引导用户高峰时少用电、低谷时多用电,提高供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的方法。
P192
7.1.1
·能源管理体系管理的模式中文为策划、实施、核查、改进;英文为Plan,Do,Check,Act,即PDCA。
·国家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于200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P197
7.1.3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指标框架的原则:1科学性2全面性3独立性4通用性5代表性。
P233
7.2.7
·*进行节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是节能项目决策的依据。
[辽宁省能源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办公室-教辅资料]
2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